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后裔在南京

日期:2005.09.18 点击数:12

【类型】报纸

【作者】 苏洪泉

【关键词】 王羲之 

【地址】 地址1

【来源】 江南时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T秦淮河,南京的 母亲河,一源发自溧 水东庐,流经江宁, 在禄口镇境内,有个 紧靠秦淮河的村庄 叫山阴村。这个背山 而立、临水而居, 200多户、600余口 的小村子大多姓王, 他们是东晋著名书 法家王羲之的后裔。 历史上的王羲之是 怎样一个人?他在南 京有何轶事?他的后 裔又为何迁居山阴 村?《王氏宗谱》又历 经哪些劫难?本文采 撷这些趣事,试释千 古之谜,聊佐读者之 业。$E$$ 王羲之南京轶事$$ 王羲之(303~361),字逸 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 人。5岁时王氏家族随晋室南 渡,来到建康(今南京)。王羲 之初为秘书郎,历任宁远将 军、江州刺史、会稽内史、右军 将军,人称王右军。晚年辞官 居浙江嵊县,卒后葬金庭观后 瀑布山麓。$$ 王羲之家居夫子庙乌衣 巷,7岁起专心学书,初随卫 夫人(卫铄)学习书法,艺事大 进。年少时常去紫金山静坐, 揣摩笔法,至今仍留有他洗笔 墨池遗迹。成年后他又渡江北 上中原,游历名山大川,博览 李斯、曹喜、梁鹄、蔡邕、钟繇 等人的书迹,兼习众家之法, 从而擅长隶、楷、行、草诸体, 被尊为“书圣”。$$ 王羲之一生酷爱白鹅。一 日,他见茂林修竹边的水塘里 有群白鹅戏水,煞是好看,心 喜欲求,一打听,鹅的主人是 位道士。道士得知来意,便不 露声色地说:“我这鹅是不卖 的,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 拿字来换吧。”王羲之欣然答 应。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 《黄庭经》的来历。$$ 王羲之为人不善言谈,也 不讲究修饰。太尉郗鉴听说王 导家族子弟英俊多才,便派人 上门择婿。王导将来人引至东 厢,只见王家其他子弟衣饰华 丽、矜持高傲,只有王羲之视 而不见,坦胸露腹坐在东边床 上啃胡饼。郗鉴得报后大加赏 识,就选中他为女婿,此即有 名的“坦腹东床”的故事。$$ 某年夏至,东晋元帝司马 睿在建康覆舟山(今小九华 山)设坛祭地,需更换书写祝 辞的木板,匠人在削去原先王 羲之的手书时,发现笔迹已透 入木板三分之深,众人大为惊 叹,后来“入木三分”就成了一 个著名的成语。$$ 《世说新语·言语》还记载 了一个故事:王羲之与太傅谢 安共登冶城,王见谢潇洒自 如、超凡脱俗,就提醒他要像 大禹、文王一样,宵衣旰食、勤 于政务,而不能“虚谈废务,浮 文妨要”。$$ 《兰亭序》千古之谜$$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 三月初三,王羲之偕同当时的 名士谢安、孙倬等41人,踏青 郊游,宴集于会稽山阴(今浙 江绍兴)的兰亭,咏诗论文、饮 酒赏景。王羲之将37首诗汇 集,写成一篇324字的序文, 记下了集会盛况,文章优美、 书法矫健,这就是被唐代褚遂 良评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 亭序》。$$ 王羲之作《兰亭序》,完全 是即兴书录,随意而成,用蚕 茧纸、鼠须笔,信手写来,却达 到一种不曾意料的和谐之美 《兰亭序》全篇28行、324字, 章法自然,气韵生动。文中 “之”字20多个无一相似,长 短伸缩,各得其妙,令人惊奇 其变化的多样。文中7个 “不”、5个“怀”、3个“盛”字, 在不同情况下作不同处理,增 添了全篇的异彩。传说过了几 天,王羲之又用同样的书写工 具重新书写数十帖,但效果远 不及当时书写的《兰亭序》。$$ 《兰亭序》是王家的祖传 之宝,传到7世孙智永,因他 出家无子,临终传于弟子辩 才。酷爱王羲之书法的唐太 宗,听说“兰亭”真本在辩才手 中,多方设法难以得手,于是 派御史萧翼专程赴山阴永欣 寺,骗取真迹。