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之乡我的家下乡演出娘家戏班越剧艺校

日期:2012.02.01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关键词】 越剧 

【地址】 地址1

【来源】 京华时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大年初四,嵊州市越剧团下乡演出《盘夫索夫》,台下坐满观众。

浙江嵊州越剧艺校,黑瓦白墙亭台楼阁尽显江南韵味。 细雨中,“娘家戏班”的当家小生沈红雨为台下的外婆和妈妈唱越剧。

☆家乡地点:浙江省绍兴市嵊州

山水不同,戏也存异。

我的家乡嵊州,位于浙江省东部,四面环山,中为盆地,剡溪横贯其中。千百年来,有书圣王羲之在此隐居,有谢灵运、李白、杜甫、陆游等诗人的行吟足迹。

这片古越之地,上世纪初孕育了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传唱至今。

专业剧团

正月初四,雪晴。

一辆大巴沿“唐诗之路”剡溪奔驰。

这是嵊州市越剧团年后第三天下乡演出。春节期间是演出的黄金时段,演员们走村庄,乡亲们赶戏场,越剧从一个村唱到另一个村。

今年51岁的谢顺泉,是剧团“老大”。从小生到导演,从越剧艺校首任校长到越剧团团长,已与越剧结缘25年。每逢春节,他都亲自率团下乡演出。

“我们现在是两条腿走路,一半在城市,一半在乡村”,谢团长点上一根烟,打开了话匣子。

“春节、中秋、重阳,做寿、结亲、盖房……”目前剧团60%至70%的市场在农村,“农村这块市场我们不能丢,但如果一直在乡下演,剧团就会走下坡路”。

作为省一级剧团和嵊州唯一的专业剧团,他认为当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每年都率团去大城市“接受检验”。过去3年,这支70余人的队伍走南闯北,把越剧《红楼梦》带进北京长安大戏院,把折子戏唱进清华大学,从天津到武汉,从西安到长沙,一路走一路唱。

尽管遇到很多疯狂的戏迷,也不乏年轻人,但他坦言,如今买票看戏的观众少,城市演出仍“赔本”,拉赞助、送票还是主要路子。

“越剧要发展,一方面要推出更多与现今文化理念相融的新剧,另一方面要培养接班人”,谢顺泉说,6年来市政府出资1000万支持剧团排演新戏,《貂蝉与吕布》、《书圣王羲之》、《汉文皇后》等大型历史剧在城市相当受欢迎。

“今年我们要排新戏《马寅初》,这位著名经济学家的故居就在咱们剡溪边的浦村。剧本快完成了,打算秋天到北京演出,还会去北大”。

他坚信,越剧要走出小唱小闹、自娱自乐的圈子,就应打品牌,争取城市市场。

下乡演出

大巴车进村。

午后阳光洒在舞台上。

咚咚咚锵锵锵,鼓声刚落,悠扬的二胡声响起,演员一身青衣,水袖翩翩,碎步点点,来到舞台中央。

台下早已坐满观众,大都是上了年纪的村民,还有人拄着拐杖蹒跚而来。

这个离市区约30公里的村庄,剧团几乎年年都来。3年前,村里在上海做建筑业的老板集资盖起综合楼,办公、开会、摆酒、演戏。今年他们以一天6万元的价格,连包3天,请父老乡亲免费看戏。

龙年初二到十五,剧团的演出早已排满,接下来还要去温州、台州的乡村。

方才那一车人,看似普普通通,如今各就各位,个个露出一手绝活。那玩牌的美女,是国家一级演员,得过梅花奖;给我苹果吃的大哥,演奏笛子异常婉转;绣十字绣的大姐,舞美设计一流;买烤串吃的90后女孩,拉得一手大提琴。

车上,我认识了24岁的吴琼,脸庞清秀,眼神干净。老家桐庐的她,是团里不多的非嵊州籍成员,进剧团3年,在戏里扮演丫鬟。

作为家中独女,当初父母并不同意她读艺校,学“做戏文”,但她太喜欢了,“所以坚持了下来”,小学毕业就离家,省艺校毕业后,待过民营剧团,后又来到这个陌生的县级市。“为什么过来?”她淡淡笑了,“这里是越剧的发源地嘛”。 

