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 (517)
报纸 (76)
学位论文 (15)
会议论文 (3)
按栏目分组
绍兴文化 (610)
社会生活 (1)
按年份分组
2015 (1)
2014 (14)
2013 (27)
2012 (55)
2011 (51)
2010 (26)
2009 (33)
2008 (26)
2007 (29)
2006 (29)
2005 (20)
2004 (17)
2003 (15)
2002 (13)
2001 (18)
2000 (15)
1999 (9)
1998 (16)
1997 (9)
1996 (23)
1995 (13)
1994 (40)
1993 (17)
1992 (13)
1991 (22)
1990 (26)
1989 (6)
1988 (7)
1987 (4)
1986 (10)
1985 (1)
1984 (1)
1983 (1)
1982 (1)
1981 (1)
1977 (1)
1957 (1)
按来源分组
浙江学刊 (29)
东南文化 (18)
中国民间文化 (16)
浙江社会科学 (14)
江南论坛 (11)
文化交流 (8)
戏文 (8)
长三角 (7)
今日浙江 (7)
南方文物 (6)
上海戏剧 (6)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6)
西南大学 (6)
绍兴文理学院报 (6)
长江文化论丛 (5)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5)
黄山日报 (5)
无锡日报 (5)
浙江国土资源 (4)
农业考古 (4)
当代作家评论 (4)
鲁迅研究月刊 (4)
浙江经济杂志 (4)
人民日报 (4)
苏州日报 (4)
嘉兴日报 (4)
长江论坛 (3)
历史教学 (3)
中州学刊 (3)
小说评论 (3)
文化月刊 (3)
剧影月报 (3)
文教资料 (3)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
吴越 +文化 (3)
都市快报 (3)
宁波日报 (3)
今日临安 (3)
课外语文 (2)
百姓生活 (2)
杭州(周刊) (2)
群众 (2)
当代文坛 (2)
南方文坛 (2)
浙江体育科学 (2)
社会科学战线 (2)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江苏社会科学 (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
江汉考古 (2)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2)
管子学刊 (2)
社会科学研究 (2)
文艺争鸣 (2)
群言 (2)
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 (2)
历史研究 (2)
太湖 (2)
风景名胜 (2)
浙江工艺美术 (2)
杭州通讯 (2)
观察与思考 (2)
江汉论坛 (2)
农产品市场周刊 (2)
今日中国(中文版) (2)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
今日上海 (2)
民俗研究 (2)
中华文化论坛 (2)
上海城市发展 (2)
甘肃社会科学 (2)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
安徽农业科学 (2)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
天津社会科学 (2)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
杭州研究 (2)
考古 (2)
钱江晚报 (2)
浙江日报 (2)
京江晚报 (2)
金华日报 (2)
楼市 (1)
中原文物 (1)
体育文化导刊 (1)
资源与人居环境 (1)
江苏社联通讯 (1)
书画艺术 (1)
包装世界 (1)
中国集体经济 (1)
大众考古 (1)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1)
中华武术(研究) (1)
江苏农村经济 (1)
黑龙江史志 (1)
中国石油企业 (1)
现代装饰(理论) (1)
大众文艺(学术版) (1)
教育家 (1)
华商 (1)
宁波经济丛刊 (1)
人民音乐 (1)
杭州科技 (1)
房地产世界 (1)
炎黄纵横 (1)
当代贵州 (1)
辅导员下旬刊(教学研究) (1)
中国档案 (1)
视听纵横 (1)
决策 (1)
大众文艺 (1)
中华民居 (1)
社会科学论坛 (1)
宁波通讯 (1)
大家 (1)
现代城市 (1)
群文天地 (1)
小学科学(教师论坛) (1)
上海经济 (1)
上海商业 (1)
中国西部 (1)
城乡建设 (1)
北京档案 (1)
江苏教育研究:C版 (1)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1)
中国核工业 (1)
中国社会科学 (1)
中国职工教育 (1)
思想政治课教学 (1)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1)
红旗文稿 (1)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1)
歌迷大世界(江南音乐) (1)
现代装饰 (1)
中华少年 (1)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1)
中国三峡 (1)
湖北旅游 (1)
出版视野 (1)
杭州(下旬刊) (1)
青海湖 (1)
小城镇建设 (1)
镇江社会科学 (1)
山西老年 (1)
华人时刊 (1)
林业经济 (1)
社会杂志 (1)
内蒙古艺术 (1)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大舞台 (1)
当代韩国 (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企业研究 (1)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中国经贸 (1)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
中国三峡建设 (1)
求索 (1)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考古与文物 (1)
语文教学与研究 (1)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江苏绿化 (1)
社科信息文荟 (1)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1)
剧本 (1)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
读书杂志 (1)
山东社会科学 (1)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安徽史学 (1)
中国音乐 (1)
中国图书评论 (1)
报刊之友 (1)
牡丹 (1)
复印报刊资料 音乐、舞蹈研究 (1)
中国音乐学 (1)
华文文学 (1)
电大教学 (1)
抚州师专学报 (1)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新疆地方志 (1)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
丽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
体育文史 (1)
戏曲艺术 (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1)
