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莲花落起源上虞 上虞正在作“非遗”申报

日期:2010.12.05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作者】 刘金平

【关键词】 绍兴莲花落 

【地址】 地址1

【来源】 上虞日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本报讯近日,“虞舜文化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在滨江小学举行。绍兴莲花落等地方曲艺将走进课堂,被学生们广为传承。上虞著名曲艺表演家、市虞舜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吴宝炎在现场告诉记者,绍兴莲花落并非起源于绍兴,而是发韧于上虞,一定要在上虞得到传承,传承绍兴莲花落要从娃娃抓起。

绍兴莲花落为绍兴一带主要地方曲艺之一,属于一种走唱形式的地方曲艺,流行于绍兴、上虞、嵊州以及萧山、杭州、余姚、慈溪等地,因其独具风格,有别于全国其它各地区流传的莲花落,故名绍兴莲花落。

绍兴莲花落起源于上虞。其形成时间,一般认为是在清光绪三十年前后。我国曲艺资深专家骆峰在《莲花落选》第一辑写着“绍兴莲花落起源于清末民初,至今不过一百多年历史……最早产于上虞一个名叫雀子里(即雀嘴)的村落……”《绍兴莲花落一百年》上也写着,“1908年,沈阿发和唐茂盛跟随张先生已达三年,可以独立‘跑街’了。自此,绍兴本地人用绍兴方言演唱莲花落的历史帷幕被真正拉开了。”

吴宝炎介绍说,沈阿发是绍兴莲花落的开山鼻祖,生于上虞崧厦雀嘴,后拜张姓艺人为师,在绍兴农村及集镇卖唱,由他主唱,其弟沈阿六接调、笃鼓。沈阿发把师傅那里学到的知识,加上自己的创新,把社会上的新闻和故事编成莲花落演唱,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绍兴莲花落。

目前在我市,仍有上虞曲艺团、一笑文化艺术团、国华艺术团及其他民间剧团将莲花落进行广泛传唱。莲花落从草台唱到剧场,从电台唱到电视,从银幕唱到网络,从本地唱到境外。其曲调唱腔进一步丰富。吴宝炎、杨国华、吴一笑等上虞籍莲花落演员长年活跃在艺术舞台上,足迹遍及农村、社区、田间、地头、工厂、学校、部队等。上虞莲花落还登上高级剧院、五星级宾馆大舞台和中央电视台,并获得诸多省内外及国家级大奖。目前,上虞的莲花落正在由民间传承进入学校承传。

2006年5月,绍兴县先我市一步,申请了非遗,绍兴莲花落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绍兴县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上虞人决心为绍兴莲花落正名,将上虞莲花落申请非遗,市文化馆和曲艺家人士为此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吴文科说,上虞是绍兴莲花落的发源地之一,虽已有绍兴县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并不意味着上虞就不能再申报,只要条件具备也可以申报绍兴莲花落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

上虞市文化馆馆长彭尚德告诉记者,“上虞莲花落作为绍兴莲花落的拓展项目,目前正在申报省级非遗项目,莲花落研究创作基地也已被列入‘十二五’规划。绍兴莲花落起源于上虞,我们一定要将这一非物质遗产申报好,传承好,进一步发扬光大。”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