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的越剧

日期:2010.03.31 点击数:0

【类型】报纸

【关键词】 越剧 

【地址】 地址1

【来源】 永康日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史海钩沉

抗日战争暴发后的第2年,即1938年,越剧开始流入我县芝英。不过那时芝英人不叫它为越剧,称谓甚多,这些称谓有的是有来路的,有的是土造的。

起先,以该剧的鼓、板击出声而称之为“的笃班”。“的笃班”阵容都很小,因此又叫它为“三脚班”,演出时以唱为主,更称它为“小歌班”。绍兴一带比永康沦陷早,来永演出队多半是为逃日本鬼子,因此又称之为“逃难班”。他们演出,不写戏金,也不卖门票,只是随着剧情的发展,一般由扮演花旦的角色跪在台上乞讨,观众就趁机纷纷向台上抛铜板,有的扔“白洋”(银元)。有些“流”,光往演员身上、脸上抛,演员一边用水袖遮脸,一边泪流满面,这泪,像为角色投入流,像为家乡沦陷流,又像脸部被钱击痛流,因此,又有人称它为“下作班”、“落难班”、“讨饭班”。他们演出的戏有些内容比较庸俗,乃至下流,因此又有人称它为“鹦歌谣戏”。

1939年,嵊县有一个叫“天蝉舞台”的剧团来芝英演出。曲调与“的笃班”是一样的,但阵容比较整齐,演员都是女的,人们就称他为“女班子”。这种剧种发源于嵊县,又有人称它为“嵊县班”。嵊县属绍兴地区,他们演的文戏居多,又称他为“绍兴文戏”。

那时我虽然只有十来岁,却已成为“锣鼓钹响,脚下底痒”的戏迷了。“天蝉舞台”先在天房中厅演出,第一次见到买票入场。我同学的父亲在门口检票,就让我们进去看“白戏”了。一到剧场,只见台前有桌,有凳,有人给观众沏茶。我们没有票,又是小孩,当然只能靠边站。我抬头看看台上,两盏雪亮的汽灯“嘎嘎”作响,照得眼花缭乱,台上台下如同白昼一般。灯光照亮了柱子上新贴的一副楷书大红对联,至今还记得清楚,上联是“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下联是“扮谁像谁谁扮谁谁就像谁”。台上演员上下场的门帘上顶横写着“出将”“入相”四个红底白字。两门中间的屏壁写着“戏之耳”三个隶书。

他们演出的戏只要有人看,就连续演,演到没有人看才换剧目,《打金枝》这出戏,大概演了十多夜,我就溜进去看了七八场。此剧是“隋唐演义”中十分脍炙人口的传统剧目。婺剧演出时我已看过,但我觉得“女班子”演出最为传神。婺剧称人为“蝇”,“浑”得很,就是至今,有些唱腔还是听不大懂,可是越剧以正统的江浙语系发音,道白清楚,唱腔柔和、婉转、优美,做派生动自然,感觉很好懂。《打金枝》这出戏虽为唐皇宫及郭子仪将军家中的故事,同时又可说是一般家庭纠纷趣事,十分精彩俊俏。剧中为拜寿、请宫、哭放、绑子、金殿、劝和等六大场景,演金枝的花旦叫柳建秋,演得特别传神。

剧情的发展引人入胜,唐名将郭子仪八旬寿辰,七子八婿都登堂拜寿,幼子郭暧所娶唐肃宗之幼女升平公主恃贵不往,郭暧怒而欲打公主,公主气愤回宫向父母添油加醋哭诉,郭子仪亦绑子上殿请罪,唐皇则以郭子仪功高,且儿女事不应受朝廷干预,反而晋升郭暧官衔,并与皇后为其夫妇劝和。剧中充分表现了郭子仪的一片忠心,唐肃宗明理宽容,确实为今日一些家庭为了一些琐事和几句口角,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大打出手者做了表率,应该看看这出戏。

永康人真聪明,不久,溪坦与前仓、我老家的近邻溪下周同样演出了这类戏,不过他们不叫“女班子”、“的笃班”,而是以地方取名,叫“溪坦班”、“前仓班”、“溪下周班”。解放后,工商联请“前仓班”、“溪坦班”的名脚蒋小芬(小生)、吴美如(花旦)、应朝月(老旦)等专业骨干,组成工商剧团。为了配合《婚姻法》的宣传,一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的演出,轰动及全县城乡。

上世纪40年代中后期,绍兴文戏随着艺术水平的提高,观众影响的扩大,剧种的地位也随之提高,尤其是剧团进入上海后,“绍兴文戏”与剧种地位不相适应了,广大“绍兴文戏”的爱好者,不论撰文或口头谈论,渐渐称它为越剧了,但真正称越团和越剧团,还是建国之初。

因此,1954年温州和平剧团在永康落户时,就被称为永康越剧团。1970年改名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那是史无前例的产物。到1978年4月又恢复了原名。永康越剧团曾有很高的票房纪录,尹棣华是很受观众欢迎的花旦。可是这个剧团竟在1985年8月被消极地撤销了,这是憾事。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