湖州师专学报 (1)
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 (1)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学术月刊 (1)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
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 (1)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博览群书 (1)
文学评论 (1)
学海 (1)
文艺评论 (1)
人文杂志 (1)
湖北社会科学 (1)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地理) (1)
探索 (1)
贵州文史天地 (1)
文学自由谈 (1)
历史教学问题 (1)
文史哲 (1)
美术研究 (1)
民族研究 (1)
考古通讯 (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台湾工作通讯 (1)
兵团建设 (1)
紫禁城 (1)
中华戏曲 (1)
杭州通讯(下半月) (1)
学习之友 (1)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1)
浙江林业 (1)
东方企业文化 (1)
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 (1)
日本学刊 (1)
上海文化年鉴 (1)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侨园 (1)
瞭望 (1)
文化市场 (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巴蜀史志 (1)
发展 (1)
人民文学 (1)
文物 (1)
中国老区建设 (1)
浙江方志 (1)
旅游纵览 (1)
艺术与投资 (1)
中华文化画报 (1)
老友 (1)
声屏世界 (1)
苏州杂志 (1)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1)
江苏地方志 (1)
中国钢笔书法 (1)
国际展望 (1)
中国地名 (1)
海燕 (1)
新湘评论 (1)
日语知识 (1)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地理学报 (1)
中国电子商情(视听前线) (1)
文史知识 (1)
中国政协 (1)
作文通讯:高中版 (1)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1)
统一论坛 (1)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1)
中国研究生 (1)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
舞蹈艺术 (1)
江西财经大学 (1)
江西社会科学 (1)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中文自学指导 (1)
徽州社会科学 (1)
党政论坛 (1)
河南地质情报 (1)
咸宁学院学报 (1)
语文学刊 (1)
中国艺术研究院 (1)
南京师范大学 (1)
南昌大学 (1)
北京师范大学 (1)
沈阳师范大学 (1)
神州民俗 (1)
西江月(下旬) (1)
西江月 (1)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湖南农业科学 (1)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1)
前沿 (1)
中国林业教育 (1)
殷都学刊 (1)
探索与争鸣 (1)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1)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1)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
嘉兴学院学报 (1)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1)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1)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1)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1)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华夏考古 (1)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中国城市经济 (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史学月刊 (1)
名作欣赏·学术专刊 (1)
东京文学 (1)
科技管理研究 (1)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1)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1)
山东纺织经济 (1)
技术与市场 (1)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名作欣赏 (1)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艺术科技 (1)
华章 (1)
特区经济 (1)
社会科学家 (1)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艺术百家 (1)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
沿海企业与科技 (1)
安徽大学 (1)
东北师范大学 (1)
浙江农林大学 (1)
浙江大学 (1)
齐鲁文化研究 (1)
河池学院学报 (1)
江苏文史研究 (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1)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1)
武进日报 (1)
拉萨晚报 (1)
江海晚报 (1)
姑苏晚报 (1)
光明日报 (1)
中国绿色时报 (1)
人民日报海外版 (1)
兰州晨报 (1)
新华日报 (1)
中国青年报 (1)
中国建设报 (1)
新民晚报美国版 (1)
新民晚报 (1)
吴江日报 (1)
金华晚报 (1)
大江晚报 (1)
中华读书报 (1)
杭州日报 (1)
无锡商报 (1)
中国旅游报 (1)
盐阜大众报 (1)
厦门晚报 (1)
南通日报 (1)
解放日报 (1)
江南晚报 (1)
湖州日报 (1)
国际金融报 (1)
建筑时报 (1)
深圳商报 (1)
连云港日报 (1)
常熟日报 (1)
相关搜索词
[2图]百寿图碑林不日在板桥镇面世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临安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吴越文化 
描述: 本月下旬,百寿图碑林将在板桥镇揭碑。百寿图中的“寿”字,由中国近现代海内外102位著名书画家、文学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或知名人士启功、沙孟海、叶浅予、钱君甸、吴冠中、谭家桢、吴祖光、周巍峙、陈丛周、苏步青、夏衍等书写。楷、行、草、隶、篆五种字体形态各一,风格迥异,远望如图,近观为
全文:

