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通航能力提升十倍运河通向江海时代
作者: 吕禹 贺柏良  来源:绍兴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水乡绍兴 
描述:通航能力提升十倍运河通向江海时代
水乡绍兴
作者: 施春波  来源:宁波日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水乡绍兴 
描述:水乡绍兴
水乡绍兴
作者:暂无 来源:赣东都市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水乡绍兴 
描述:来到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静静地领略她丰富的文化底蕴与悠久古老的历史。 记忆中的绍兴,总是与乌蓬船、旧毡帽联系在一起的。头戴一顶旧毡帽、手摇一把小橹,嘴里哼着一段越剧小调,便是淳朴、善良、勤劳的绍兴人最真实、生动的生活写照。 事实上,这座包孕吴越文化的历史古城,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文物之邦
全文:

来到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静静地领略她丰富的文化底蕴与悠久古老的历史。 记忆中的绍兴,总是与乌蓬船、旧毡帽联系在一起的。头戴一顶旧毡帽、手摇一把小橹,嘴里哼着一段越剧小调,便是淳朴、善良、勤劳的绍兴人最真实、生动的生活写照。 事实上,这座包孕吴越文化的历史古城,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文物之邦,名士之乡。自古以来,绍兴便有“名桥之乡”、“名酒之乡”、“名士之乡”之美称。 带着对古越文化的景仰,对江南水乡的憧憬,我悄悄地来到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静静地领略她丰富的文化底蕴与悠久古老的历史。 “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绍兴自古便以绮丽的水乡风光闻名于世。无论你是泛舟湖上,还是信步河边,随处可见的都是一溜的粉墙黛瓦,竹丝台门。窄窄的青石板叠砌的纤道,绵延数十里,一直伸展到水天极目之处。每隔几十米,河上还会有一座造型古朴的石桥。在绍兴,“修桥铺路造凉亭”,俨然已经成为当地的一种行为准则,传统美德。有文献可证的,最早建成的应推越王勾践时的灵汜桥。此后又有秦代的都亭桥,汉代的斗门闸桥,晋代的光相桥,唐代的纤道桥,宋代的八字桥等。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兴建于南宋时期的“八字桥”。 古时候,由于绍兴河多、埠多,尤其是八字桥这一带,更是三街三河汇集处。为方便三街三河两岸的乡亲来往,经过一番实地考究后,南宋时期绍兴的八位士大夫便决定在这三街三河汇聚点以石材为结构设计、修建一座桥,形如八字陆连三路,水通南北,南承鉴湖之水,北达杭州古运河,让三街三河两岸的百姓从此以往每天都可以从桥上随意经过。河两岸的百姓为了感谢和纪念这八位士大夫,便为其取名“八士桥”。由于“士”、“字”音近,传着传着,这“八士桥”便成了今天的“八字桥”。据说,这“八字桥”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座立交桥。 湛蓝的夏日天空,朵朵流云在天际间缓缓划过。雇上一叶乌蓬船,泛舟河上,我一边听着热情的八旬老人董家爷爷讲述绍兴的历史故事,一边欣赏河道两岸水上人家的别样清晨。河道不宽,绍兴人家的房子是紧挨河道的,每家每户房门前,都会有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河埠,供人上下船只。每隔10米的样子,还有一个稍大的码埠。董家爷爷说,这种大码埠是过去有钱人家的埠头,行人乘船往来都是经由这个码埠上岸。过去,大户人家还在码埠和院子间搭建起一条走廊,便于遮风挡雨。现在,这些房子大都分给了两岸的居民住,走廊也都拆掉了,方便人们往来穿行。 有人说绍兴是漂在水上的一本书,也有人说绍兴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可是我却想说,绍兴更像是一壶酽酽的女儿红,醇香四溢,令人意犹未尽…… (徐可)

水乡绍兴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电力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水乡绍兴 
描述:记忆中的绍兴,总是与乌蓬船、旧毡帽联系在一起的。头戴一顶旧毡帽,手摇一把小橹,嘴里哼着一段越剧小调,印象中的绍兴人大抵如此。 事实上,这座包孕吴越文化的历史古城,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文物之乡、名士之乡。自古以来,绍兴便有“名桥之乡”、“名酒之乡”、“名士之乡”之美称。 带着对古越文化的景
全文:

记忆中的绍兴,总是与乌蓬船、旧毡帽联系在一起的。头戴一顶旧毡帽,手摇一把小橹,嘴里哼着一段越剧小调,印象中的绍兴人大抵如此。

事实上,这座包孕吴越文化的历史古城,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文物之乡、名士之乡。自古以来,绍兴便有“名桥之乡”、“名酒之乡”、“名士之乡”之美称。

带着对古越文化的景仰和对江南水乡的憧憬,初夏季节,我悄悄来到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静静地领略她丰富的文化底蕴与悠久的历史。

