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水乡绍兴

日期:2013.11.28 点击数:27

【类型】报纸

【关键词】 水乡绍兴 

【地址】 地址1

【来源】 连云港日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风清云淡

想去江南水乡古城绍兴看看,理由似乎很多: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越都”,只要光着脚丫去踩一踩那青石板铺就的小桥,一种如诗如画的美感就在心中油然而生;悠闲地坐上乌篷船,走一趟鲁迅先生笔下的鲁镇;要不,穿梭于古朴典雅的仓桥老街,让时光倒流,去寻找历史的脚印……

绍兴的风景是美不胜收的。特别是烟雨蒙蒙的雨天,那苍穹下灰灰露出的矮房轮廓线条,抬眼远望就会感悟到古城博大的历史文化底蕴。当我和朋友像寻“宝藏”一样举步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历史遗产的仓桥直街上,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雀跃。两旁粉墙黛瓦鳞次栉比挤挤挨挨,形态各异的窄小店面错落别致,伸向街面的木架屋檐飞展在粗长条石台阶的上空,各类标识的旗帜,像酒招子一样斜撑在屋檐前,在明丽的晴空下招展。

店面虽窄小,以致三四人一并排就堵个严严实实,但却真实地体现出了古老小街原汁原味的风情。而地方小吃,民间工艺,特产的绍兴老酒和因鲁迅作品《孔乙己》而出名的茴香豆,自然吸引着众多游览者。间或有摆满琳琅的小商品、化妆品的小店,像是旧旗袍上缀着的闪亮珠饰。而许多居室的空调外挂部分,却用旧木条做成小小披屋状遮掩着,力求保存老街的古色古香。偶尔可以看到关闭的木板门、厚重的带门环的黑漆门,有的门虽开着,门内却被屏风隔住,让你看不透由折拐进入的是宽敞的厅堂还是花木扶疏的庭院,给你一个悬念,丰富你的想象。有些门外有招牌,表明了进入可以用餐,想来屋内定然清静而雅致。路侧嵌入的污水口,凿成了古钱形状。目之所见,虽没有短褐长衫的古人,但耳畔传来的软软吴音,直把外地游客带入想象中的古越时代。

然而,当我们在明媚的阳光下走进东湖,又体会到绍兴那种江南水乡清幽之美。乘着乌篷船,看着波光潋滟的水波,看着仙桃洞上那鬼斧神工的石刃、岸上如鲫的人流……飘忽的思绪里钻出的竟是“人在画中游”。闭着眼,听划船的大叔浓厚的绍兴乡音,仿佛鲁迅《社戏》里人们坐上船去听“社戏”。再喝一口大叔递来的黄酒,吃几颗茴香豆,斜躺在乌篷船上,耳畔偶然传来几声鸟鸣,心中真感到惬意。

从东湖上了岸,转车到了鲁迅故居地。想起那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知道我眼前的这百草园,曾给年少时的鲁迅带来了多么大的乐趣。菜畦依然是碧绿的,石井栏也依然是光滑的,只是由于岁月的侵蚀,已经有些斑驳了。不知它们是否记得当年那位翩翩少年,那位在绿荫里嬉戏的“顽童”?它们也许想不到,正是当年那位淘气的“顽童”,后来用一支如椽巨笔,唤醒了一个沉睡的民族。

让我最感叹的,是去了沈园——那首让人一咏三叹的《钗头凤》里的沈园。小心翼翼地走在青石板小径上,生怕一不小心,就惊扰那对恋人短暂的重逢。“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那细雨中摇曳的翠竹,莫不是那对恋人缠绵相依的身影?轻轻地抚摸着那亭台楼榭,感受着历史脉搏轻轻的跳动。那一咏三叹的诗句,颗颗如珠玉,叩击心灵,发出阵阵的忧伤。

遗憾的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没有去锦绣壮丽的会稽山,看看那镌着“江淮河汉思明德”联句的大禹陵;还有那翠竹清流,风景清幽,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会友处的兰亭等名胜。站在绍兴城最高的文笔塔上眺望整个城市,绍兴的风景如同那水巷纵横中的堤埠石一样,沉稳地立在那儿,吸引着游人前往徜徉、回望。

晚上临走前,走进了小巷深处的一家小酒店。店虽不大,但处处体现主人的精细,古香古色的桌椅,简单、雅致。几个小菜摆上后,老板娘款款而来,端来了一碗绍兴特产——黄酒,那醇厚可口的黄酒,凝聚了多少绍兴人的才情?多少人的相思泪?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