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摘“兰亭奖”,他仍希望自己“沉下去”

日期:2013.04.10 点击数:0

【类型】报纸

【副篇名】——访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得者何来胜

【作者】 周能兵

【关键词】 兰亭 

【地址】 地址1

【来源】 绍兴晚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作品用笔如刀,雄浑、古拙而又秀气,这是绍兴年轻的书法家何来胜用隶书书写的一首鲁迅的《自题小像》诗给人的感觉,凭此作品,何来胜一举获得了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为绍兴争得了荣誉。这是绍兴唯一以书法而获得中国书法兰亭奖的书法家,全省也仅两人。

今年44岁的何来胜是绍兴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绍兴书画院副院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委员,正在中国美术学院攻读书法博士。

昨天上午,记者在绍兴军分区干休所内的何来胜工作室采访了这位兰亭奖得主。说到自己获得兰亭奖,他谦逊地笑笑。其实,这位年轻人已是第三次获得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了,他曾获得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奖”,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提名奖”。这次他获得了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

一幅有错字的作品,差点送出去参选

“中国当代书法艺术最高奖项——中国书法兰亭奖,第一次落户绍兴,作为一名绍兴的书法家,我为此感到欣喜,并积极参与其中。”何来胜这样说起他的获奖佳作。

“作品为八尺整张的中堂,这幅作品在心中萦绕两月有余,中途又旅欧考察,回国时正值月末交稿之际,我便匆匆写了数十遍,选了一张较满意的挂在墙上,打算次日装裱后交稿,那时离交稿只有一日了。恰巧文物局工作的朋友孙小东来工作室闲聊,看见我挂在墙上的作品,细细品读,居然发现了一个错字。此时的我,已经身心俱疲,对自己犯如此粗心之误,懊恼不已。我当时真想退出了。”何来胜谈起作品参选的事,居然是这般一波三折。

“第二天,一早醒来,望着墙上的作品,鬼使神差地提起笔来又写了一遍,居然一气呵成,令我欣喜万分,放下笔,卷起未干的作品,我急忙赶往裱画处。现在回想起那段痛苦、矛盾、紧张的日子,仿佛还在眼前。写书法可以让我们悟到许多东西,但从这件事情上我觉得:放下自在,放松心态,写字不能有杂念,要跟着自己的心去走,也许获得佳作奖只是侥幸,让我得到更多的是对于自身的修炼和体悟。就如同古人所说:‘夫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玄妙’”。到底是书法博士,说起话来温文尔雅,富有哲理,又引人深思。

此生最爱写隶书,30年磨一剑自成一家

何来胜自14岁起就开始学习书法和画画。20岁那年,他被绍兴县文联借去,成为专职书法干事,并随书法家王建华学习书法。由于他笔下有真功夫,两年后便成为正式工作人员,随后,他又成为绍兴县书协秘书长。2005年,他被调到绍兴市书画院工作。在绍兴县文联工作的日子,他日写夜写常思悟,还时常赶到中国美院向书法家白砥学习书法,与白砥亦师亦友,书艺大进。

“早年所下的工夫,大半都在研究汉隶和清隶,作品大多取法经典汉碑和清代伊汀州、邓完白、何道州等。我觉得模仿古人,正如小儿学语言、舞者学步法一样,并没有多么玄妙,这仅仅只是创作的基础,我认为,没有做到这步功夫和做这步功夫后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创造。”何来胜说。

近年来,何来胜的创作着意将魏碑笔意和篆书的意趣与汉隶、清隶融于一体,既追求榜书的大气,追求用笔如刀、笔笔雄沉之感,同时又能有意趣在其中。何来胜最爱写隶书,对于隶书创作他主张“转益多师是我师”,集众家之长,化为自己的东西。

功夫应向字外悟,写到生时是熟时。三十年磨一剑,何来胜将汉金石气和清刻本书写意味完美结合起来,加上他自己的体悟和创新,形成了他自己隶书的“古拙、雄浑而又不失秀美”的独特风格,在中国书坛已自成一家。

身为书画院副院长,至今仍在苦读书

何来胜的书艺日精,得益于他孜孜不倦的学习。他自己到中国美院书法大专班学习,并成为中国美院书法硕士,2011年,又考上中国美院书法博士。作为一个书画院副院长,他原本可以很舒畅地过日子,但他却选择了像学生一样去读苦书,他不仅要完成书法博士的所有专业课和必修课,还攻读古代汉语和古诗古词。现在,他又开始自己的博士毕业论文,因为明年上半年他就要毕业了。

“当下,不少书画家也很浮躁,我选择去读书,就是希望静下心,沉下去。”何来胜说。

何来胜写出一张作品通常都很慢,旁人都说他太较真。“但是如果能够一遍比一遍写得更好更完善,我是十分愿意去花这份力气和心思的,静下心,沉下去,何乐而不为呢?”这就是何来胜的艺术态度。

何来胜告诉记者,作为一名艺术家,既要有诗人的妙悟,也要有匠人的手腕,这些妙语和手腕,需要时间的积累,自身的修炼、完善。“对于我,要做的功课还有很多。”何来胜说。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