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行书 出兰亭

日期:2011.08.20 点击数:0

【类型】报纸

【关键词】 兰亭 

【地址】 地址1

【来源】 邯郸日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热衷于中国文化的人,无人不知“书圣”王羲之和他的书法杰作《兰亭集序》及浙江绍兴的兰亭。

兰亭位于绍兴西南的兰渚山下,那里曾是越王勾践种兰花的地方,汉代成了驿亭——官员的旅馆,所以得名。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明确记载:“该地有亭,号‘兰亭’……太守王羲之、谢安兄弟数往造焉。” 东晋,时任绍兴地方官的王羲之,邀请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名士,按照周朝的古风,到水边去沐浴、洗濯,以除灾去邪。期间,大家坐在弯曲的水渠边,等着从上游漂流下来酒杯,停在谁面前,谁就饮酒作诗。共得诗三十七首,收为《兰亭集》,由王羲之为此集写序文,题为《兰亭集序》。据研究,此文是用鼠须笔写在蚕茧纸上的,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个字。 《兰亭集序》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首先,记载了当时的盛况,所谓:“群贤毕至……为流觞曲水……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表达其乐无比景象:“……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其次,描述了两类人不同的性格,所谓静者“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躁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最后“……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凸显了死的遗憾和生的重要:“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也委婉地批评了当时在名士中流行的生命虚无观,所谓:“……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其为后来人作楷模的思想:“……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可以说,从内容上看,此文的杰出已有目共睹,但更为重要的,还是其书法艺术造诣。 问世以后,王羲之自己曾多次重写,皆不能超越,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据说,此文传到王家七世孙、当和尚的智永之后,在其亲传弟子辨才手中,被唐太宗李世民骗去,成了他的随葬品。但是,在五代十国时,李世民的昭陵被人打开,却并没有发现此文本。 如今存世的临摹之作以《兰亭神龙本》被认为最接近原作。古人以“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来形容观其文本时的感受,令人心动神往。 应该说明的是,一千六百多年以来,兰亭的确切地址早已模糊不清,历朝历代,屡建屡迁,而今天的旅游点,为明朝嘉靖二十七年,当地的郡守沈启从宋朝的兰亭遗址——天章寺迁移而至的。清朝康熙三十二年,康熙御笔临摹的《兰亭集序》立碑于此,乾隆还在康熙御笔碑的背后,刻上其所书的《兰亭即事诗》。此后,兰亭屡毁屡建,于一九八○年全面整修,形成现在的形状与规模。 今天还能看到的,被认为是王羲之真迹的,只有兰亭“鹅池碑”上刻的那个“鹅”字。 传说,他正为鹅池题字,才写了一个“鹅”字,就有圣旨到,只得搁笔接旨,由其子王献之写下了那个“池”字。两字相配,不说相得益彰,倒也几近天衣无缝。(菜丛)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