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温婉的越剧也可以如此凛冽激荡

日期:2013.03.12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关键词】 越剧 

【地址】 地址1

【来源】 杭州日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记者 姜雄/文 王一/摄

“人人听过《哭祖庙》,未曾看过《北地王》。”数十年来,在戏迷中流传的这句话将成为历史。

昨晚,由杭州越剧院最新创排的全本越剧《北地王》在红星剧院进行了首演。距离上次全本《北地王》上演,已经时隔半个世纪。

两代戏人的梦想

1957年,该剧曾由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和王文娟演过。其中《哭祖庙》一折是徐玉兰的代表作之一,当中脍炙人的经典徐派唱段受尽戏迷追捧,传唱至今。而这折戏,也成为小生行当的教材剧目。

时隔56年,“徐派小生第一人”郑国凤终于“接班”。要知道,这个“班”并不是那么容易接的。这部戏之所以50多年来几成绝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剧中对“北地王”的扮演者要求非常之高,需要过硬的唱功和身段,特别是一段段字字铿锵的高音域唱腔,唱做起来都要中气很足,甚至还要有武戏的功底。

许多年来,作为徐派的创始人,徐玉兰一直有一个心愿:希望她的弟子们能排演全本的越剧《北地王》。而作为徐玉兰得意门生的郑国凤,1988年也是凭借《北地王之哭祖庙》获全国青年越剧演员电视大选赛“最佳演员奖”的。

“这个戏,一直是我一个梦想。”郑国凤说,“获奖之后,我就一心希望能够演全本《北地王》,可是一直没有机会。没想来到杭州越剧院之后,终于圆了我这个梦。”

大群戏迷的狂欢

昨晚的剧场,早早地被戏迷们“占领”,他们的脸上有一种类似参加狂欢派对的兴奋。还有一些没买到票的戏迷,守在剧场外,眼巴巴地看着入场的每一个观众,一遍遍重复地问着:“有多余的票么?有多余的票么?”剧院门,披着红绸的花篮摆了一长溜,花篮上的落款都是:“戏迷XXX”。

起初,很不理解,这可是一出不折不扣的悲剧呀——讲的是一个亡国者,无力抗拒外敌,终于自刎殉国的故事——为什么戏迷会如此兴奋?

然而,当大幕拉开,当郑国凤上场,当那一折著名的《哭祖庙》唱起,终于明白戏迷们为什么会怀着狂欢的心情来看这出悲剧——那场戏完全把人震得回不过神来。大段大段的泣血唱腔,在高音域里字字铿锵,山河破碎的悲伤和绝望,于唱词的字里行间,无比明晰地起伏跌宕。原来,温婉柔美、才子佳人的越剧里竟也可以这般凛冽激荡的——对戏迷们来说,看这样精彩的戏,怎能不是一场狂欢?

本月26日至28日,这出戏还将在上海连演三场。据说,票子已经提前半个月卖完了。其中,一位从香港来的老戏迷,三场的票全都买了,每场买了100张。

身居上海的93岁的徐玉兰也早已得到消息,她在电话里兴奋地对杭越院长侯军说:“一定会去看的。”她还说,要约上老搭档王文娟一起看。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