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滑坡”令人忧

日期:2004.04.10 点击数:12

【类型】报纸

【作者】 谢云挺

【关键词】 越剧 

【地址】 地址1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近些天来,新晋梅花奖得主———上海萧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著名越剧演员萧雅来杭州连续举办专场越剧演出,据了解,从4月1日的第一场演出开始,上座率就没有超过5成;而在5成的上座率当中,有90%以上的人是通过各种渠道拿来的赠票,这样的结果让有关方面有点灰心。 $$ 发源于浙江嵊州的我国第二大剧种———越剧,如今看的人越来越少,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 越剧市场的危机让业内人士忧心忡忡:一是越剧剧团全面萎缩,现除上海、江苏、福建和浙江外,其他各省市几乎没有专业越剧团。就浙江来说,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目前也只有三分之一的剧团在断断续续支撑着,其余的仅保留团名和编制,或者已经解散。二是社会氛围趋淡,演出市场不旺。越剧作为全国性的一大剧种,近年来很少在全国性的晚会上亮相,在浙江的各类艺术节、文艺汇演中的份额也在削减。越剧观众大多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年轻一代很少有人问津。 $$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自身剧目老、节奏慢、缺乏改革和创新等,是造成越剧市场衰落的原因。比如,剧目大多停留在《红楼梦》、《西厢记》等传统剧目,脱不出“才子佳人”、“男欢女爱”和“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的俗套。剧作者改行离散,优秀新剧目凤毛麟角。在外界,人们对越剧的认识停留在单一的地方戏这一层面上,政府投入不多,社会和企业投入很少。 $$ 目前针对越剧现状,在浙江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政府要重视振兴越剧。越剧作为传统剧种,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而且在经济建设、对外交往、寓教于戏、弘扬文化等方面也有其积极的作用。要像抓京剧一样抓越剧,把繁荣越剧作为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标志之一,使之成为浙江走向全国的著名品牌。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在社会转型时期,越剧衰落是必然的结果,振兴越剧只能是“自作多情”。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