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越剧男小生的坚守

日期:2013.08.30 点击数:24

【类型】报纸

【副篇名】——专访嵊籍越剧男演员齐春雷

【关键词】 越剧 

【地址】 地址1

【来源】 今日嵊州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8月23日晚,上海逸夫舞台。戏迷们从各地赶来,只为等待七时一刻开场的“越海春雷”齐春雷越剧专场的大幕徐徐拉开。

这台专场演出,是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主办的2013年第四届“粉墨佳年华——上海优秀青年演员展演”之一,从8月21日至9月17日,8位来自京剧、越剧、昆曲和芭蕾、小提琴、琵琶演奏等不同艺术领域的青年演员,将在上海不同剧院展开6个专场演出。尹派传人、师从“越剧王子”赵志刚的齐春雷作为越剧男小生的挑梁人物之一,向戏迷展示男女合演这朵越剧奇葩的魅力。

“粉墨佳年华”系列展示活动是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人才培养重点项目之一,旨在打造上海文艺领军人才队伍,为优秀青年演艺人才在上海成名成家提供服务。自2007年启动以来,已先后推出32位扎根上海、影响全国的拔尖文艺人才和青年领军人物。

关于艺术道路:缘

晚上十一点半,与齐春雷坐在逸夫舞台后台简陋的化妆室里,话题,自然从越剧开始。

刚刚结束3个多小时的精彩演出,5个折子戏,几次谢幕,大批戏迷簇拥在后台不肯离去。如今,人潮退去,齐春雷来不及擦拭一下脸上的油彩,也来不及喘一口气、接一个电话,开始我们之间的对话。换掉宽大的戏服,他随手围上一块围巾,只为盖住后颈处因练功带来的伤痕。这时候的他,没有了舞台上的夺目光彩与霸气,更像是一位邻家的大男孩。

齐春雷是我市黄泽镇人,说起从艺道路,齐春雷说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缘”。13岁那年,小学毕业的齐春雷选择了考戏曲学校,原因很简单:家里生活清贫,只能供得起一个孩子继续上学,这个机会给了哥哥。很顺利地,他进入了“越剧之家”。尽管这之前他没有唱过一句越剧,但农家孩子好胜又好学的性格,让他勤奋学习,刻苦练功,有时练功把整条腿都练肿了,也正是这样,他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2年之后,他和同学一起应考上海戏曲学校,初试顺利通过,只是听说复试要到上海进行,而晕车很厉害的他一听说到上海要坐好几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就马上决定放弃复试,想留在嵊州唱越剧。但因为初试中的上佳表现,上海戏曲学校的招生老师为了他专程来到嵊州,邀请他到上海面试。终于,他一路晕车到达上海戏曲学校的复试现场时,并不知道,坐在正中间的评审老师正是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他只知道自己当时有气无力,显得毫无精神,袁老师发话了,让人给这个孩子倒一杯热茶,拿两片面包,先让他调整一下身体状态。恢复精神的他,一亮嗓子,就博得了老师们会心的微笑,他被录取了。

从上海戏曲学校毕业后,齐春雷又以总分第一名的毕业成绩顺利进入上海越剧院。旁人看来,这条路对齐春雷来说似乎一帆风顺,但事实并非如此;相反,他与越剧的缘分差点就此中断。毕业之后的8年,他一直跑龙套,别说是演大戏,就连弄个配角演演的机会都几乎没有,这对他的打击是很大的。灯光闪耀的舞台,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主演身上,站在角落里无人注意的齐春雷看不到未来,他想到了放弃。一度,他写好了辞职报告,甚至已经正式转入后勤部门,但总觉得心里有什么东西放不下。正如他所说,如果自己没有唱越剧的天赋,没有好嗓子,离开舞台一点都不遗憾,但自己明明有梦想,有嗓子,一辈子跑龙套不甘心,就这样放弃更不甘心。他明白,男女合演的未来不在自己的把握中,曾经的梦想也似乎变得越来越远,但如果自己没有努力过,那么就真的没有了希望。

2005年,上海越剧院排演新编大戏《玉卿嫂》,离演出只有十几天,原定的演员阵容却临时出了问题。制作人找到齐春雷,希望他临时救场,齐春雷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出演男主角“庆生”。尽管压力重重,但这次“意外”的机会却让齐春雷迎来了自己艺术生涯中的最大转折,也让更多观众记住了这个新生代的尹派男小生。

2009年,因为老师赵志刚的离开,齐春雷再一次收获了舞台演出的机遇和挑战,在上海越剧院的“琢玉成器”系列演出中,短短2个月,他就完成了4台大戏。经过这几年的磨砺,齐春雷崭露头角,艺术上也有了更多的领悟。除了继承《浪荡子》《何文秀》等尹派传统剧目,他还主演、参演了《赵氏孤儿》《家》等新编剧目,古装戏与现代戏、文戏与武戏并举,既体现越剧的柔美与诗意,又突出男小生和男女合演所带来的新元素和新风格,他的努力也获得了多方面的肯定,先后获得了第三届“中国戏曲红梅金花奖”、“良渚文化杯”全国越剧演唱大赛金奖、上海市文艺杰出贡献奖等奖项。

