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池往事越千年

日期:2013.04.12 点击数:66

【类型】报纸

【副篇名】——书圣王羲之与赣地的因缘际会

【关键词】 王羲之 

【地址】 地址1

【来源】 江西日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王右军祠前的洗墨池遗址

□本报记者温凡文/图

在抚州城区文昌桥头,有一处仿古园林建筑群,是当地较为热闹的民间古玩字画交易场所。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建筑群所依托的文化核心——洗墨池,竟然与一位闻名天下的大书法家、被后人誉为“书圣”的王羲之相关。

阳春三月,记者跟随一群来自书圣故里山东临沂的书法爱好者前往洗墨池探访,他们言语中压抑不住的激动和自豪深深吸引着记者去小心掀开那段尘封千年的往事——

洗墨池前的历史文人雕塑

刻着曾巩“墨池记”的石碑

王羲之画像

■在王羲之记忆里,临川一定是座印象非常深刻的城市,这里见证了他初踏仕途的春风得意,也记录了他痛彻心扉的丧母之哀

王羲之第一次踏上江西的土地,应该是在晋咸和四年(公元329年)。

在中国历史上,公元329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北方的前赵在建国26年后灭亡;二是南方的东晋平定了一场叛乱,都城建康被毁严重,大功臣温峤提议迁都豫章(即如今的南昌),辅佐大臣王导则建议回迁建康。最终,帝采信了王导的建议,南昌与东晋都城失之交臂。

不过,就在这一年,王导的堂侄王羲之被举荐为临川太守。

这是王羲之第一次担任主政一方的实职,26岁的他带着母亲与爱妻前往临川赴任,虽然路途遥远,地处偏僻,却丝毫没能冲淡他春风得意马蹄轻的情怀。

魏晋时期政风务虚,郡守县令大都以清谈、饮酒、遨游为时尚,政务一般都由掾属和小吏办理,积弊很深,王羲之在体察民情后对此感触良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记录了他的感慨:“此郡之弊,不谓顿至于此,诸逋滞非复一条。独坐不知何以为治,自非常才所济。吾无故舍逸而能劳,叹恨无所复及耳。”随后,王羲之着力清理积弊,勤求民隐,为民请命,赢得了当地民众的赞誉。据《世说新语·品藻》记载,家人称王羲之为“我家临川”,并自豪地对他人言及“临川誉贵”。

令人遗憾的是,正当王羲之全力施展抱负之际,命运给他的仕途踩了一脚急刹车。

咸和六年(公元331年)底,王羲之的母亲因病辞世。带着母亲远行见证自己的为官时光,却没想到让母亲客死他乡,这成了王羲之心头永远的痛。他在一则帖子里写下“坟墓在临川,行欲改就吴”。几个月后,主政临川两年的王羲之为母亲迁坟回乡,守孝三年。

满怀伤情离开临川的王羲之没有想到,十几年后,他将再一次踏上江西的土地。他更没有想到的是,历史会再一次重演,下一次依旧是欢喜而来,黯然而去。

根据史书记载和专家考证,永和元年(公元345年)七月,王羲之任江州刺史。

东晋时代的江州管辖范围很大,相当于今天的江西、福建两省,还加上今天湖北的咸宁、武昌至黄石的长江南岸,湖南衡阳以南以东地区。江州刺史,就是个管辖两个省再加上两个省的一部分的“大员”。

可是,当年十二月,担任要职仅仅五个多月的王羲之,因新帝的岳父瞄上了这个好位子,而不得不离任。这件事给他的打击很大。从那以后,朝廷多次召他任职,王羲之均以儿女婚嫁等理由拒绝。直到多年后被老上级劝召,出任右军将军。因此,也被后人称为“王右军”。

王羲之的仕途几起几落,但他对于初任地方长官的临川有着颇为深厚的感情。在《王羲之集》中,有一则《临川帖》是这样写的:“不得临川问,悬心不可言。子嵩之子来,数有使,冀因得问示之。”表达了他对临川深深的牵挂。