本月下旬,百寿图碑林将在板桥镇揭碑。百寿图中的“寿”字,由中国近现代海内外102位著名书画家、文学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或知名人士启功、沙孟海、叶浅予、钱君甸、吴冠中、谭家桢、吴祖光、周巍峙、陈丛周、苏步青、夏衍等书写。楷、行、草、隶、篆五种字体形态各一,风格迥异,远望如图,近观为书,真乃旷世之作。

这幅百寿图作品由原浙江日报社副总编辑傅通先先生历经多年努力,拜访了百余位名人大家求书赐宝之后得成,并由碑石雕刻师、板桥镇古韵石雕厂章世好先生精心选石、亲手献艺而成。其中刻成巨碑一块(见右图):高5.28米,宽1.38米,重达12吨,正面按百寿图原件放大比例雕刻;还刻成102块单个寿碑:每块高1.5米,宽0.85米。

下图为章世好在刻碑。

记者黄丁宁文并图

“成龙”抢滩文化建设事业
作者: 蒋中意  来源:金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吴越文化 
描述:“成龙”抢滩文化建设事业
吴越文化研讨会举行
作者:暂无 来源:常熟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吴越文化 
描述:本报讯(记者顾惠玉)11月22日至23日,江苏省吴越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常熟国际饭店举行。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霞林,省吴越文化研究会会长黄胜平,市委书记王翔和市领导秦卫星、王建国、陶理、钱向宏、张生元出席会议。 王霞林在研讨会上讲话。他说,常熟地方文化在吴越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加强对吴越文化的研究,
全文:

本报讯(记者顾惠玉)11月22日至23日,江苏省吴越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常熟国际饭店举行。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霞林,省吴越文化研究会会长黄胜平,市委书记王翔和市领导秦卫星、王建国、陶理、钱向宏、张生元出席会议。

王霞林在研讨会上讲话。他说,常熟地方文化在吴越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加强对吴越文化的研究,有助于科学发掘常熟历史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为推动当代城市文化的科学发展与转型提升,提供必要的智慧源泉和思想动力。通过吴越文化的研究探讨,可以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市委副书记秦卫星在会上致辞。她说,吴越文化研讨会在常熟举行,不仅是对常熟在吴越文化形成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地位的充分认同和肯定,也将为常熟进一步深入挖掘江南文化节精髓、打响江南文化品牌提供更为全面、系统的理论基础。

来自江浙沪的80余位专家、学者,经过大会交流、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和论文书面交流研讨,形成五点“常熟共识”,即泰伯、仲雍是江南文化的始祖;吴越文化是江南文化的主体;常熟是吴文化发源地之一、江南文化著名代表性城市;文化创新比文化传承更重要;要用文化产业弘扬文化,提升经济。

吴越文化优势互补
作者:暂无 来源:无锡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吴越文化 
描述:吴越文化自周秦以来的不断融合是不言而喻的,但江浙地域吴、越文化的差异性始终比较明显,对后世的经济文化发展形成重要影响。 影响当今浙江的越文化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特点:开放性,招贤纳士,重视外来人才,不囹圄自守;重视对外交流,重视学习他人长处;开拓进取,勇于闯荡。越文化的这种特点,来自于其特定的地理、
全文:

