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魄消融芬芳尽 人间不见“祝英台” 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病逝

日期:2011.02.21 点击数:12

【类型】报纸

【关键词】 越剧 

【地址】 地址1

【来源】 安庆晚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祥林嫂》剧照

越剧表演艺术家、上海越剧院名誉院长袁雪芬,因病于2月19日下午二时在上海去世,享年89岁。

越剧大师走了,素洁遗像下摆满了淡雅的百合花和低垂的挽联,寄托着人们对大师仙逝的无尽哀思。斯人已去,音容犹在。人们无法忘记,这位在越剧舞台上塑造了崔莺莺、祥林嫂、祝英台等众多经典形象的大师,曾经带给观众多少的欢笑和泪水。

大师遗言:

生死是自然规律,不必难过

19日下午,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袁雪芬家人婉言谢绝了记者的采访,但记者19日晚从赶去送别大师最后一程的学生亲友那里,了解到袁雪芬去世前后的情况。

据了解,袁雪芬的身体饱受病痛折磨,久卧病榻多年。2009年底,袁雪芬因病被送进医院抢救,此后,一旦神志清醒,她总是“吵”着要回家,并对身边的人说:“不要浪费国家的钱。”从去年8月15日之后,她自知来日无多,坚持不肯再进医院。

对于生死,袁雪芬从来看得很淡。有时,学生方亚芬、华怡青去看望老师,看到老师身体虚弱,不免面露伤心之色,倒是袁雪芬劝慰她们:“生死是自然规律,你们不要难过,医生说我30岁就要死了,这不,我还赚了50多年!”1999年,袁雪芬就立下遗嘱,叮嘱身边的人,她的身后之事一律从简,把她的骨灰撒入黄浦江,践行她“认认真真唱戏,清清白白做人”的人生信条。

著名主持人曹可凡认识袁雪芬老师已有整整24个年头,他回忆起袁老称,她绝对是极具个人魅力的人,在艺术上有着自己独特的主张。在越剧百年历史中,越剧的改革与袁老密不可分。20岁时的她,为了引进导演制度,竟能掏出自己的九成包银给导演和舞美。这在当时真的是伟大的壮举。而且,她还在剧场内大胆立起了文明新规,不仅规定头排观众不得将腿翘至舞台上,还明确了茶水小吃的进场时间,更严格确立了“后台闲人免进”的规章制度。因此,也有人指责她是“戏霸”。曾有人劝她“圆滑一些”,希望她可以做到“内方外圆”。“但她说,我圆不了,绝对圆不了,非常圆滑的话没意思。圆滑的人无非叫人家有好印象,我宁愿给人家坏印象,我也不愿意去圆滑一些。”

虽然明知自己得了不治之症,袁雪芬却放弃化疗,带病坚持工作,整理毕生的表演经验,著述传给后人。

坎坷从艺:

“小演员”投书媒体“满纸伤心语”

1922年出生在浙江绍兴地区嵊县(今嵊州市)农村的袁雪芬没有读过太多书,但身为乡村私塾教书先生的父亲从小就教导她:“女孩与男子一样都是有用的,都可以自食其力,你将来一不靠爹,二不靠娘,三不靠丈夫,要做到人穷志不穷……”父亲的这种教导,让幼小的袁雪芬萌发了朦胧的自立意识。11岁那年,不顾父亲的反对,袁雪芬离家出走学越剧去了。

在旧时的越剧界,认“过房爷”、“过房娘”的陋习在演员间盛行,袁雪芬却厌恶这些,她穿青布衣,吃素食,以此拒绝各种应酬。

然而,做越剧演员的屈辱,却并不因此而能绕过。1947年5月5日,当时的《文汇报》刊登了一封署名“一个小演员”的来信—————《越剧女演员,满纸伤心语》,信中这样写道:学戏时,受班长师傅的支配,随他们高兴,有时一两年学不到一个戏,打骂倒是有你的份。长得好看一点的,他们就对你很照顾,目的是把你当玩物。即便唱红了,妒忌、破坏,都会来摧残你。戏子,不但要请客,还要拜客。可怜我们这些唱戏的人,要奉养父母弟妹,还要置办戏服,哪有钱送礼?信的最后写道:“我们这小圈子里,尽多一些卑鄙无耻的人,我们敢怒不敢言。请编辑先生把这一段披露出来,我们许多姐妹会感谢你的。”

