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部越剧《红楼梦》

日期:2010.07.19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关键词】 越剧 

【地址】 地址1

【来源】 嘉兴日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 陈娴

新版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又开播了,新旧对照,真有些欲说还休。我家中藏有好几种不同版本的《红楼梦》书籍及与它有关的一些物件,它们都被我视为珍宝:有金陵十二钗的年历卡(几张可拼成一图)、有书本《北京大观园》、《曹雪芹与西山》,还珍藏着20多年前参观北京西山曹雪芹故居时的门票以及我在曹雪芹故居门前的留影……

凡是由《红楼梦》改编的各种艺术样式,我几乎都看过,但这其中最爱看的,是由徐进编剧、上海越剧院徐玉兰和王文娟主演的越剧《红楼梦》。还记得几十年前的一个夏天,我专程乘轮船去上海看演出。后来越剧《红楼梦》拍成了电影,我又连续看了几个晚上。我还收藏着该剧演唱时的曲谱、书本、录音带,前不久还买了一九六二年该剧被拍成电影的VCD。我算得上是一个越剧《红楼梦》的戏迷。我曾为徐进的编剧喝彩,为徐玉兰、王文娟的高超演艺所倾倒,如今虽已过去了漫长的岁月,但它在我心中永远释放着不尽的魅力。

越剧《红楼梦》(电影)虽然只用了小说《红楼梦》中以宝、黛爱情为主线的一个片断,但剧中每个人物的个性刻画,都尊重原著精神,每个形象都栩栩如生,和书中给人留下的人物印象大致相符。在全剧中处处体现出了繁简得当、文句优雅、细节动人、意境优美、音乐悠扬等艺术特色

依然记得,也恍然如梦,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影片拉开了序幕,轿子由远渐近,黛玉在跨出轿子步入贾府大宅院的那一刻,放眼四望,想起了往后要在这里度过的时光。这时响起了画外音:“乳燕离却旧时窝,孤女投奔外祖母,记住了,不可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走一步路。”道出了黛玉以后在这里将面临的处境,也是她人生悲剧的伏笔,令人同情,催人泪下。

影片去掉了一些与宝、黛爱情无关的人和事,突出了几个和本剧有关的人物。除了宝、黛、老祖宗、王熙凤,在众多的丫环中也只出现了和本剧情节有关的雪雁、紫鹃、袭人等,我感到这样既能保持名著中的原汁原味,又能做到繁简得当,这就是这部越剧电影的妙处所在。当然,剧中黛玉进府后,和宝玉初次相见时的一段对唱,是全剧中最精彩、最动听的一段。宝玉喜冲冲从外进来时,当老祖宗告诉他来了一个林妹妹,他唱出了:“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而黛玉则唱道:“只道他腹内草莽人轻浮,却原来骨格清奇非俗流。”然后是“闲静犹似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拂柳”,“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眼前分明是外来客,心底却似旧时友”,宝、黛的这几句对唱,把两位主角的个性刻画得入木三分。从本剧一开始,就让观众喜爱上了宝玉和黛玉。

影片对每个细节的揭示,围绕着黛玉必然走向悲惨结局而展开。薛宝钗和她母亲来贾府时,抬着许许多多箱子,黛玉听到了丫环们背后的议论,“林姑娘进来时什么也没有”,以及她在怡红院吃了闭门羹等,一件件小事,一次次打击,渐渐使她感到了世态炎凉与人情淡薄。到了“葬花”一段,是她受到种种打击后悲伤和绝望的高潮,她唱出了“一年三百六十天,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两句话概括了她的遭遇。在封建社会里,权势和金钱超过了爱情和亲情,所以一个弱女子在那样的社会里,在那样的家庭里,如向往美好的爱情和自由的选择,那是注定要失败的。《葬花吟》是曹雪芹为封建社会所有的“薄命”女儿唱出的一曲悲歌,也使人听到了封建社会重压下女儿们的呻吟。大观园虽然美不胜收,但也让人听到了黛玉悲怨的心声:“绕绿堤,拂柳丝,穿过花径。听何处,哀怨笛,风送声声。人说道,大观园,四季如春。我眼中,却只是,一座愁城……”黛玉历尽沧桑,只能借花哀叹自己的命运。每当我听到“花落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天,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时,常常会痴痴地想,如果黛玉不来大观园,而是留在江南自己的家里,除了寂寞以外,会不会有这样的悲惨下场?但再想想,她要不来大观园,便没有这个“梦”了,真使人感慨万千。

影片在说白和唱词的使用上,也可说是起到了一个典范性的作用。王熙凤出场时说:“我来迟了,我来迟了。”由不得使人对这个女人端详再三。宝钗有一次在怡红院里听了袭人的一番话后,就劝宝玉道:“呀,这倒是该改一改了。”表面看似一句十分体贴温柔的话,但就是这句简单的话,却看出宝钗为人的势利和世俗。当黛玉在背后听到宝玉说“林妹妹从来不说这些混账的话”时,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轻轻离开怡红院。画外音唱起:“万两黄金容易得,人间知己最难求,背后闻说知心话,但愿知心到白头。”这是宝、黛之间情深意长的又一次生动表露。而“金玉良缘”、“哭灵”更是本片中最美的两段唱词,加上徐玉兰精湛的演艺,把大喜和深悲两个截然不同的宝玉表演得淋漓尽致,令人赞叹不已!

《红楼梦》原著第二十八回是“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这个情节在影片中是很美的一段。宝玉穿上披风,在小童焙茗的带路下,匆匆来到一所古庙和琪官相聚。深情话别时,响起画外音:“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声珍重泪湿罗衫。”几下鼓声,咚、咚、咚轻轻响起……宝玉远望着琪官离去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夜色矇眬中,一种凄凉的感觉油然而生。此情此景让人感动,也让人为之悲伤。感动宝玉的重情重义,不落俗套,也深感在那封建社会中宝玉的无奈和达官贵人们的势利。

作为一部电影,越剧《红楼梦》在面对一部古典文学的巨著时,取其主线和一个片断改编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品,既使有艺术才华的演员大放光彩,也有利于古典文学的普及,自然也有利于对经典作品的保护。在没有电视的年代,对电影《红楼梦》迷恋的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它曾经影响了几代人。有许多人因为看了这部越剧《红楼梦》的电影,才知道了文学经典《红楼梦》,也有人看了该电影,再去阅读原著,甚至去研究原著。这是该电影不可抹去的功绩,也是其艺术魅力之所在。

一九六二年拍摄的这部电影,过去已将近半个世纪了,但当我再次看时,仍会为它流泪,为它伤心,也仍会为徐玉兰、王文娟的高超演艺不时赞叹。这一再创造的文化珍品在我心中永不消失,永不淡去!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