为“绍兴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叫“好”

日期:2008.02.03 点击数:9

【类型】报纸

【关键词】 绍兴教育 

【地址】 地址1

【来源】 天天商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记者 郭梅红 导语:岁末年初,回望2007年,绍兴教育走过了繁忙而充实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惠民政策,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得到进一步确立;这一年,绍兴教育在各个领域捷报频传、佳绩层出,数据成为最强有力的证明;这一年,绍兴教育正朝着更加均衡、更加优质、更加和谐的发展方向前行,“创新”成为最大亮点……盘点2007,绍兴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令人拍手叫“好”。 一、政策惠民篇 多项政策,为教育发展提供保障 回首过去的一年,在政策层面上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很多机遇。绍兴市人民政府相继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绍兴市本级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发展市区学前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市区农村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等文件,随即各地结合实际,也出台了有关政策和举措。一系列政府文件的出台,为绍兴教育的良性发展创造了条件,从体制和机制层面上为我市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扶持和资金上的保障。 规范办班行为整治有偿家教 年内,绍兴市教育局发出《关于规范中小学办班行为和在职教师业余时间从事有偿教学行为的意见》,规定中小学不得在双休日、节假日组织学生进行文化课补习,不得将校舍场地租借给社会办学机构用于举办学科培训班,不得为社会办学机构组织生源;规定中小学在职教师不得到社会办学机构参与文化类学科教学和管理,严禁教师对所教班级学生进行有偿家教,严禁教师以办班形式进行有偿家教,并对违反上述规定的学校和教师将进行严肃处理。 “入学绿卡”解决外来民工子女“入学难” 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口逐渐增多,外来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也成为一大难点。通过对外来民工子女发放“入学绿卡”,做到符合条件的百分之百保障入学,较好解决外来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在全国性电视电话会议上作了典型交流。目前,全市外来农民工子女在绍入学61600人,占我市义务教育段学生数的13.2%,其中市区学校(市本级和越城区)14100人,占市区义务教育段在校生数的18.1%。 二、素质教育篇 “体育”重新纳入中考 11月底,2008年绍兴市区体育中考改革方案正式“出炉”,该方案将体育平时成绩和体质健康水平纳入考试内容,旨在引导学校切实加强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方案》规定体育中考成绩以不低于总分5%的比例计入中考总分。各中小学还启动了“阳光体育”活动,“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 “食育”开创全国先河 “健康的饮食决定孩子的未来”,一本《让我们学会怎么吃》的教材在这一年走进绍兴中小学生的课堂。10月11日,市教育局和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举行中小学饮食教育启动仪式,从而在全国开饮食教育之先河。饮食教育进校门、进课堂、进食堂、进头脑、进生活,成为教育一大创新。 “特色教育”成品牌 围绕提升教育内涵,推进区域性和个性化的特色教育,已逐渐形成品牌。新昌县的创造发明教育,嵊州市的人口、围棋、越剧教育,越城区的社区教育等。市属学校也初步形成“一校一特色”格局,如绍兴文理学院附中的赏识教育,昌安实验学校的英语教育,建功中学的艺术教育等。这一个个特色就像一张张“名片”成为各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 三、教育均衡篇 省教育强乡镇实现全市“满堂红” 通过加强规划,加大投入,优化网点,教育现代化乡镇创建活动充分调动了地方政府的办学积极性。年内,随着新昌县城南乡、市本级灵芝镇顺利通过省教育强乡镇的评估,绍兴市实现省教育强乡镇全覆盖。这是我市继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强县(市)全覆盖后又一个“满堂红”。 标准化学校覆盖率居全省前列 2007年全市新建中小学5所,完成改建扩建项目100个。通过撤扩并建,全市小学、初中、普高、职高校均规模分别提高到603人、1139人、2383人,2182人。标准化学校覆盖率居于全省前列。全市中小学计算机生机比提高到10:1,教育网实现全覆盖,中心小学以上学校三分之一班级实现“班班通”。 扎实推进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 全市在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1.1亿元的基础上,向38512名贫困学生发放“教育券”,资助金额达1276.95万元,免收低收入家庭子女课本作业本费860万元,住宿费273万元。实施爱心营养餐的农村学校695所,享受人数25870人,累计投入经费400万元。182个立项的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选工程,先后投入1.7亿元,完成建筑面积20.3万平方米,竣工176个,竣工率达96.7%,超额完成省定目标。农村老师全员培训,投入1503万元,共培训近1.7万人,教师合格率为100%。 初步建立帮困助学长效机制 实施中职学生奖学助学制度。全市资助中职学生5776人,资助金额达1033万元,享受营养餐资助学生2868人,资助金额达41.25万元。建立大学生生结对帮扶制度。全市资助贫困大学生1301人,资助金额518万元。同时按标准落实高校学生食堂饭菜价格专项补贴。实施学校“爱心基金”制度。2007年市属学校先后筹集爱心基金497.7万元,直接资助学生2958人次,资助金额达106万元。 四、教育发展篇 职业教育“技能年” 按照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实施专业建设和师生技能奖励办法,职业教育更加侧重“技能”培养。目前,59%的职业学校创建为省级重点职校(其中国家级重点职校9所),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保持在7万人左右。全市有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12个,占全省的14.6%;省级示范专业30个,占全省的14.2%。在袍江新建外来人力资源培训中心,在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公共实训基地。全市农业专业技能培训21.8万人次,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14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9.2万人次。 学前教育“推进年” “政府主导、民办公助、自主发展”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进一步形成,幼儿教育办园质量逐步提高,学前教育托幼一体化试点全面推进。目前,全市有省级示范幼儿园28所,等级幼儿园578所,等级幼儿园儿童覆盖率为85.75%。 新建改建农村中心幼儿园118所,86.7%的乡镇中心村幼儿园创建为市农村示范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建园率达97.3%。基本形成以“民办公助为动力,公办中心幼儿园为龙头、多渠道办村级幼儿园为主体、学校办教学点为补充”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框架。 高等教育“提升年” 2007年,在绍高校全部在分数线上超额完成招生计划,实际录取新生15559名,是生源最好的一年。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达到44330人,比去年新增5500人。全市共有77614人次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其中参加非学历证书考试42476人次。共有8901人报考成人高校,录取6869人。全国有41所试点高校在我市建立51个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注册学生1.27万人。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7%。 五、教育成绩篇 高考成绩:再创佳绩 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我市文理科平均上线率为92.34%,高出全省平均8.76个百分点,平均录取率为80.6%,比全省平均录取率高出8.1个百分点。有27名考生进入全省文理科前100名,文科第一名和理科加分后第一名都在我市。有83名考生分别被北大、清华、人大、复旦录取,占这四所高校在我省招生数的五分之一。 各类竞赛:屡屡折桂 在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学科竞赛中,我市共有93名学生获得一等奖,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师生技能大赛上,我市选派的17名选手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10个),奖牌数和一等奖数均居全国地市级城市之首,为浙江省代表队获得全国第一名立下头功。在全省的比赛中,我市共获得学生组4个第一名,教师组5个第一名,总成绩列全省第一。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