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绍兴人永恒的思念

日期:2011.10.31 点击数:15

【类型】报纸

【关键词】 绍兴人 

【地址】 地址1

【来源】 绍兴日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在鲁迅诞辰一百三十周年之际,我的记忆回到了儿时,上学的途中必要经过新建路与鲁迅路,顺便能看见许多与鲁迅有关的地点。

隔着一条咸欢小河,这边是恒济当铺,那边就是百草园,在鲁迅幼小的心灵里交杂着“破落户子弟”的忧伤和“小孩子乐园”的喜悦。

土谷祠是流浪的“阿Q”晚上做梦的宿处,咸亨酒店是落魄的“孔乙己”站着喝酒的地方,成年后的鲁迅将他们都写进了《呐喊》中。

从周家台门到三味书屋,只隔了一条小街和一座小桥,书桌上的“早”字常催促着我的脚步,这一路上全是古朴的青石板,仿佛追溯着遥远的故事。

那时候,绍兴城里小河纵横,石桥林立,宅巷幽深,随处可见水乡风光,简直可与西方的威尼斯媲美。放学的时候,孩子们最喜欢到“百草园”玩耍,或在草地上打滚,或在泥墙根找木莲和蟋蟀,或钻进假山里捉迷藏……

那个叫“周树人”的孩子,就是在这里获得了生命的深厚滋养。

于是,绍兴人在浏览鲁迅作品时,会将思绪穿越故乡的历史风云。

会稽山是大禹当年治水时栖息的地方,鲁迅在《故事新编·理水》中讲了“大禹治水”的故事,他一生以大禹为榜样,身体力行“卓苦勤劳”与“坚确慷慨”的民族精神,既有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也有克勤克俭的生活细节。

为纪念勾践建立的越王台就在龙山上,鲁迅的《故事新编·铸剑》的内容,就是以他的“复仇”事迹为背景来展开情节的,写得引人入胜。鲁迅一直铭记着:“会稽乃报仇雪耻之国,非藏垢纳污之区也。”(王思任语)

书圣王羲之到过兰亭和山阴道,鲁迅在《朝花夕拾·好的故事》中有精彩的描述。这是一幅古老而新鲜的图画,亮丽地定格在历史中。“山阴道”犹如会稽名士,与“若耶溪”这个越州美女被奉作“古越双璧”。

陆游魂牵梦萦的沈园和三山故居,诗人的书斋名曰“风月小轩”,而鲁迅的一本杂文集名曰《准风月谈》。原来,两人都以嘲讽方式反抗政局高压,不屈不挠地表达正义,一个“顽”,一个“韧”,他俩心心相应。

才子徐渭的青藤书屋,里面有一副十分显眼的对联:“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这不由使人联想到鲁迅,他的一本杂文集就叫《南腔北调集》,这已经成为“离经叛道”的代名词,善于嬉笑怒骂是他们的共性。

辛亥革命前,女侠秋瑾就义在轩亭口,这里有她的纪念碑和雕像。鲁迅的《药》中有个革命者夏瑜,就是秋瑾的化身。鲁迅的《秋夜有感》诗曰“中夜鸡鸣风雨集”,正是呼应着秋瑾的绝笔“秋雨秋风愁煞人”。

于是,绍兴人漫步在故乡的土地上,能回忆起鲁迅笔下的人物与风情。

那是在《故乡》里,儿时的鲁迅与闰土们坐着乌篷船,行进在茫茫鉴湖上。鲁迅为我们写了三类故乡:回忆的,现实的,理想的,文眼就是一个“变”字。当然,现在的绍兴还在变,而且越变越美。

《社戏》中所说的水上戏台,可以听见亲切的乡音:越剧、绍剧、莲花落。鲁迅给我们带来的是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厚的人情,这是一曲对故乡之美的颂歌。是的,绍兴人会把这样的颂歌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想起了《孔乙己》,不妨到咸亨酒店品尝一下绍兴黄酒,还有各种美味的土特产品呢。“孔乙己”那个知识分子悲剧的时代决不会重演了。我们知道,解放后的绍兴出了六十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啊。

若要寻找《祝福》中黑漆漆的老台门,鲁迅故居的“大宅子”就有。祥林嫂是封建礼教与腐朽世俗的牺牲品,其标题其实是反语,耐人寻味。如今的绍兴人才有真正的幸福,能生活在如此美好的文化名城里。

《阿Q正传》的故事发生在“未庄”,去柯桥游览鲁镇风景区吧,“阿Q”正在那里表演呢。阿Q的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是鲁迅力主“改造国民性”的典型,他说“阿Q的子孙还在繁衍”,我们必须引起警惕啊!

绍兴,曾是鲁迅心中的怀恋:“梦魂常向故乡驰,始信人间苦别离。”

鲁迅,也是绍兴人永恒的思念。此刻,我的心底,涌出了这样的诗句:

你站立着,似“1”/一柱刚正的脊梁/撑起民族的尊严与自信/朝着衰弱的灵魂猛烈呐喊/保护这脊梁吧/有你在,精神的大厦岿然不动。

你躺下了,如“一”/一条坦荡的道路/连接历史的黑夜与黎明/引着彷徨的脚步奋勇前进/珍惜这道路吧/有你在,文化的血脉昭然殷红。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