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散记

日期:2011.11.21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关键词】 兰亭 

【地址】 地址1

【来源】 靖江日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田福民

前不久,我参观了仰慕已久的兰亭。

车子一到兰亭,放眼望去,群山环绕,绿树掩映,顿觉天高地远,心旷神怡。一千六百多年前的王羲之选择在此居住,真是好眼力!所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大概是有些道理的。

兰亭不光是一个亭子,兰亭只是王羲之住地的一个角落。整个王羲之的住地,地势开阔,有山有水,舞榭歌台,曲径通幽,风景绝佳。这么大的一个地方,说明王羲之在当时是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王羲之曾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若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王羲之够得上是一个大地主了。

作为一个大书法家,最能体现他特色的,是他写字的地方。王羲之写字的地方与众不同,他好像没有专门的书房。或许书房空间太小,沉闷闭塞,不符合他作书的习惯。王羲之比较喜欢在室外作书写字。在室外作书写字,远看山峦起伏,近听水流鸟鸣,阳光在树林间飞旋,书法便有了与自然相通的灵气。

《兰亭集序》是否就是在户外的石桌上成的?我们不得而知,但如今石桌上摆放着笔,供游客们挥毫。很多人都提笔蘸水,也过一把瘾。

除了《兰亭集序》,王羲之的“鹅池”两字也是他的代表作。王羲之非常喜欢鹅。山阴道士提出以他养的一大群鹅换王羲之写的书法墨宝《黄庭经》。王羲之成全了山阴道士。黄庭换鹅遂成千古美谈。李白为此赋诗一首:“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今天的书法家能否一改言必称钱的俗气?

水池里真有几只鹅,红顶白毛,曲项向天。那肯定不是王羲之的鹅了。水很浑浊,与鹅的洁白似乎不相称。水要是清绿就好了。

王羲之是个既懂艺术又会生活的人。当年他邀名士聚会,喝酒唱歌,吟诗作赋,好不痛快!如果没有那次活动,何来神化之笔《兰亭集序》?据说,《兰亭集序》是王羲之在喝醉酒的情况下写成的,醒来之后,连他自己都惊叹不已,再写,已无此神韵。现代人效仿王羲之,饮酒作书,只是形似而神不似,难入胜境。

不过,现代人有现代人的强项,就是经济头脑比较发达。这是王羲之一代人自叹弗如的。要不然,老道士的几只呆鹅怎能换到王羲之的一幅字?兰亭虽然是书法圣地,仍难免俗。商家卖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当然是复制品,满眼都是。这些复制品有写在木头上,有写在竹板上,有刻在玻璃上。还有书法家现场仿写王羲之《兰亭集序》于扇面,字写得很好,几乎可乱真,每把扇面,十元到三十元不等。我买了一个玻璃样的工艺品,里面隐约可见兰亭风景,并有“鹅池”两字。就以此作为纪念吧。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