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村串镇,她把越剧唱到家门口

日期:2013.09.13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副篇名】带领十几名下岗演员再就业, 三年义务送戏近千场

【关键词】 越剧 

【地址】 地址1

【来源】 姑苏晚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本报记者王森霈

提到戏曲,对于大部分城市里的人而言,现在已逐渐感到陌生。而在吴江广阔的乡镇,有这么一个人,三十年以来,对越剧的喜爱热度不减,近几年,还将早年下岗的戏曲演员重新召集起来,自掏腰包,买服装、做道具、搭舞台,把越剧、锡剧、昆曲唱到吴江每一片村镇,义务送戏近千场,约10万名观众亲身感受到了传统戏曲的魅力。她叫沈红英,艺名戚继仙。

八零年代,拜师戚雅仙下岗潮中,她选择创业

初见沈红英,她正在忙于中秋演出的排练。

“小的时候,受到妈妈的影响,喜欢听越剧。”沈红英说,拜师越剧名家戚雅仙之后,她从此与越剧结下一生的缘分。

沈红英是土生土长的吴江农村人,1980年,高中毕业后,她进入铜罗文化站工作,参与排练越剧《血手印》,1982年,在平望的一次演出中,越剧表演艺术家戚雅仙看到了沈红英的表演,发现其不管从唱腔、身段还是扮相各方面都与自己年轻时相当神似,因为投缘,戚雅仙正式收沈红英为徒,亲授艺名戚继仙。

在之后的越剧生涯中,沈红英先后揽得江浙沪多项越剧比赛大奖,1988年,在上海瑞金剧场参加戚派演唱会,她演出《相笺泪》,成为经典一幕。

越剧伴着沈红英度过桃李年华,在结婚生子之后,她脱离了专业的越剧演出一段时间。上世纪90年代,一批戏剧团体解散,大量的演员下岗。1999年,沈红英,也走上了创业之路。

沈红英说,那时自己开了这家旅行社,创业之初,工作忙,孩子小,但是自己一直惦记这越剧,因为,那时的年龄正是作为一名越剧演员的黄金时期,不唱,太可惜了,会终身遗憾。“当时的心情,真的很着急,可也没办法。”

十年之后,演员再聚首自掏腰包,搭起唱戏台

“再不唱,就老了,唱不动了。”2009年,沈红英了解到,早年下岗的演员,日子过得多比较艰苦。这些人的年龄大都已经在45岁左右,再就业,也很不容易。她通过多种渠道,把早年活跃在吴江一带的越剧演员召集起来,希望大家一起能再唱越剧。吕苗茜就是其中一位。

“我从没想到还会再唱越剧。”吕苗茜说,她原本是吴江越剧团的一名演员,2000年左右,越剧团解散了,她就到宾馆里打工,一干就是四年,之后,这里干干、那里做做。因为16岁学戏,没什么文化和技能,年龄又逐渐大了,下岗之后,生活确实有点颠簸。沈红英把大家召集起来后,她听说还能再唱越剧,就动了心,“毕竟,我们从小学艺,基本功扎实,拾起来并不难。”

吕苗茜说,演出是需要成本的,服装道具到上海、浙江买一次就是一万多,请乐队录制一次伴奏带就是一万多,加上演出的场地布置,以及人工、交通、吃饭成本,加起来,费用并不少,而这些,都是沈红英自掏腰包。

就这样,2010年,他们走村串镇,把越剧唱到了居民家门口,吴江每个乡镇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每到一处,都受到乡亲们好评,也赢得许多新的“粉丝”。

粉丝支持成最大动力“圆梦义演”获理解支持

沈红英说,观众的支持是演下去最大的动力。在她记忆中,一次在同里古戏台演出时,有忠实的“粉丝”搬着板凳追剧,下大雨了,衣服上都能拧出水来,依然坚持着。“我们当时就在想,怎么还不去躲雨啊。”沈红英说,虽然地方小、名气不比流行歌星,但是,她也有着自己的粉丝,常常演出结束会有人拿着专辑找演员们签名。

沈红英和她的小姐妹的坚持,赢得当地百姓喜爱,也得到了更多的支持。许多次义务演出中,他们常常能得到当地村镇、热心观众给的一些盒饭、水,也有时,会有千把块钱的补贴。同里古镇还特别支持他们在古戏台定期演出。这些收入,虽然不多,但也能够适当补贴演出成本,社会的理解,也让他们有了更多演下去的信心。

沈红英说,是爱好让她坚持,她现在所做的就是圆一个梦想,她喜欢越剧。她说,创业之后,她有了一点积蓄,同时,家人对她的做法也很理解。尽管现在还存在着排练场地、经费支出等多方面的困难,但是,只要自己还有能力,她就会一直唱下去,让吴江村镇百姓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