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乡音看越剧尝农家菜

日期:2011.03.3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作者】 龚汉岚钱超

【关键词】 越剧 

【地址】 地址1

【来源】 申江服务导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春游乡村,未必只有“农家乐”,满足了味蕾还不够,有时加上一点文化,或许会有不一般的感受。嵊州,正是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乡村……

⊙文/龚汉岚 ⊙摄影/钱超

寻根寻到古戏台

“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这是李白赞叹嵊州的诗句,这里的“剡”就是嵊州。而嵊州的风光,少不了那条剡溪,曾吸引过王羲之、杜甫、王安石、陆游等人来此游历。到了近代,第一批越剧大师也正是从这条剡溪走向了大上海,将越剧发扬光大。

越剧的根在这里,于是在剡溪渡口的岸边有别处难得一见的古戏台。要去古戏台,得过剡溪。这剡溪渡口,颇有古风。岸边杨柳依依,梅树娇艳,点缀着亭台,不禁让人想到了《牡丹亭》来。由于来此旅游的多为越剧迷寻根而来,少不了有人在河边唱起来。

你就听得这歌声,乘着竹筏过河吧。上岸后,走过绿树环绕下的“十里长亭”,寻寻觅觅。只要你随意拉上一个人问“古戏台在哪”,无人不晓。

未见其形,就先闻其声了……优雅婉转的,是谁家的神仙姐姐?寻声而进,古戏台上正唱着“林妹妹”呢,戏台虽然简陋,好在唱戏的人是一副好嗓子,好姿容,还有那春风吹得裙袖微微飘,很仙很仙啊!

如果不是越剧迷,也不必担心听不懂,有字幕咧。

古今越剧是怎样炼成的

由于是越剧的发源地,这里有专门的越剧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周招弟、施小桐、沈兴妹、马秋霞……诸位大家曾经用过的戏服和物件。

进门正中是拜师堂,藤条就是当时的教鞭,当年练得不好可是要打手心的啊。楼上是徒弟们的“宿舍”与梳妆房,简单的地铺,一张梳妆台,一个行头箱。简陋的条件,依稀可以感受到当年学戏的艰辛。

嵊州越剧艺术学校,其前身是越剧之家,正是由越剧大师袁雪芬创办。这里学越剧的学生比“中戏”还多。学校更是像花园一样,到处是白墙黑瓦,亭台楼榭,梅林松树林……这分明是古代书生、小姐相会的妙处啊!

250亩大的校园,里面只住着250名学生,近50名教师,怪不得一楼的宿舍都可有一个“后花园”可以供早上练嗓。

不过,学校毕竟不是旅游景点。教室、宿舍不好随便进的,只能在学校的外围参观,如果与校方沟通好的话,就能去学校的剧院看一场师生表演的越剧呢。

租个炉子去烧烤

除了是越剧之乡,这里也有田园风光。

长廊里、草坪上、梅林旁,挤满了各种春游的人,用烤炉自制烧烤呢!大家仿佛都是很有经验的熟客,从镇上买好了烧烤的各种东东,一字排开放在烤炉上,有模有样地烤起来。租烤炉的地方就在附近,50元一个,不算太贵。

更多的人则或扎帐篷,或铺垫子,懒懒地晒着太阳。甚至有人租来了吊床绑在树上,荡着……

这就是一个原汁原味的土地方,如同中国大部分农村一样,最“繁华”的就数镇上了。但这个镇因为沾上了“越剧之乡”的美名,卖的东西也与别处不一样。号称“戏服一条街”的地方,里面有不少卖越剧行头的小店。200-300元一套戏服,还有价格不一的各种帽、冠、鞋、靴,可以好好淘一淘!

说是戏服一条街,其实也不全是卖戏服的。还有很多小商小贩卖各种日用品等杂七杂八的东西。你可能会觉得是过时货,不大会购买,但有两样东西,可别错过,那就是当地的特色美食――豆腐小笼和梅菜干饼。别看它们其貌不扬,味道绝对好,最重要的是很便宜,一笼豆腐小笼只要3.5元,梅菜干饼只要1元。

TIPS

■ 由于旅游资源还未被开发,这里餐馆、宾馆的条件并不太高。如果太过介意的话,还是租个炉子自己烧烤吧,这里的原材料倒是比城市里的更新鲜安全,自己弄干净就行了。

■ 嵊州地方不大,旅游景点也不多,可以选择一日游。当然想感受乡村的生活,那就另当别论了。

■ 过剡溪渡口的时候,只能坐竹筏。这里的竹筏不能坐太多人,也不能一拥而上,否则很有可能水没竹筏,把鞋子呀、袜子呀,全部弄湿。记者在当天就看到不少阿姨因为上竹筏太急了,而把脚全部弄湿了。

■ 如果想去嵊州越剧艺术学校内看看,是需要和校方事先沟通的。据校方介绍,他们还将在对面建一处开放的校区。目前这个校区由于是教学区,所以是不完全开放的。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