吴越文化自周秦以来的不断融合是不言而喻的,但江浙地域吴、越文化的差异性始终比较明显,对后世的经济文化发展形成重要影响。 影响当今浙江的越文化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特点:开放性,招贤纳士,重视外来人才,不囹圄自守;重视对外交流,重视学习他人长处;开拓进取,勇于闯荡。越文化的这种特点,来自于其特定的地理、历史和民族特性:地理环境的磨炼、战争的磨炼和受中原儒家传统观念束缚少,重商重利观念强。相比之下,吴文化的婉约,恰来自于吴地苏南地区自古就具有良好的平原地理环境和农业资源条件,自然条件的优越及和平与富足的生活条件造就了吴人固守家园的心理,儒家传统思想影响较深。与越文化做个比较,存在如下差异:对个性的强调不够,但秩序性和集体观念较强;固守家园,外出创业的进取精神不足;重商主义不如越地强烈。 就吴越文化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影响而言,越文化中的开拓进取精神造就了浙江企业家强烈的创新精神,永嘉学派的重商主义造就了浙商对商机的敏感,浙江企业家具有吃苦耐劳的文化传统,宗族文化、亲缘文化造就了浙江的家族企业模式。同时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苏南多管理型的企业家、政治型的企业家,而温州多战略型的企业家和技术型的企业家。 上述差异的直接后果是江苏尤其是苏南的工厂制度强于浙江,而另一方面,浙江民营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市场开拓意识远远强于江苏企业家。苏南地区过分注重等级制度和现有秩序,以制度为本,较容易形成企业传统,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渐渐显示出制度之美,但却缺乏管理创新;而温州人较少受到传统制度的约束,善于不断超越自我,进行管理创新、思维创新,直接与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市场经济接轨。 因此,必须取长补短,努力培育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创新的区域文化。具体来说:要鼓励勇于创新的精神,形成宽松的创新氛围;要培育和鼓励开拓进取的市场意识;要培育义利并重、讲求诚信的商业文化精神;要培养合作创业、精诚团结的创业氛围。 (作者系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中国吴越文化丛书》出版
作者:暂无 来源:连云港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吴越文化 
描述:本报综合消息 江 南文化的主体是吴越文化。那么究竟什么是吴越文化?吴文化和越文化有什么区别?吴越争霸是怎么回事?如此等等,我们可以从新近由江苏省吴越文化研究会、浙江省越文化研究中心等编著的《中国吴越文化丛书》(作家出版社,黄胜平 主编)中找到答案。 《中国吴越文化丛书》是一套关于中国吴越文化学术研
全文:

本报综合消息 江 南文化的主体是吴越文化。那么究竟什么是吴越文化?吴文化和越文化有什么区别?吴越争霸是怎么回事?如此等等,我们可以从新近由江苏省吴越文化研究会、浙江省越文化研究中心等编著的《中国吴越文化丛书》(作家出版社,黄胜平 主编)中找到答案。

《中国吴越文化丛书》是一套关于中国吴越文化学术研究和普及宣传的大型区域性文化出版物,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它集中的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内外研究吴越文化的优秀成果。内容涉及到经济、政治、 文化、历史、军事、民族、宗教、人口、艺术、考古等多学科领域。丛书共5本,200余万字,其书目为《中国吴越文化研究选粹》、《中国吴越文化比较研究》、《中国吴越文化人物研究》、《中国吴越春秋风云》和《中国吴文化特色教程》。

