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兰亭的故事

日期:2013.11.13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关键词】 兰亭 

【地址】 地址1

【来源】 永康日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兰亭

启功临《兰亭序》(局部)

记者 朱青恒

《兰亭序》,看到这个词,许多年轻人也许马上联想到那首“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月下门推心细如你脚步碎,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真迹绝真心能给谁……”多少都能哼几句的周杰伦的《兰亭序》。

我们在感受周杰伦“中国风”的同时,更应感谢一个人,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会稽内史王羲之邀约谢安、孙绰、孙统等41位文人雅士和家族子弟相聚山阴的兰亭,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得诗37首,事后结集。因而有了王羲之为这个诗集所写的序言《兰亭序》。

《兰亭序》文字灿烂,字字珠玑,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它打破成规,自辟径蹊,不落窠臼,隽妙雅逸,不论绘景抒情,还是评史述志,都令人耳目一新。在结构和章法上以情感为线索,叙中有情,以情说理。第一段在清丽的境界中,着重写一“乐”字,由乐而转入沉思,引出第二段的“痛”字,在经过一番痛苦的思考后,不觉感到无限的悲哀,最后以一“悲”字作结。情感色彩迥乎不同,前后过渡却妥帖自然。

《兰亭序》更大的成就在于它的书法艺术。通篇书法气息淡和空灵、潇洒自然,用笔遒媚飘逸。手法既平和又奇崛,大小参差 ,既有精心安排艺术匠心,又没有做作雕琢的痕迹,自然天成。

在《兰亭序》中,凡是相同的字, 写法各不相同,如“之”、“以”、“为”等字,各有变化,特别是“之”字,达到了艺术上多样与统一的效果。

可惜《兰亭序》如歌中唱的那样“真迹已绝”。据说,唐太宗得到《兰亭序》如获至宝。并命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书法大家临写。以冯承素为首的弘文馆拓书人,也奉命将原迹双钩填廓摹成数副本,分赐皇子近臣。唐太宗死后,侍臣们遵照他的遗诏将《兰亭序》真迹作为殉葬品。

我们今天见的所谓的王羲之书法都是唐以后下真迹一等的摹本了。其中冯承素临摹的“神龙本”, 是现存最接近王羲之真迹的摹本。因其钩摹细心,故而线条的使转惟妙惟肖,不但墨色燥润浓淡相当自然,而且下笔的锋芒、破笔的分叉和使转间的游丝也十分逼真,从中可窥王羲之书写时用笔的徐疾、顿挫、一波三折的绝妙笔意。

可以说《兰亭序》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代表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一座高峰,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书法家。

在这《兰亭序》问世1660周年里,11月6日,由绍兴博物馆主办的《兰亭的故事》全省巡展第四站来到永康,与永康侬见面了。

《兰亭的故事》展览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兰亭修禊、兰亭传奇、唐代摹本、宋代传本、名家临本、绍兴兰亭。以历代《兰亭序》著名摹本、临本为核心,精选十七件有重要影响的兰亭拓本和相关书籍、光盘等共计31件,系统地展示兰亭书法、兰亭文化,推动和促进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同时,永康博物馆也选取晋、唐时期的文房用品9件来衬托该展览。此展为时一个月。

很多永康观众还是头一次在家门口见到这么多不同时代的《兰亭序》临本,了解有关《兰亭序》的故事和书法发展史。

一位平日里喜好书法的陈姓大叔站在展示着由故宫博物馆提供的虞世南、冯承素等书法大家接近原作的摹本、临本复制品前,一站就是很久,“虽然不是真迹,但每个临帖的书法大家对于《兰亭序》这一书法瑰宝都有自己的看法见解,他们的作品与其说是临帖,不如说是在原帖基础上的再创作。因此,观看这些作品,往往会给后辈的书法爱好者们很大的启发。平日里,要看到历代大师的一幅作品都很难得,如今,不出远门,在自家门口观看展出,便可通过大师们的墨宝,与历代的书法大师们交流心得,真是幸事。”

一对手拉着手的母子也来看展了。“小孩子在幼儿园和家里喜欢涂涂写写,趁此机会带他来看看。”这位妈妈乐呵呵地说,“不管孩子看不看得懂,让他从小有机会在这么多书法大家的墨宝前感受感受、渲染渲染也是好的。不光是他,我自己也是大开眼界,之前知道《兰亭序》是在中学的课本上。看到历代书法家写的《兰亭序》,我也是头一次。”

千年前《兰亭序》的笔墨,通过这次的展览香溢永城。朋友,你如果有空,去市博物馆吧,在宁静中走近兰亭,走近书法,这何尝不是一种美的享受?

王羲之像

沙孟海临《兰亭序》(局部)

褚遂良像

欧阳询像

虞世南像

……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