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小史

日期:2006.04.28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作者】 元彬

【关键词】 越剧 

【地址】 地址1

【来源】 文化时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越剧发源于绍兴地区嵊州、新昌一带。流传于浙江、上海、江苏等 地为主的全国1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世纪30年代后期以绍 兴为古越都城,因而1938年改名为“越剧”。 越剧最初是从曲艺落地唱书发展而成。落地唱书是嵊州一带的曲 艺形式,嵊州地瘠人贫,农民农忙时节种地,农闲时节出外唱书讨饭。 光绪三十年(1904)清明节,嵊县东王村艺人高炳火、李世泉、钱景松。在 村中香火堂前用门板搭成临时戏台,穿上从农民家借来的大布衫、竹 布花裙,演出《十件头》、《双金花》等。这是唱书艺人第一次在嵊县本地 登台演出,称“小歌文书班”,后简称“小歌班”,以区别于绍兴大班(绍 剧)。 1920年,小歌班艺人40余人集中在一起,在上海演出《琵琶记》、 《梁祝哀史》、《碧玉簪》、《孟丽君》等反映妇女命运的新剧目,受到欢 迎,从此在上海站住脚跟。当时演员都是男的,称为“男班”,1923年, 在上海京剧“髦儿戏”的影响下,升平歌舞台老板王金水委托艺人金荣 水办起了第一届女子科班。短期训练后即以“绍兴文戏”、“文开女班” 名义进入上海。1928年后,女子文戏科班大量涌现。因女声音域与男声 相差四五度,琴师王春荣根据女声的嗓音条件,吸取京剧西皮的特点, 将丝弦正调以胡琴“6-3”定弦,创造出适合女声的“四工调”。1929年, 世界经济大萧条,江南女子在上海做童工的道路被堵死,大批女班出 现。从1938年1月起,女子绍兴文戏陆续涌往上海。这时期,女班已完 全取代男班,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演员,如: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 姚水娟等,被称为“三花一娟”。常演剧目以才子佳人戏为主,如《梁山 伯与祝英台》、《龙凤锁》、《碧玉簪》、《三看御妹》等。1942年,袁雪芬在 大来剧场首倡改革,聘请吕仲、韩义、郑传鉴等为编导;以剧本制作代 替幕表制;建立导演制度;改革服装;采用油彩化妆;改进舞台布景、灯 光;充实乐队,并与琴师合作创造定弦5.2的尺调腔,成为新越剧的声 腔基调。1958年以后,上海大批职业越剧团支援全国各地,越剧成为 流传于全国的一大剧种。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