评《中国吴越文化丛书》
作者:暂无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吴越文化 
描述:在时下方兴未艾的区域文化研究中,对于江南地区的吴越文化进行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传统。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浙江大学终身教授陈桥驿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席话:“其实,在历史上,吴越文化研究发轫甚早,绝非肇始于近代。例如《越绝书》,我早年做过考证,这是一种先秦著作,东汉之初,袁康、吴平对它做了一番整理,从汉人的角度
全文:。 毋庸置疑,国人对于吴越文化的研究,可谓是薪尽火传,代不乏人。时间脚步刚刚迈过的2011年1月,北京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由江苏省吴越文化研究会与浙江省越文化研究中心等联合组织出版的名为《中国吴越
[1图]普拉多探寻吴越文化
作者: 周爱学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吴越文化 
描述: 6月30日,由丰田旗下SUV品牌PRADO 普拉多和《华夏地理》联袂呈现的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行摄采风活动“魅力感光——2012年PRADO普拉多吴越巡礼文化探索之旅”在苏州圆满结束。 据悉,“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比赛自5月1日正式启动以来,备受各方瞩目,而连续两届赞
全文:。 据悉,“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比赛自5月1日正式启动以来,备受各方瞩目,而连续两届赞助这一赛事的PRADO 普拉多品牌亦在此间开设了特别作品征集单元并为此举办了由PRADO 普拉多及
[1图]新区打造现代都市旅游农业升级版
作者:暂无 来源:无锡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吴越文化 
描述: 一系列闪亮的现代都市旅游农业发展数据正从新区喷薄而出:今年1-8月,鸿山已接待游客近40万人,同比增幅300%。巨量客流之下,鸿山葡萄的销售方式也发生转变,游客上门采摘猛增,预计可占到今年销售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今年该项销售收入就有望增长超2000万元。连田阡陌上,一片片正在灌浆的水稻田,在微风下
全文: 一系列闪亮的现代都市旅游农业发展数据正从新区喷薄而出:今年1-8月,鸿山已接待游客近40万人,同比增幅300%。巨量客流之下,鸿山葡萄的销售方式也发生转变,游客上门采摘猛增,预计可占到今年销售总量
“成龙”开发建设吴越文化遗址公园
作者: 金锋  来源:建筑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吴越文化 
描述:“成龙”开发建设吴越文化遗址公园
重铸吴越文化新的辉煌
作者: 曹伟明  来源:国际金融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吴越文化 
描述:在我国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相对发达开放的地区,其区域文化是有可能获得相对独立、自主、优先发展的。而且,在实现我国社会整体发展的同时,在重视促进区域性发展的同时,应首先重视实现区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上海和宁波是中国第6城市群的共生城市,在经济发展上共同拥有丰富的资源,面对的是国际市场。这
全文:

在我国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相对发达开放的地区,其区域文化是有可能获得相对独立、自主、优先发展的。而且,在实现我国社会整体发展的同时,在重视促进区域性发展的同时,应首先重视实现区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上海和宁波是中国第6城市群的共生城市,在经济发展上共同拥有丰富的资源,面对的是国际市场。这两个城市的文化工作的交流互动及其交融发展的成果,必将对第6城市群地区的文化建设,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文化格局产生深刻的影响。 如果单从经济角度去观察城市的区域地位,上海和宁波无疑是第6城市群地区两个经济支柱。但是以中心城市的标准来衡量,只有上海稍具国际知名度,两者在总体上都远没有具备被称为国际中心城市的资格。 推进文化建设、增强文化竞争力的使命,既是要抢占先进生产力的制高点,又是要抢占先进文化的制高点,不断增强地域文化竞争力,为加快第6城市群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 创建灵活机制 在前一阶段经济建设取得初步成就的基础上,第6城市群地区应该在抓紧文化建设步伐的同时,还应该考虑以市场化的方法,跨城市的整合文化资源,打破现有的地区行政分割的文化建设格局,共同形成更大的文化发展空间。 第6城市群地区城市文化的长足发展,其文化管理还必须注意到以下几点。一是梳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大部类,建立社会文化分类管理的方法、手段和政策的宏观管理体系; 二是政府公益文化经费投入体系必须主要以财政补贴为主,以系列的专项文化发展基金、支持基金和奖励基金为辅; 三是建立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稳定的、多渠道、多形式的投融资体系; 第四,文化管理的专业人才无论从总量、质量、还是从结构、状况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增加和提高; 第五,对加强科技和文化的交融重视不够,尤其是对互联网络在文化建设中的战略意义重视不够,忽视现代科学技术在文化建设中的促进运用; 最后,完善文化行业协会体系,让其以社会化、网络化的组织特性,成为分担政府部分文化管理事权的合适对象,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社会公众的桥梁和纽带。 要解决这些问题,上海和宁波等城市首先应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政府职能,为区域文化建设创造一个行政、法制、市场、人才和社会综合投资环境。其次,要加强经济产品文化含量、文化品位、文化个性,注意加强经济向文化的提升、文化向经济渗透,做到经济的文化和文化的经济有机统一。 整合区域文化资源 第6城市群地区蕴含着温文儒雅的吴文化,继承着富有激越高亢的越文化,更发展着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这三种兼融并蓄、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这便是第6城市群地区的文化特征。 第6城市群地区文化建设,具有很好的共建、共享、共荣的基础。随着文化改革向诸如文化体制改革等深层面的延展,文化如何在社会发展的一些局部领域及特定区域,例如第6城市群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首先获得适度超前发展,应该成为我国实施社会发展规划及其战略的重要一环。笔者认为,在我国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相对发达开放的地区,其区域文化是有可能获得相对独立、自主、优先发展的。而且,在实现我国社会整体发展的同时,在重视促进区域性发展的同时,应首先重视实现区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文化,是国家文化的中观层次,是关于文化的区域性研究的视点。促进区域文化的发展,对实现国家文化的总体发展、积极推动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作用。自1998年以来,第6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研究、开发、建设与日俱增,2003年上海“第6城市群文化合作与发展”论坛的举行,标志着第6城市群区域文化合作与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打造互动平台 区域文化走向可持续发展是区域文化建设达到一定高度以后的必然要求,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的发展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发展理论直接影响着文化发展战略的确定。同时,社会经济发展也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模式,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知识传递和创新、科技发展的需要。实现区域文化可持续发展,正是基于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一般趋势对文化工作的要求。 第6城市群的文化工作者应该进一步密切联系和交流,使得文化工作的合作进一步规范化、经常化,谱写出第6城市群地区文化合作的新篇章。同时,文化交流的加强又能够为这一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起到助推作用。 首先要实现区域互动。在举办文化活动、交流文化信息、组建文化企业、共享文化资源和文艺交流展示等领域,第6城市群地区应率先全方位地实现联合与协作,在区域互动中实现更快的发展。尤其是要在共享文化资源、共建信息网络、联办文化活动方面,要积极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合作的进程。还有上海、江苏、浙江建设有群众文化工作的网络,完全可以先行整合。 其次,各地独有的文化特色项目应该予以重点扶持和发展,在区域的整体上形成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禀赋的优势,展开错位竞争,强调整体最优的发展势头。例如,浙江横店的影视拍摄业可以与上海的影视后期制作优势合作、上海的会展与广告产业可以利用第6城市群的客户群,上海的旅游客源可以引导进江浙两省的山水之间等等。 二是创立文化品牌。在文化产业方面,第6城市群地区合作方式应该求得做大做强,以资产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形成文化产业上的航空母舰和“神州五号”,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内容特色和创新手段,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融入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 但是文化品牌的铸造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具体说来要走好这样几步棋:梳理家底,调整结构,破除藩篱。 三是打造对外整体形象。秉承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市场主导和系统协调原则,有效发挥区域经济的“累积效应”和“扩散效应”,第6城市群应该有一个文化的整体形象,这种整体形象不仅仅是作为中国文化一个亚文化的吴越文化,而是一种面向世界的全新文化形象,让第六城市群地区成为一个对人类文明发展方向起到重要影响的文化辐射源之一。所以,笔者认为各城市不能光立足自身地区指定文化。 第6城市群地区文化工作的交流与合作,必须要有新的机制保证,对于这个方面的工作,应该强化如下四大主题:包括全面合作———既然新世纪、新时代召唤着第6城市群地区文化的协调发展,那么建立合作机制、彼此互信互助则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建议成立第6城市群文化工作的协调组织,让合作互动在正常的轨道中进行。 倡导互动,建立文化信息交流平台;形成合作交流机制,进行各种官方、民间之间的、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学校之间的全方位文化工作合作;最后是协调互补,协调的关键是错位,上海、江苏、浙江各方应该分析自己在第6城市群地区,甚至是中国和国际文化市场竞争的区位优势,确定各方的合作互补的优势,并予以制度化,这样才有利于在第6城市群地区形成高低强弱,有张有弛的文化交响乐,促进整个第6城市群地区城市的文化交流和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上海市青浦区文广局局长、研究员)&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