吃完“随菜便饭”,吴琼坐在化妆间,把各色发簪挨个装扮到假头套上,细心梳理了一番,接着塞上耳机,用手机看折子戏,背起了台词。因角色登台比较靠后,待不少演员都化完了妆,她才涂脂抹粉,对镜贴花黄。

每晚下班回到城里租住的小屋,已是半夜,连轴转的演出,很是辛苦,但能做喜欢的事,吴琼觉得苦也甜。

娘家戏班

正月初五,小雨。

和妹妹一起来到甘霖镇施家岙村。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我国女子越剧的发源地。

上世纪初,村里祠堂族规森严,女子不得上台演戏,女戏子便在堂前搭草台唱戏,后在上海一鸣惊人,回家乡后破例登台,女子越剧由此兴起。

绵绵细雨,顺檐滴落。古戏台前盆草青青。堂前摆着八仙桌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正中而坐,凝神聆听。

41岁的沈红雨在台上唱由鲁迅小说《祝福》改编的传统剧目《祥林嫂》选段。她是“娘家戏班”的当家小生。

除一个公立专业剧团外,百余民营剧团活跃在家乡的村村落落。6年前诞生的“娘家戏班”,由10位土生土长的“娘子军”组成,在女子越剧发源地每天唱戏迎客。

一曲终了,沈红雨意犹未尽。“外婆,我再给您唱段《九斤姑娘》”,扮完花旦又扮小生,她一连唱了4曲,台下80高龄的外婆听得合不拢嘴。

唱越剧是沈红雨的新工作,每月工资2000元,赚的不比在亲戚家打工少,却“又喜欢又自由”。昨天是她第一次在台上唱越剧给外婆听。

两位退休老教师为她伴奏。“我们天天过来,风雨无阻,晚年生活有了寄托”,60多岁的余老师是乐队二胡手,说起这里发生过的故事,就兴奋起来。

“有很多远道而来的爱好者,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北京戏迷,一上台就跪下流泪,说‘我终于找到了越剧的根’,让人感动”,他还记得,一个云南小伙子,带碟片过来,一招一式都演得很是像样,“还有个女大学生过来表演,喉咙哑了,在台上哭了,说对不起越剧的娘家人。”余老师觉得,越剧已在年轻人那儿生了根,“很可贵”。

越剧艺校

半山腰新落成的越剧艺校,让人流连忘返。

寒假里,校园寂静。漫步雨中,童年的记忆扑面而来。

我的老家在嵊州市一侧的城隍山下,后门外几步之遥,就是“越剧之家”,当年艺校所在地。这个院子是我和小伙伴们的天堂,一缕缕紫藤花,一排排樱花树,一朵朵月季,还有会长出小笋尖的竹子,让我们欢喜得忘了回家。

我时常趴在窗台上,偷看大姐姐们练功,也偷偷溜进教室,对着墙壁上那面很大的镜子压压腿,走走步,甩甩袖子。

如今,昔日的越剧之家人去楼空,传达室那个常给我橘子吃的大爷也早已不见。这片坐落城隍山南麓的大院子,成为越剧学子的新家。

清一色的黑瓦白墙,亭台楼阁尽显江南韵味,“在这里不唱越剧,简直是浪费”,一同走访的老爸感叹道。

艺校校长钱江南,是老爸二十多年前的学生。他介绍说,学校耗资2亿多,由嵊州籍实业家、香港丹桂基金会主席宋卫平捐建,2010年一期落成,现有学生250余人。

“大部分孩子都是喜欢才来学,尤其是嵊州以外的学生”,钱校长说,学校虽面向全国招生,但外地生源少,为鼓励更多外地人学越剧,外省学子可全免学费。

学校聘请专家、名角授课,并延续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模式,培养好苗子,还常组织学生赴外地比赛、演出。

再过几天,孩子们又将回到这座校园。几年后,他们将走进一个个剧团,成为舞台上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贾宝玉与林黛玉,成为越剧中的王羲之、蔡文姬、马寅初……

文/摄 本报记者 商西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