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越剧的记忆

日期:2009.06.08 点击数:0

【类型】报纸

【关键词】 越剧 

【地址】 地址1

【来源】 今日嵊州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卢芹娟

逆着清澈的剡溪支流澄潭江,向西向西,从市区出发不到十多分钟,在江水一弯处,女子越剧诞生地——甘霖镇施家岙村就在眼前了。

这是第二次去施家岙村了。虽然在文化部门工作,同各乡站文化站走得颇热络,但走乡入村毕竟还是次数不多。这几年因办越剧节去过施家岙村,来了就陪客人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式,没有过多的时间去采访去思考,去深深地静下心来去了解这美丽的山村,去细究这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的村落文化了。

但这次去就不一样了。因为一起去采风是文友,多是带有好奇心,喜欢追根刨底的。

一走进施家岙村,村里的书记、主任马上就把我们陪往绳武堂——女子戏班曾在这里演出过不少剧目。迈进大门,一场原汁原味的越剧正在上演。

上宝塔来第啊一口来层,

开了呀,一扇窗来一啦扇门。

点起了,一支清香一啦灯,

礼拜南海观哪世啊音。

保佑儿夫文啊子啊敬,

中得高官步嗳步啊升。

……

坐在祠堂的太师椅上,听着施银花的《方玉良祭塔》,看着台上一个俏丽的姑娘一步一挪入情的表演,越剧早期越调——原汁原味“四工调”传入耳中,优美的曲调便让人从心底产生一种美感。台上一曲未尽,噼啪掌声四起。听着这优美的越曲,我们不禁好奇心四起。

为什么施家岙村会成为女子越剧诞生地呢? 是什么原因成就了这段百年辉煌呢?

我们一行踩着鹅弹石铺成的墙弄,绕过几个屋角,来到了女子越剧的摇篮——八卦台门。1923年农历五月廿七,在这个八卦台门里,女班正式开办了。十来岁左右的24个小学员,在家长陪同下,和老板订“关书”:规定学艺三年,帮师一年,生老病死,各凭天命……一纸关书,就把少女的美好青春押在了上面,把女孩的命运和越剧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当时人们常把学戏的人叫戏子,这戏子的名声可是不太好听的,走在路上,常会遭人指点的,还有难以入耳的挖苦声、讥笑声、辱骂声。再说学戏的条件:盖的是单薄的棉被,硌背的硬木地板,简陋的教育设施……

闪在眼前的一颗金戒指、三十块大洋、一件旗袍,有限的财富只是一个美丽的梦而已。因为穷,女孩们把最宝贵的一切都押在了上面。可一切都是未知数,谁又知道三年五年之后,等着她们未来的前程会是什么呢?

我想假若越剧没有今天的辉煌,那么,这段历史将会从我们的视线中消逝,这些闪着泪光的名字:屠杏花、赵瑞花、施银花……将不再会我们所记忆所传颂。

也许历史就是如此残酷。好就好在历史成就了越剧,好就好在八卦台门见证了这段从辱到荣的历史。

女子科班,有的是金荣水这样的好师傅;女子越剧,有的是施银花这样的好学员;女子越剧,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她们的勇气和毅力,这恐怕是常人难以企及的。我想,当初,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一支团队呢?

村书记,王金水的孙子说,是因为这是金荣水的老家,还有该村是个多姓氏的村子,少了许多宗族的族规。还有呢?书记笑而不答,他只是领着我们在村里走。

村子里,已实现了路面硬化,偶有几段是石弹路。从村中到村口,我看到村边的掩映在青山和山脚下陡峭的石崖。施家岙曾以产青石为名,早先村民多以石谋生,用一把铁凿子“叮叮当当”在村口锻石。如今,山脚的石宕还留有石匠们用凿子凿成的痕迹。更让人惊诧的是伸进山脚的一个峭壁,像是用神斧劈就而成倒置的金字塔的一面。书记说,这也是人们凿子凿出来的,早先,人们从青石中凿下一个门柱、一个石窗、一段墙基、一块廊柱……靠的就是先人们勤劳的双手,靠着一把铁凿子一凿一凿而成时,我双眼晶莹,心中感慨。

我曾见过不少的老台门和一个个的宗祠庙宇,建筑里面多有精美的石雕、挺拔的石柱、光洁的石门框,造型迥异的石门窗,我曾久久流连在这石世界中,端详着一个个饱经风霜的艺术品,一边感叹艺术家们的神功巧思,一边感叹石头的坚韧。人类的文明、灿烂的文化正是通过这一个个门框、门窗、石栏、石柱,这点点滴滴的艺术代代相传的,直把人类文明薪火相传。不仅惊诧于石匠们精巧的手艺,更惊讶于他们的坚强不屈的毅力了。这石头织成的画面不就是施家岙村民用血汗写就的一部创业史、奋斗史吗?

而今,我站在山脚,看着穿梭在青山之中显得狭长的施家岙村,在流水荡漾处,一个富裕的施家岙正向我们走来。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