■无论是闲来无事练几笔的闲情,还是不是精品不出手的严谨,书圣以染黑的池水,给后世留下了一段传奇

王羲之在临川赢得了一个当官为民解疾苦的好名声,更留下了一个传唱千年的洗墨池。关于这个故事,有两个不同的版本,都很有传奇色彩。

第一个说法来自民间。当地民众新建了一座颇有气势的建筑“飞云阁”,百姓请太守大人题额。亲民的太守王羲之允了,回到住地,提笔飞书数幅,却自觉不如意拿不出手。于是,不肯潦草塞责、糊弄百姓的王羲之决意苦练3个月。有一次家人送来馒头、蒜泥、甜酱,王羲之专心致志,竟将馒头蘸入砚台弄得满嘴墨黑。不仅如此,3个月中,王羲之临池练笔,将一池清水染成墨黑。后人在墨池旁立一石碑,上镌“晋王右军墨池”。

第二个说法来自于南朝宋人荀伯子在《临川记》里的记述。东晋时期,临川郡城的东面,有块突起的高地,下临溪水,名叫新城。新城上面,有一口低洼的长方形水池,王羲之曾经仰慕东汉书法家张芝,在池边练习书法,长久以往,池水因常洗笔砚而逐渐变黑,后人称为王羲之洗墨池。

无论是哪种说法,都表达了后代人对王羲之的敬仰之情。“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名句“光照临川之笔”,亦出典缘此。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专门为此作了一篇《墨池记》,其文借王羲之练笔成就洗墨池之事,引申开去,勉励世人勤学;再由学不可少,推及到深造道德更应努力,后人当致力修养,发扬墨池精神,力求上进;同时由为墨池作记联想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指出:只要有一技之长者受到尊重,则“仁人庄士之遗风”,便更可受人崇敬。

王羲之在任临川太守期间“临池而书,池水尽墨”的经历,对于后来成就书圣有多大的影响,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知道的是南朝宋泰始年间的书法家虞和在《论书表》中的记录:“羲之所书紫纸,多是少年临川时迹。”

20年后,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临池畅饮之余,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写了一篇共计324字的序文手稿,名动天下。

这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

其时,洗墨池的水应该早已清澈。却在千年后的今天,成为一种精神上的象征,激励着古今中外的书法爱好者。

■一座逐渐湮灭在浮躁都市的建筑,承载的文化元素依旧厚重。芳草萋萋的院落,掩不住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人才辈出

一扇半开半闭的红色木门,一行不起眼的文字标识。周边无论是画像的小店还是通讯公司的专营店,较之都要醒目许多。如果不是刻意造访,怎么也不会想到,有关部门斥资500万元重修的“王右军洗墨池”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藏身于抚州的闹市区。

从大门进入,可以看见一个精致的小院落,曲径通幽的设计格局,绿树浓阴,草坪青翠。正前方一座“晋王右军祠”,祠里空空荡荡,只有一块写着“超凡入圣”的牌匾以及一尊王羲之的塑像,正坐中间的王羲之左手挽袖,右手执毫。祠门一副对联“墨落化龙去,池开引凤来”,仿佛在诉说着1600多年前的书圣传奇。

闻名遐迩的“洗墨池”就掩映于祠前一对挺拔的杨树下,小池呈长方形,中间架有一座石桥,石阶已经长满青苔,看得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人从上面走过。洗墨池的左侧是一个碑廊,其中陈列着古代的名人碑刻。右侧即是曾巩千古名作《墨池记》碑文,碑基为巨形龟石,系明代中期的石刻。

置身其间,不由让人感怀院内院外两个世界。被纷繁浮躁的都市气息包围的建筑,其所承载的文化元素依旧厚重。而院内的萋萋芳草,丝毫没有掩盖住千百年来这座古城中一代又一代的人才辈出:不畏艰辛、锐意改革的北宋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大散文家曾巩;开一代词风的词坛巨擘晏殊、晏几道;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伟大剧作家汤显祖;人称“百世大儒”的哲学家、思想家陆九渊等等,均为海内外妇孺皆知的名贤。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近代中国,这块土地又出了一位书法大家,他就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被毛泽东同志誉为“红军书法家、党内一支笔”的舒同,其创造的“舒体”浑圆有力、外柔内刚、宽博端庄、雍容大方,以其特有风格,深为人们喜爱;并已被输入电脑,成为一种通行字体,广泛用于报纸、刊物、电影、电视,显出其独特的魅力。

1600余年前的临川太守王羲之不会想到,因他而存在的“王右军洗墨池”,会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完成一次穿越历史时空的交会。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