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明珠——上水桥“小兰亭”摩岩石刻散记龚鸿抗

日期:2011.12.21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关键词】 兰亭 

【地址】 地址1

【来源】 黔西南日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小兰亭”摩岩石刻位于贞丰龙场上水桥大寨子南面田坝西端的龙井出口处。龙井是当地村民灌溉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源泉,泉水从低矮的小兰亭山坡东麓石隙中喷涌而出,水质清洌甘甜,出口处筑一石堤,泉水在围堤中萦回奔突;鱼跃清波,虾戏浅流,蟹寄石隙,生机盎然。据称,从前,泉眼周围茂林修竹遮天蔽日,现在树木虽稀疏不少,但当地百姓又种了不少柏树,亭亭玉立,郁郁葱葱;滔滔不绝的龙井水不仅灌溉着近在咫尺的百亩良田,更通过沟沟渠上大二码子这种古老的匀水工程的调节,灌溉着更多的良田,给当地人民世世代代带来农耕之利。

“小兰亭”摩岩石刻就位于这如诗如画的龙泉源头处。石刻集中在左侧石岩上,距地面半米高,面积三平方米的石壁上,自右至左阴刻“小兰亭”三个大字。每字约四十厘米见方,字体遒劲古拙,颇有“夔门天险”那四个字的韵味。右题“皇明万历二十九年辛丑岁三月修禊日”,左题款识“奉直大夫永宁知州陈圣佐书题,李富顺拙存”;龙井右边石岩上还刻有“石窑清泉”四字,每字二十厘米见方,行草,字体飘逸,潇洒;据说原来左边石岩上还刻有四字与右边“石窑清泉”相对应,被人敲掉,现已无人忆起。

所谓“修禊”,据史载,是一种官民同举,地方盛行的在水边祭祀、祈福、除邪、歌咏、饮酒、吟诗、除垢、去污的大型活动。分春禊秋禊,春禊第一次在正月举行,第二次在三月举行。秋禊在七月十四日举行(后演化为盂兰节,俗称七月半)。昔王羲之曾于会稽兰亭与二十多位文朋墨友“修春禊”而作《兰亭序》,晋魏之后,“修禊”广为盛行。

万历年间,身为安顺府永宁知州的陈圣佐来在上水桥,与当地乡贤老幼共举春禊,挥笔题写“小兰亭”,其中详尽情节虽无史据可考,但应该说这是一位尚能深入基层颇有风雅的学者型官僚,否则,他不会来到这个偏僻边远的上水桥,不会题写出飘逸潇洒的“小兰亭”。可以想象,当他来到上水桥时,看到这里的山山水水,风物景致与王羲之“兰亭序”中所述情景极为相似,触景生情,特意举办一次修禊,既表示了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赞美,其实或许又何尝没有一点想在历史上留下一段仿效前贤,附庸风雅的千秋佳话之曲衷不管怎样,这份具有丰富历史内涵和人文内涵的书题,最终给龙场人民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史迹厚礼。

上水桥的乡民们虽然对这位知州不为了解,对他们先辈们的活动也知其不多,更对一千六百多年前会稽山下鉴湖畔书圣与其他古人的故事所知甚微,但这些并不能影响他们对“小兰亭”摩岩石刻的敬重。他们心中,唯有一个朴素的情结:“小兰亭”是前人对上水桥的赞誉,是先辈留给上水桥人民的一份殊荣。不仅要保护好,还要把“小兰亭”这个响当当的名字发扬光大。于是,他们把龙井小山改成“兰亭山”,把上水桥大寨改成“兰亭古寨”,并为此而修建了高五米厚一米多的一座寨墙将古寨严严实实包围起来。第一所学校也命名为“兰亭小学”,甚至,村民的家谱封页也写成“兰亭某氏家谱”的字样。民间的认同甚至也影响到官府的鉴知,民国初年,兴义府各属划拨插花地界时,将原属晴隆管辖的插花地会昌里(即龙场)划归贞丰县管理,在上水桥设了一个乡,起名就叫“小兰亭乡”。

为了保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上水桥人民花费了不少心血,他们在“小兰亭”摩岩石刻前塑一尊龙王塑像,外围用石墙全封闭,留一小孔仅能窥见龙王塑像却看不到摩岩石刻,以这种独特而巧妙的方式来保护石刻,可谓用心良苦,以至于一九八四年时任贞丰文管所长的黄理中先生在上水桥查录文化古迹时,只看到残存的“兰亭古寨”寨墙而未能知晓“小兰亭”石刻,从而使“小兰亭”摩岩石刻与第一批申报文保单位擦肩而过。值得庆幸的是,上水桥村委会和上水桥人民认识到封存并非良策,于是,于2005年拆了封墙,并将“小兰亭”石刻申报为县级文保单位。

终于,这颗埋藏了四百多年的“宝珠”得以面世;毫无疑问,“小兰亭”摩岩石刻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上水桥这个边远小山村留下的亮点,它既是龙场这个文化之乡历史沉淀的一份荣耀和自豪,更应该是今后龙场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鞭策和激励。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