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在兰亭 宋 璨

日期:2010.11.17 点击数:0

【类型】报纸

【关键词】 兰亭 

【地址】 地址1

【来源】 自贡日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写在扇面上的《兰亭序》 诗戈 摄

游览兰亭一直是我的梦想。对于兰亭,我有太多的向往和景仰。书圣王羲之的书法和文章让我崇拜折服,仅那华美的《兰亭集序》,我也不知诵读临摹了多少遍。

那是一个深秋的午后,汽车匆匆穿过绍兴游人如织的街道,在兰亭门前停下来。树木扶疏,翠竹阴翳。阳光静静地洒下来,照着万竿青竹,竹林里留下斑驳的光影,一阵风过,竹叶摇曳,发出哗啦啦的声响,好像是谁在那里喃喃诉说。

离兰亭越近,离现实越远。我好像跨上了一匹骏马,驰骋到遥远的古代。兰亭位于绍兴城西南兰渚山下,相传越王勾践在这里种过兰花。到了汉代,这个昔日勾践植兰的地方建为驿亭,唤作兰亭。

修篁凝翠,曲径通幽。鹅池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那两三只优雅闲逸的白鹅,难道是从晋朝游来的吗?迎面是一个三角形的亭子,碑石上刻着“鹅池”两字。传说王羲之刚写完“鹅”字,欲书“池”字时,忽闻圣旨到,遂搁笔迎旨。书学颇为自负的王献之,趁父亲离开之际,提笔补上“池”字,一碑二字,鹅瘦池肥,父子合璧,耐人寻味。

王羲之喜欢鹅,《晋书·王羲之传》载有写诗换群鹅的故事。王羲之从鹅身上悟出了不少书法之道,他认为执笔时食指要像鹅头那样昂扬微曲,运笔时则要像鹅掌拨水,方能使精神贯注于笔端。再往前走就是“太”字碑了,这里面的故事道出了天才成功的奥秘。传说年幼的王献之苦练了三缸水后,写了一个“大”字让王羲之看,王羲之没有说什么,就在大字底下加了一点变成“太”字。王献之拿着这个字想让母亲夸奖,不料母亲说:我儿写尽三缸水,只有一点像父亲。之后王献之发愤图强,并没有被父亲的光芒所遮掩,书法另辟蹊径,自成面目,与王羲之在书法史上并称“二王”,也是难能可贵。

我在流觞亭前流连忘返。亭周围有木雕长窗,外有走廊环绕,翘角飞檐,古色古香,室内上悬一匾题“曲水邀欢处”几个大字。匾下陈列着一幅唐代杰出画家李公麟绘的《兰亭宴集图》,画中人物姿态各异,惟妙惟肖,有的举杯畅饮,有的低头沉思,有的袒胸露臂,酣醉狂放的情态历历在目。前面有一条蜿蜒的溪水,溪边铺着嶙峋的青石,这就是当年王羲之他们“曲水流觞”饮酒赋诗的地方,我的眼前仿佛又呈现一千多年前那动人的一幕。

流觞亭后有“御碑亭”,又称“祖孙碑”,正面是康熙皇帝手书的《兰亭序》,碑阴是乾隆写的《兰亭即事诗》,“向慕山阴镜里行,清游得胜惬平生。风华自昔称佳地,觞咏于今纪胜名。竹重春烟偏淡荡,花迟禊日尚敷荣。临池留得龙跳法,聚讼千古不易评。”康熙书法甚得书圣笔意,字写得强劲有力;乾隆也是自出胸臆,显出帝王雍荣的气象。这块巨大的石碑足以证明,即使是一代帝王们,也这样虔诚地敬仰和崇拜王羲之!

作为一个文人,王羲之无疑是成功的。帝王将相也好,普通世人也好,无不对他像敬神一样膜拜,他若灵魂有知,也应含笑九泉了。从他的经历来看,在通往艺术高峰的背后,也有着诸如为官与为文、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和痛苦,这是千百年来文人所面临的共同困惑。从东床坦腹,到发誓弃官,可以看出王羲之终究是个顺从性情的人。毕生寄迹在山水,列坐放言无古今。以王羲之的个性和天才,他怎能忍受官场的倾轧与黑暗?他在政治上表现了一定的才能,但他有自知之明,没有忘记自己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他打破了牢笼,丢掉了幻想,做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实现了作为一个文人的人生最大价值,这正是王羲之的成功之处。唉,谁又有王羲之那样洒脱,那样毅然决然呢?我想起了同一时代的另一位诗人陶渊明,他写道:“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只可惜更多的人久困尘网,难以自拔。

胜地不常,兰亭已矣!汽车启动了,我们离兰亭越来越远。可是朦胧中,我的心飞越千年,与书圣相约欢聚在那草长莺飞,阳光明媚的三月初三……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