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心头一汪春水

日期:2010.12.26 点击数:9

【类型】报纸

【关键词】 越剧 

【地址】 地址1

【来源】 京江晚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越剧,一直是吴越人心头一汪春水,就是这样一种柔软的吸附,让人身不由己,心甘情愿地沉沦。

闲情偶记

吴越——温润如玉,同宗共祖,同音共律。而越剧,恰如吴越人氏心头一汪春水:风姿绰约的旦角飘甩的水袖,悠远迷离穿厅绕廊的古音,纵横跳跶的最终圆满的结局……百多年来,越剧,缤纷如春野鲜花,华美如碧空云霞。

你看,水袖飞舞,莲步碎移;儿女情长,琴挑拾镯;江湖风云,朝代更迭……戏里乾坤,淋漓夸张地铺散出来;婉约江南被人格化地呈现在舞台。文人轻摇折扇,百姓手持茶碗,一起在台下喝彩叫好,智愚共赏,雅俗同欢,此刻的越剧,分明成为百姓的一餐饭、文人的一壶茶、痴儿怨女的一番心情。

这厢莺莺袅袅,墙外张生意乱;这里文秀桑园访妻,那边兰英祭奠亲夫;潇湘馆里黛玉洒泪,怡红院内公子长叹……人生岂是这样香艳曲折、传奇缠绵?大众多数刚混了一口饱饭,顶戴花翎,炙手之权,宝马香车,如花美眷,当然是一概没有。于是,富丽堂皇,锦衣绣裙,满头珠翠,香风缭绕。女人,在戏中释放心情!

封爵拜相,洞房花烛,奴仆成群,封妻荫子,卖油郎也可独占花魁,多么美妙的集体白日梦?它妥帖、戏剧性地满足了穷汉子的一切爱情理想!于是男人,在戏中实现梦想。

村上有一老太太,逢到有戏,赶东赶西,一场不拉。看到伤心处,必定泪水涟涟。别的老太都改看电影了,她极为不屑:电影上的人都是假的,戏台上才是真实呀!越剧,有时还担负着一部通俗历史剧或民间教科书的重任。有的乡村老人只是粗通文墨,可是有戏场场不落,精通戏文,讲起故事来头头是道,遂成为村子上有学问的人。

越剧中人物服饰精致唯美。剧中小生长衫大多为月白色,或天蓝、或粉红,或鹅黄,佩美玉、持折扇,越发显得玉树临风,斯文又风流。那旦角珠凤生辉、步摇灵动、花钿妖娆,出得场来,眼风一丢,莲步轻移,蛮腰略扭,或掩面害羞,或葱指一点,越发千娇百媚,仪容万方。无需开口,台下痴儿怨女,业已醉倒。

我孩童时看越剧,常惊叹于剧中令人惊艳的人物服饰。于是三两个小丫相约,裹上床单,翻出箱子里母亲的纱巾,竭尽所能,找到塑料珠、花枝条,插在头上,模仿越剧中的花旦咿咿呀呀,柳腰款摆。回想起来,那是对美的觉醒,还是对情感的朦胧向往?或两者兼有吧。

我喜欢越剧剧情的写意表现,一只玉镯、一把折扇,一支珠凤……便衍生一段故事,把芳心俘获,爱情人生在戏中,居然可以如此大写意。尤为可爱的是小旦的推门动作,两手兰花指这么一敲,微收,然后画个半圆,“吱嘎”一声,院中小门就开了,故事也开始了;最有意趣的是小姐坐车,车夫皂衣白靴,两扇大旗做车轮,旗下分明是小姐不停挪动伶仃的三寸金莲。儿时的我很是不解,小姐坐车这等辛苦,还要自己疾走?我也愚钝,数年里,终是没有弄懂其中玄妙。

我也喜欢越剧的戏文,如唐诗宋词般华美——我爱好文学的一位朋友如此说道。是的,一词一句一声叹,都往美里带,往心里唱。端庄文雅的唱词与台上的花旦,简直可并称“双美”——美目流转、婀娜多姿、顾盼多情,口吐莲花。“谁用颤音,染红山林、醉了秋渡?”乡间,谁家有越剧唱段传出,除了路上那个大姑娘、小媳妇会失神,连扛着锄头的粗大汉子,仿佛也被唱腔绊了一下脚,眼神迷离起来,是忆起邻家爱唱戏的三妹,还是念起曾经同桌的梳长辫的春花?

越剧,一直是吴越人心头一汪春水,就是这样一种柔软的吸附,让人身不由己,心甘情愿地沉沦。聆听、浸润、沉溺,心灵在情感的汪洋,久久无法上岸。不问缘由,只管沉醉。明月入怀,君慕诗文风雅;唱词入耳,我慕越剧风情。

■ 文/张晓波

■大力/摄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