萧翼假扮僧人, 携“二王”(王羲之及其子王献 之)书法杂帖拜访辩才,两人 谈书论字,引为知音。辩才取 出珍藏的《兰亭序》,萧翼急忙 洗手取香,说要焚香跪拜墨 宝。香烟袅袅,辩才渐渐失去 知觉,被萧翼盗走真本。辩才 和尚醒后,发觉失却珍品,气 急交加,惊悸而死。唐太宗得 到真迹后,爱不释手,临终遗 诏,以黄绢包裹、密藏玉匣陪 葬。《兰亭序》后世都有争论: 有人认为是隋代和尚智永伪 作;有的猜测是否随葬昭陵? 遂成千古之谜。世间所传都是 唐人的临摹本,著名的有欧阳 询的“定武本”、冯承素的“神 龙本”等。$$ 王徽之迁居江宁$$ 王羲之在南京还有后裔 吗?$$ 江宁区禄口镇山阴村,是 王羲之后裔聚居地。前不久, 笔者去该村探访,了解王羲之 的三子王徽之定居江宁及后 代繁衍情况。$$ 从禄口铜山北行4公里, 依傍在秦淮河边上的山阴村 是个古朴的小村庄,男人农忙 耕作,农闲外出打工,女人在 家种麻、刮麻以补贴家用。$$ 山阴村藏有《王氏宗谱》, 据载:东周时,周灵王的长子 姬晋,为保护京郊农田而上书 直谏被其父贬为庶人,改姬为 王,成为王姓的始祖。晋的儿 子王森,为东周末年上卿,封 平安公。15代孙王翦为秦国 大将,曾破赵、燕、楚等国,封 武成侯。18代孙王元迁琅琊 临沂。28代孙王祥西晋时官 至太保,他卧冰求鲤,奉孝母 亲的故事编入24孝,为后人 传颂。王祥是王羲之的曾祖, 这样算来,羲之是王晋的31 代孙。$$ 江宁山阴村王氏是以王 羲之为源头的,最早定居的是 王羲之的第三子王徽之。东晋 太元五年(380年),王徽之与 谢安在朱雀桥乘船从内秦淮 河出城到了外秦淮河,行至铜 山弃舟上岸,徽之看到这里依 山傍水、风景优美,就定居下 来,取名道德村。南宋时,王羲 之的第23代孙王五四,原任 朝奉郎,因得罪权贵,罢官归 隐,为纪念乃祖当年山阴兰亭 修禊之盛事,将道德村改名山 阴村。$$ 村前有王家渡,传说是王 徽之泛舟秦淮寻觅隐居地弃 舟登岸处,故此得名。村后竹 墩山,是王徽之栽竹之处,也 是他的归葬地。“文革”时墓地 被毁,碑石也无踪迹。村头有 一水塘,名“星塘”,相传古时 落进一颗陨星,故有此名。传 说干旱水枯,还能看到塘里有 东西闪闪发光。$$ 王惠宽老人今年86岁, 是村里年岁最大的一位老人, 他是王羲之的46代孙,如今 四世同堂,与儿子王先树、孙 子王扬胜、重孙王健住在一 起。山阴村王氏从45代孙 “采”字辈到53代孙“远”字辈 共9代同村,这在全国极为罕 见。$$ 王氏后人修宗谱$$ 山阴村保存有《王氏宗 谱》37本,其中王先树保管13 本,王先胜保管24本。这些谱 书中有清同治七年,(1868 年)、光绪十八年(1892年)、 民国九年(1920年)重修的。$$ 解放后这些家谱先由王 采金保管,“文革”开始,江宁 县的红卫兵听说山阴村有家 谱,要来“破四旧”,恰巧这天 凌晨,王采金前屋失火,他急 忙将家谱藏在后屋写有毛主 席语录的大牌匾后面,然后 告诉红卫兵说家谱被烧毁, 《王氏宗谱》这才逃过一劫。$$ 后来谱书一分为二,其 中24本由王惠家保管。前年 农历六月初六,应是每年晒 谱之日,这天恰逢下雨,按惯 例延期到十月初一。那天,老 人开箱,家谱不翼而飞,这可 急坏了村民,大家分头寻找, 有人说是老人孙子偷拿了, 一查果然是孙子以1000元 价格卖给了铜山镇上的收藏 爱好者李林。后多次协商不 果,去年3月,经江宁区法院 禄口庭裁定,山阴村以2000 元赎回。《王氏宗谱》历经劫 难,如今尚存,实为万幸。$$ 《王氏宗谱》有序、记、 题、跋;有世系表、先祖像,有 家规、家礼、家祭、家训等;还 有皇帝敕诰、圣谕。谱为木刻 楷书印刷,内容详实、图文并 茂,是一部罕见的历史资料。 1977年,江宁铜山与溧水石 湫为两地山田归属发生争执, 后依据《王氏宗谱》所给田产 图,解决了纠纷。$$ 近有媒体报道,王羲之第 46代孙南京人王耿,历时20 年编撰了一部《王氏通谱》, 从周灵王时第一个王姓开始 共87代,长达2500多年,有 名有姓王氏人物3万多个, 该谱长达14018页,摞起来 足有2米多高,可称世界之 最。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