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圣王羲之 开创一代新书风

日期:2003.09.11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关键词】 王羲之 

【地址】 地址1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9月3日,是书圣王羲之诞辰1700周年的纪念日。1600多年来,国内外的书法家、书法爱好者一直在敬仰着王羲之,学习着王羲之,丰富和发展着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公元303年,王羲之出生于西晋末年的瑯琊国(今临沂市)的一个名门望族。瑯琊自古钟灵毓秀,藏龙卧虎,文化名人灿若群星。王氏家族是当时“王、谢、郗、庚”四大家族中的第一大族。其家族地位显赫,世代为官。王氏家族是东晋第一位皇帝司马睿统治集团的坚强后盾和核心成员,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王氏家族名人辈出,堪称代代书香和“书法世家”。王羲之的父亲王旷、伯父王导、王敦、叔父王廙、堂叔王邃,及其堂兄、堂弟王恬、王洽、王荟等等均为著名书法家。据史书记载,东晋有著名书法家113人,其中,王羲之家族占了23人,而且这23人都是当时在中国书坛上占据主导地位的书家。$$王羲之7岁随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书,卫夫人极为喜欢他、看中他,认为他会后来居上。王羲之少年时随家族渡江南下,定居建康(今南京),建康是东晋的国都.在那里,他结识了众多文化名人,博览了秦汉以来的名碑名帖,学习了前辈书法大家李斯、曹喜、张芝、蔡邕、钟繇等人的书法艺术,眼界大开。西晋和东晋时代的社会动乱不安,特别是西晋,更是内乱迭起,仅“八王之乱”就长达16年之久。这对于广大知识分子和艺术家来说是一个极为痛苦的时代,却产生出了一批批文化名人和艺术大家。许多出身世族的文人,虽有一官半职却把更多精力投进书法艺术,他们用书法来寄情解忧,消除郁闷,畅怀抒志,强调写字要像做人一样风流潇洒,自由自在。我国著名学者宗白华先生曾强调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王羲之父子的字,顾恺之和陆探微的画,无不是光芒万丈,前无古人,奠定了后代文学艺术的根基与趋向。”$$王羲之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巨大的成就和贡献。他极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章草和今草),但其行草最为强项。他以天才艺术家的勇气和博大胸怀,“兼撮众法,备成一家”。他博采秦汉以来,篆、隶、楷、行、草等诸体之长,融于自己的书体之中。他自觉的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和时代的审美艺术,大胆突破了自秦汉以来的千余年间的肃穆、庄严、整齐、古拙书风的笼罩,详察古今,精研书理,“总百家之功,极众体之妙”,成功的把楷书和草书结合起来,把书法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创立了刚劲中正,妍美流变的新书体,达到了书法美的极致,登上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第一座高峰。王羲之在用笔和结字方面对钟繇楷书进行了革新,将其纵向笔画向下延伸,使其挺直,用笔内压,使其点画变化呼应,成为纵展之势。将古人楷书引入端庄、生动、富有神采的“王体”。王羲之的楷书代表作有《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曹娥碑》、《佛遗教经》等杰出作品。王羲之的楷书虽多为小楷,但放大数倍,结构不散,神采不变,可见下笔准确、稳健,达到了“非以目使,而以神运”的境界。$$王羲之的行书开宗立派。婉丽多姿,道法自然,风流潇洒,是典型的魏晋风度。其代表作有《兰亭序》、《平安帖》、《姨母帖》、《孔侍中帖》、《快雪时晴帖》、《得示帖》等等,均被后人称之为“神品”。特别是震古烁今的《兰亭序》被视为行书的圭臬和“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是书家必学之帖,它那遒美劲健的笔姿,疏朗雅静的字态,从容平和的气息令人望尘莫及,唐太宗皇帝爱不释手,极为推崇,被陪葬昭陵。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深有感慨地写诗称赞道:“翰墨风流冠古今,鹅池谁不赏山阴,此书已向昭陵朽,刻石犹能抵万金。”$$王羲之的草书艺术价值也相当之高。它是在继承和扬弃章草与张芝草书变革的过程中而生成的。遒美劲健、线条流畅,沉着痛快,气象万千,所谓“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孙过庭语)。$$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不仅在国内,在海外也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崇拜。日本、韩国及东南亚书家对王羲之一直是顶礼膜拜,奉若神灵。在唐代王羲之的部分作品传入日本。日本人对王羲之书法作品朝观夕看,心慕手追。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有力促进和推动了亚洲,特别是日本书道的发展。从唐至今日本仍有相当多的人是写王书的高手,也有不少人是王羲之的研究家。$$“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我们要认真继承古代优良传统、大胆革新创造,培育一代新人,开创一代新风,谱写一代新篇章,为繁荣和发展中国的书法艺术,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而努力奋斗。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