这个“小演员”,就是袁雪芬。只读过2年书的袁雪芬,一生坚持读书看报。在灵堂里,有她生前看过的一叠厚厚的报刊,被整整齐齐放在茶几的隔板上,里面有《文汇报》、有《参考消息》等,它们身上,留着老人摩挲过的余温。

改革越剧:

自掏腰包另起炉灶,创出越剧主调

1942年,经历逃离上海、父亲去世的变故后,袁雪芬重返上海,但重返上海之后要怎样演出?她想了很多。“我首先考虑的是,八年科班演出给我留下了什么?除了毫无意义的无聊演出,只有憎恨和对落后黑暗科班的厌恶,还有什么呢?因此,我决定离开科班另起炉灶,我有了改变剧种和个人命运的打算。”而在当时的环境下,袁雪芬的这种想法也必须要取得邀请方的同意才能展开,不少剧场老板愿意开出高薪来请袁雪芬,但是对于改革却顾虑重重。

最后在中间人的斡旋下,袁雪芬提出,将自己应得的十分之九的薪水拿出来聘请编剧、导演和舞美等人员参加越剧改革,同时,剧场老板也同意了袁雪芬的约法三章:1.不拜客,不唱堂会。2.不许闲杂人员进出后台,包括老板在内。3.不许干涉上演剧目,并要求剧场去掉诸如茶馆泡茶、抛毛巾等陋习,为演出营造一个安静的氛围。于是,1942年10月28日,袁雪芬在上海大来剧场重新登台,开始了对越剧的改革。这一年,她才20岁。

1943年11月,由南薇编导的《香妃》上演,在演到“哭头”一折的时候,袁雪芬没有根据原来的唱腔和戏词演,而是从胸中发出一声高叫,哭出了一个长腔,在琴师周宝财的配合下,台下的观众被感染得泣不成声。这个即兴式创造的唱腔后来被定名为“尺调腔”,并完善成为越剧的主调。音乐家刘如曾这样评论道:“昆曲有‘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说法,在越剧也有‘一个调发展一个剧种’的事实。”

心血之作:

《祥林嫂》首演,遭遇“粪包事件”

袁雪芬在舞台上成功地塑造了祝英台、香妃、崔莺莺、白素贞和祥林嫂等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的艺术形象,而其中“祥林嫂”无疑是袁雪芬付出心血最多的一个。

1946年,由《祝福》改编、袁雪芬主演的越剧《祥林嫂》上演,这是鲁迅的作品第一次被搬上戏曲舞台,轰动一时,而这也引起了当时国民党政府的不满,认为袁雪芬是地下党员、赤色分子。在这一年的8月27日,就发生了轰动上海的“粪包事件”。袁雪芬后来回忆说:“那天我乘着黄包车从家里出来,去电台做播音,粪包从头上兜下来后,我马上叫‘抓人’。旁边有警察在场,但他无动于衷,证明是被买通了。”袁雪芬被抛粪后,立刻向警察局报案,但一直没有下文。后来,有人从茶馆里听说,袁小姐还算运气,对方本来还要恶毒,叫小流氓在粪包里放硝镪水,毁掉她的面容。严酷的现实并未阻挡住袁雪芬改革越剧的决心,其后她对《祥林嫂》不断加工提高,使之成为越剧“四大经典”之一。

老有所为:

培养新生力量,梳理越剧百年历史

1953年,由袁雪芬与范瑞娟主演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被搬上银幕,成为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一经放映,风靡全国。1954年,周总理将这部影片带到日内瓦放映,引起轰动,被誉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后来越剧《祥林嫂》也被搬上银幕,同样引发强烈关注。

1985年,袁雪芬退居二线,她着力培养越剧青年演员,同时组织研究对越剧100年历史的梳理和理论评析。袁雪芬提出:“中国戏曲是多剧种体系,越剧应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在她礼贤下士、不耻下问的真诚邀请下,越剧界终于初步形成了一支由专家教授、研究员和越剧编导等组成的越剧理论队伍,撰写出《越剧舞台美》、《越剧艺术论》等理论专著,填补了越剧理论方面的空白,初步建立了越剧理论体系。2009年,中国戏剧家协会将首届“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颁给越剧大师袁雪芬。

近年来,袁雪芬还参加了上海老艺术家作品数字化抢救工程,给自己长达四分之三个世纪的越剧生涯留下了完整的记录。她还在2009年央视举办“越女争锋”电视选秀之际倡议并创立了“越剧艺术讲习班”。 (宗禾)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