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白领与越剧结伴 我们比老戏迷更“放肆”

日期:2011.03.02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作者】 龚汉岚

【关键词】 越剧 

【地址】 地址1

【来源】 申江服务导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会长徐震和副会长赵海平合演的《书房会》引来声声叫好。

冷兴华特意从天津赶来参加活动。

虽然活动现场还是以老年人居多,但点缀其中的年轻面孔还是令人欣喜。

小邹(左)和钟涵可能是研习会中最年轻的两位。

⊙文/《申》报记者 龚汉岚 ⊙摄影/钱超

越剧泰斗袁雪芬2月19日在上海病逝。这位偶像的离开勾起了不少越剧迷的悲痛。在这个流行音乐当道的时代,也许你并不知道,有这样一群年轻人狂热地爱着越剧……

网友见面会

老茶馆、折子戏,曾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众娱乐方式。行至2011年,咖啡馆、快餐店大行其道,各种流行音乐也取代了各戏种的地位。热爱越剧,仿佛与年轻人无关,与现代无关。

“这么美的东西,怎么会不喜欢?”冷兴华是个80后,平时在天津的一家外企工作,因为喜欢越剧,特意从天津赶到了越剧氛围更为浓烈的上海,并找到了上海年轻戏迷最多的民间组织――上海合作越剧研习会。“现在喜欢越剧的比较少,要找到志同道合者,都是通过网络认识的。”冷兴华笑称,这里都是“网友见面会”。

她说的“这里”就是沪东工人文化宫的湖心茶室,上海合作越剧研习会每周的活动地点。上周日,记者到达时,发现一间茶室已经被坐得满满当当,有近百人,唱至精彩处,窗户外边都站了不少人听戏。“这周来的人有点少。”研习会会长徐震告诉记者,“因为上周场地被挪作开会用了,有些会员扑空了,不知道这周恢复了,等过几周又会热起来。”研习会Q群的群主钟涵还透露,“3月6日我们还会办一个专场,专唱袁雪芬老师的戏。”

在这个茶室里,记者发现了不少年轻的面孔,最小的甚至有90后。“可能是因为我自己三十多岁,与年轻人比较好交流,所以我们是上海各个戏迷组织里年轻人比较多的。”作为公务员的徐震坦言,之前自己也会去各种戏迷组织,但大都以老年人居多,创办这个研习会,也是想为年轻戏迷提供一个平台。

“我们通过网络召集戏迷,光是在上海,就有上百人加入了。”钟涵也是一名公务员,他告诉记者,“这里有公务员、教师、公司职员等等各种职业,但都是有一定文化层次,喜欢雅的东西的人。”他,都是在锻炼中提高的。”

“最初是服装、化妆吸引了我”

大多数从小爱上越剧的年轻人是受到老一辈的影响。而要发展壮大越剧在年轻人中的影响,这样显然不够。“最初很多年轻人喜欢上越剧,就是看到越剧的服装很美,也想穿着古装,然后装扮起来。”冷兴华告诉记者,自己现在所在的小百花业余越剧团组织了“越剧进大学”的活动,“我们先通过这些吸引他们,然后慢慢发展。”

在上海某家公司做文职工作的小邹就是这样爱上越剧的。“刚开始听不懂唱什么,就是看着好看。”小邹还记得自己最初被越剧吸引时,还是高中生的她,在电视上看到了《春香传》。“我喜欢看韩剧,这个故事是改编自韩国的民间故事,他们穿着韩国的民族服饰,当时就觉得好漂亮!因为有舞台效果,比电视剧里的更漂亮。”

默默地喜欢了几年后,小邹也想与戏迷一起交流。“我周围几乎没有喜欢越剧的朋友,不像很多人是家庭熏陶,我家里也没有看越剧的,朋友里也没有。我就是自己看电视,然后买票看戏。”

为了找到组织,小邹只有在网上搜索有没有相关群体。几乎是加遍了所有的越剧戏迷Q群。“很多群里面几乎不交流的,很少说话。”直到有一个网友的介绍,小邹才在一个月前找到了上海合作越剧研习会的Q群。“这里的人很活跃,每周都有活动。”小邹就这么找到了归宿感,甚至开始开唱了。在上周日的聚会上,她与钟涵一起合唱了《玉堂春?苏三起解》。“年会上,我不会表演这些,还是很少人懂得欣赏。”也许,只有在这里,小邹这样的年轻戏迷才能找到知音。“不过,学这个让我气质有所改变了。以前我是很男孩子的个性,现在变淑女啦。”

因为喜欢,贴钱也要办下去

虽然上海合作越剧研习会已初具规模,但维持却并不是那么容易。“基本是在贴钱的。”徐震常常要拿出工资来补贴这个业余爱好。“每周一次的场地费要100元,请琴师也要一定费用。喜欢需要一辈子,放弃只需要一时。我要一辈子坚守这个阵地!”

“如果在旁边的剧院演出的话,半年一次要1万元。”副会长赵海平不无遗憾地表示,由于经费原因,很少在剧院表演。而他自己曾是科班出身,几经剧团的撤销、解散,好不容易找到了这块地方,继续自己热爱的越剧事业。

他们合演的《书房会》,在茶室里引得阵阵叫好声,连窗户旁都扒满了人。

“要买这一身行头,从头到脚要500到600元。”钟涵告诉记者。“我有78套小生的衣服!”徐震边化妆边告诉记者,“如果有人需要,我会免费地借给他。”

在这个圈子里,“潜规则”是互相帮助。只要有新人大胆上台,无论水平如何,大家都会不吝掌声。“我们都会鼓励年轻人,说唱得很好,给他们信心,说大师第一次登台也是这样的。”受过专业训练的陈震,通常只会在私下没人的时候,细心地指导登台的年轻人这里应该注意什么,该怎么唱。“年轻人自尊心很强,你要鼓励

追星也疯狂

“年轻戏迷与老戏迷本质都一样,但偶像不一样。”钟涵告诉记者,“现在年轻戏迷,都喜欢中青年的演员,尤其是青年演员,青年演员充满活力,而且对舞美的设计、效果比较看重,这样就吸引了一大批年轻戏迷。”“我是看《越女争锋》喜欢上张宇峰的。”80后戏迷李静是第一次来参加这次活动。“之前我是张宇峰粉丝团的,经常追她到各地去演出。”李静喜欢这个青年演员的原因很简单,“她很随和,不像有些明星那么清高,我们可以与她面对面交流。而且之前都是唱文生的多,她文武生兼备。”

为了喜欢的越剧演员而追到各地的粉丝并不少。“我打飞的到过福州和上海。”身在外地的网友鹭小A说,“我们比老一辈戏迷更擅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说更加‘放肆’。会在台下举灯牌和大叫‘我爱你’支持角儿们。在网络上也十分活跃,会运用微博等新鲜媒体转发照片支持自己喜欢的艺术家。”

更多含蓄的戏迷则是用越剧填满她的生活。我“早上手机闹钟铃声是越剧,起床刷牙洗脸时可能会唱几句。上下班途中塞上MP3听越剧,没事时也要哼几句。聊天聊到越剧就眉飞色舞。晚上如果看电视,会看看央视十一频道放的是不是越剧;打开邮箱看有没有同志分享越剧视频,有的话会习惯性下载……”王君安的戏迷越一这样描述自己的一天。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