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圣王羲之的雅趣(图)

日期:2010.02.15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关键词】 王羲之 

【地址】 地址1

【来源】 天津日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王羲之(公元321年—公元379年,或公元307年—公元365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后南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王羲之出生于一个书法世家的门庭。他的伯父王翼,王导;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当时的书法名手。他7岁那年,拜女书法家卫铄为师学习书法。王羲之临摹卫书一直到12岁,虽已不错,但自己却总是觉得不满意。因常听老师讲历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使他对东汉“草圣”张芝的书法产生了钦羡之情,并决心以张芝的“临池”的故事来激励自己。

字品如同人品,王羲之成为书圣和他雍容恬淡的天性息息相关。20岁时,太尉郗鉴派人到王导家去选女婿。当时,人们讲究门第等级,门当户对。王导的儿子和侄儿听说太尉家将要来提亲,纷纷乔装打扮,希望被选中。只有王羲之,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似的,躺在东边的竹榻上吃烧饼,肚皮都露在外面。来人回去后,把看到的情况禀报给郗太尉。当他知道东榻上还靠着一个不动声色的王羲之时,不禁拍手赞叹道:“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于是郗鉴便把女儿郗浚嫁给了王羲之。这故事便成了“东床”和“令坦”两个典故。

为了练好书法,他每到一个地方,总是跋山涉水四下钤拓历代碑刻,积累了大量的书法资料。他在书房内,院子里,大门边,甚至厕所的外面,都摆着凳子,安放好笔、墨、纸、砚,每想好一个字的结构,就马上写到纸上。王羲之在练习写毛笔字时,常常入了迷。他写啊,写啊,一天又一天,坚持不懈,忘了疲劳,忘了饥渴。有一次,他照例一拿起笔来,就忘了周围的一切,兴致越写越高。从早上写到晚上,又从晚上写到深夜,夫人端来了饭食,凉了又热,热了又凉,他也顾不上吃。有一个字,他写了不知多少遍了,始终不满意,于是再写。他就这么个脾气。任何一个字,甚至一笔一画,不练到自己满意的地步是不会罢休的。这样,不知不觉迎来了雄鸡的第一声啼鸣,他这才感到,是该歇歇了,肚子的确饿了。他随手抓起一个馒头,蘸着一碟豆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因为这种吃法简便,可节省不少时间。吃着吃着,他忽然皱起了眉头。原来,他对刚才落笔的一个字不满意,觉得需要改一改,于是一边用馒头蘸着“豆酱”咀嚼着,一边继续练字。这时,夫人又走进来劝他休息,一看,先是大吃一惊,接着“咯咯”地笑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王羲之聚精会神地练习毛笔字,一只手抓着馒头不知不觉伸到了砚池里,蘸着墨汁吃起来,显然,他是错把墨汁当成豆酱了。王夫人笑着拿来铜镜,王羲之一看,只见满嘴是乌黑的墨汁,不由得也哈哈大笑起来。

王羲之早就认识到仿生学,他喜欢观察鹅,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当然,鹅是一种美丽的家禽,养鹅也可以陶冶情操。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们买回家去。王羲之询问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说:“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这就是“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

王羲之非常注重笔力,“入木三分”就来自他。传说有这么一件事:过去做生意的店家一般是有招牌的,总要将自家的店号起个吉利的名字,例如什么“同仁堂”啦,“茂源记”啦,“康泰记”啦等等,名目繁多。有一家商店生意不错,扩大了门面,增添了货物,招牌也想换个新的。可别小看这招牌,它对生意的好坏还挺有影响呢。因此,招牌一般是用好的木板做的。有人给找来了一块曾经用来祭神的木板,木板上写满了祭祝的文字。开始,人们并不在意,商店老板叫人把木板上的毛笔字洗去,好写新的内容,哪知擦洗了半天,木板上的毛笔字不仅没有擦掉,反而更清晰了。洗不掉,就刨,木板刨了一层,笔迹依稀可见,木板刨了两层,笔迹还能看见。人们惊讶了:这是谁写的字,这样深刻有力,一位懂得书法的老先生来了一看,立即惊叹得叫起来,看着他一个劲儿地拍案叫绝的样子,在场的人都很奇怪,纷纷围拢来看。老先生说:“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笔迹啊!这字如此深刻有力,真是入木三分啊!”王羲之的书法怎么这样深刻有力呢?这与他平常坚持不懈的锻炼有关。作为一个书法家,王羲之不仅自己注意锻炼腕力,增强书写时的笔力,也严格要求后人。他的儿子王献之,很小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书法。有一次为了检查献之的笔力,王羲之悄悄地站在他背后,趁献之集中精力写字时,猛地用手指夹住儿子手中的毛笔往上拉,谁知献之握笔很紧,毛笔没有被夺下来。王羲之对此很满意,他高兴地说:“这孩子将来能成为书法家。”并当场写了一幅字赠给献之。这件事说明,书法家的笔力是下苦功夫练出来的。

王羲之一生最好的书法,首推《兰亭集序》。那是他中年时候的作品。在浙江绍兴,离城25里有个地方叫兰亭,这里群山环抱,绿水绕亭,风景格外秀丽。东晋有一个风俗,在每年阴历三月三日,人们必须去河边玩一玩,以消除不祥,这叫做“修禊”。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三月三日,兰亭十分热闹,原来是王羲之邀了一些朋友,共41位,在这儿聚会修禊,饮酒作诗。这个盛会是很有趣的,朋友们不是坐在酒席桌前,而是坐在清清的溪水边,浓浓的树阴下。曲水绕亭,鸟语花香,春风拂面,使人神清气爽。当清澈的泉水载着盛满美酒的酒杯流到谁的面前,谁就端起来喝一口,可惬意了。几杯酒下肚,人们就陶醉在酒香美景之中,接着就饱蘸墨笔,吟诗作文,互相传看,朋友们免不了评点一番,边吟边唱。真是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作完了诗,大家把诗收集起来,合成一本《兰亭集》,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王羲之觉得从来没有这么高兴。乘着酒兴,拿起鼠须笔,在蚕茧纸上,挥起笔来,洋洋洒洒,写了一篇记载当时文人雅集盛况的文章,题目就叫《兰亭集序》。朋友们看后,一致认为无论从文章的角度,还是从书法的角度看,都是一篇绝妙的艺术品。对于大家的称赞,王羲之并不觉得怎么样,到了第二天,王羲之酒醒之后,再把手书的《兰亭集序》拿来仔细一看,果然比以前的书法要精彩得多,心中十分得意。他顺手抽出笔来,照样又写了几幅,可是无论如何也赶不上第一幅写得那么好了,只得把它们都撕掉。

以上所说的故事,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曲水流觞”(觞,是古代喝酒用的器物)的一段佳话。王羲之即兴所书写的《兰亭集序》,共有324字。其中“之”字就有20个,形态都不相同,各有其妙。整篇书法,酣畅淋漓,使人可以想象出作者当时心潮逐浪、天马行空的豪情。这帧字帖,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自此成为公论。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集序》十分珍爱,死时将其殉葬昭陵。今人所见,皆为《兰亭集序》临摹本。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除《兰亭集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奉橘帖》、《姨母帖》、《乐毅论》、《黄庭经》等。其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

(摘自《历史的格调与声音》,黄峻菠著,哈尔滨出版社出版)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