关于越剧男小生: 

坚持就是胜利

如果把越剧比作是有一双翅膀的艺术女神,那么女子越剧和男女合演,就是这双灵动的翅膀,双翼齐飞,越剧才能飞得更高更远。与红红火火的女子越剧相比,越剧男女合演在行进的路上多少有些冷寂和落寞,坚守在男女合演舞台的演员更为不易,尤其是男演员们,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齐春雷初习武生,后改老生,最后在老师赵志刚的引导下,主攻尹派小生。作为如今上海越剧男小生的挑梁人物之一,他经常要做的就是如何思考越剧男小生要走的道路。

在这次“越海春雷”专场,齐春雷向戏迷奉献了《杨乃武·三大宪会审》《何文秀·算命》《盘妻索妻·洞房》《惊魂》《家·守梅林》等五场经典折子戏,《何文秀》和《盘妻》是他常演的尹派经典,《杨乃武》和《家》都是对人物塑造颇有考验的戏,而《惊梦》则是他几年前创作的一个新编戏。在开场的《杨乃武·三大宪会审》中,齐春雷与另十几位越剧男演员共同登台,舞台上充满阳刚之气,这也是对男女合演的一种坚持。

但坚持是很不容易的,个中滋味只有当事人自己能体会。齐春雷说:“越剧男女合演的份额太少了。越剧男小生属于一个特殊品种。”在他看来,越剧男小生有适合自己的角色、也有女小生们不具备的优势,在唱腔和表演上既能表现传统越剧的清丽和柔美,又能在一些新创剧目中塑造出阳刚和充满激情的舞台形象,破除了女演男在艺术上的局限性。但作为一个戏曲男演员,在当今时代,也有种种尴尬和艰难, “学戏的时候,对男女合演的艰苦都是未知的。一路都有身边的同学离开。”如今,与他同一届学戏的同学有70%都离开了舞台,尤其是男同学,从当初的十几个到现在留下来的只有3个人。离开的人有种种心绪,留下来的人也会觉得很孤独,而这种孤独是源自内心的,齐春雷说。

在男女合演的道路上,齐春雷说非常感谢自己所在的上海越剧院,上海越剧院始终坚持男女合演和女子越剧两条腿走路,在男女合演遭遇波折、甚至陷入低谷的时候,从不言弃,而是不断创作适合男女合演的剧目,培养优秀的男演员,也才使得包括齐春雷在内的越剧男演员有了更大的舞台和空间。“任何事情都会有低谷有高潮,你的人生如此,男女合演也如此。你要相信,总有一天,男女合演会和女子越剧并肩撑起这个剧种的未来,这些要我们越剧人努力去做才会实现。”当年,徐派小生钱惠丽的一句话,给了齐春雷鼓舞,也让他最终坚持走到了今天。

关于故乡:

希望回嵊州排一场大戏

“真的很想念嵊州。”齐春雷说。虽然因为工作忙,一年最多只能回嵊州一两次,但每次回去都会吃炒年糕、“鸡子”榨面,特别好吃。一听到乡音也特别亲切。说到底,那种乡情是渗透在骨子里的,不管走到哪里,也不管离开多少年,故乡都是心中最美好的记忆。

“我最大的心愿是有时间的话回嵊州去,专门为嵊州演几台大戏。”齐春雷说,要想完成这个心愿,还要努力把本领学好,让自己更成熟,才能以最完美的状态回报嵊州的父老乡亲。

每次回到嵊州,齐春雷都喜欢上街走走,尤其是在市区的一些广场、公园等地,都能听到看到市民们三五成群在那里哼唱越剧,他从心底里觉得高兴,“因为这种氛围只有我们嵊州才有,每次听到这种声音,对我们专业演员来说真的是别有感触,非常幸福,让我们知道,我们所从事的艺术,有那么多人在传唱,在喜欢,对我们是一种多么大的支持和鼓励。”齐春雷说。

在“越海春雷”专场演出的最后一出折子戏中,齐春雷把《家·双绝命》改成了《家·守梅林》,一个“守”字,深藏着他对越剧的最深感情和对自己的要求,他希望做越剧的守望者,不求能开拓出更大的前景,只求能好好守住自己的阵地。齐春雷说,尽管包括越剧在内的戏曲市场越来越萎缩,观众越来越少,但这是文化多元时代的一个趋势,靠一个演员没有办法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传统的艺术传承好,扎实地打好基础,在这个基础上面要有新的开拓和发展,比如说探索一些新的剧目,扩展越剧表现题材、适合男女合演的题材,或者说适合现代女子越剧的题材,都可以,只要能够打动老的观众,再吸引新的观众。我们只能这样做。因为如果连演员都不去探索不去追求不做任何努力,它就真的没有市场了。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