“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绍兴自古便以绮丽的水乡风光闻名于世。无论你是泛舟湖上,还是信步河边,随处可见的都是一溜的粉墙黛瓦,竹丝台门。窄窄的青石板叠砌的纤道,绵延数十里,一直伸展到水天极目之处。每隔几十米,河上还会有一座造型古朴的石桥。在绍兴,修桥铺路造凉亭,俨然已经成为当地的一种道德准则。有文献可证,最早建成的应推越王勾践时的灵汜桥。此后又有秦代的都亭桥,汉代的斗门闸桥,晋代的光相桥,唐代的纤道桥,宋代的八字桥等。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兴建于南宋时期的八字桥。

古时候,由于绍兴河多、埠多,八字桥这一带,成为三街三河汇集处。为方便三街三河两岸的乡亲来往,经过一番实地考察后,南宋时期绍兴八位士大夫便决定在这三街三河汇聚点以石材为结构设计、修建一座桥,形如八字陆连三路,水通南北,南承鉴湖之水,北达杭州古运河,让三街三河两岸的百姓从此每天都可以从桥上随意经过。河两岸的百姓为了感谢和纪念这八位士大夫,便为其取名八士桥。由于“士”、“字”音近,流传至今,八士桥便成了八字桥。据说,这八字桥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座立交桥。

湛蓝的夏日天空,朵朵流云在天际间缓缓划过。雇上一叶乌蓬船,泛舟河上,我一边听着热情的八旬老人董家爷爷讲述绍兴的历史故事,一边欣赏河道两岸水上人家的别样情景。河道不宽,房子紧挨河道,但每家每户房门前,都会有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河埠,供人上下船只。每隔10米的样子,还有一个稍大的码埠。董家爷爷说,这种大码埠是过去有钱人家的埠头,行人乘船往来都是经由这个码埠上岸。过去,大户人家还在码埠和院子间搭建起一条走廊,便于遮风挡雨。现在,这些房子大都分给了两岸的居民住,走廊也都拆掉了,更方便人们往来穿行。

有人说,绍兴是漂在水上的一本书,也有人说绍兴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可是我却想说,绍兴更像是一壶酽酽的女儿红,醇香四溢,令人意犹未尽。

水乡绍兴
作者:暂无 来源:绍兴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水乡绍兴 
描述:绍兴是一个古老的城市,水是这个城市的灵魂。 环城河像一条围巾,当天快黑的时候沿河的灯一亮,灯光映在水中,就像天上的星星,漂亮极了。一条乌篷船从水中静静划来,真像在童话中一样。 镜湖湿地公园是鸟类居住的好地方,白鹭在这里翩翩起舞极其优美,他们在这里快乐的生活着。 迪荡新城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把绍
全文:

绍兴是一个古老的城市,水是这个城市的灵魂。

环城河像一条围巾,当天快黑的时候沿河的灯一亮,灯光映在水中,就像天上的星星,漂亮极了。一条乌篷船从水中静静划来,真像在童话中一样。

镜湖湿地公园是鸟类居住的好地方,白鹭在这里翩翩起舞极其优美,他们在这里快乐的生活着。

迪荡新城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把绍兴这个古老的城市,变得年轻,变得朝气蓬勃。

水乡绍兴正在一天一个样地变化着。

(北海小学309班 陈映雪 指导老师金燕)

[1图]河流是彩色的,生活是灰暗的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法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水乡绍兴 
描述:本报记者陈普阳文陈立波摄 在许多人的记忆里,童年都有一条河流相伴,夏天游泳、冬天溜冰,带来无穷乐趣。 对于绍兴滨海工业区新二村的村民们来说,家门口河流的美好已经荡然无存,曾经赖以取水生存的河道,如今已是一条名副其实的“臭水河”。 “问题就出在附近的印染厂、化工厂。”村民们的矛头指向非常明确
全文:

本报记者陈普阳文陈立波摄

在许多人的记忆里,童年都有一条河流相伴,夏天游泳、冬天溜冰,带来无穷乐趣。

对于绍兴滨海工业区新二村的村民们来说,家门口河流的美好已经荡然无存,曾经赖以取水生存的河道,如今已是一条名副其实的“臭水河”。

“问题就出在附近的印染厂、化工厂。”村民们的矛头指向非常明确。“我们这里还没通上自来水,这条河对我们很重要,谁来帮帮我们?”

接到村民投诉后,3月17日,本报记者赶赴现场调查。

[1图]江南水乡:绍兴
作者:暂无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水乡绍兴 
描述: 拥有近2500年建城史的绍兴,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年龄最老的古城之一。从1999年开始,绍兴老城区轰轰烈烈地做“减人扩城”的文章。老城区内禁鸣喇叭,禁行摩托车,100多家印染、酿酒、建材等企业随即关停。几年来,绍兴既保留、保护好原有的古建筑、古文物,同时也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大城市,把现代文明和传
全文:

拥有近2500年建城史的绍兴,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年龄最老的古城之一。从1999年开始,绍兴老城区轰轰烈烈地做“减人扩城”的文章。老城区内禁鸣喇叭,禁行摩托车,100多家印染、酿酒、建材等企业随即关停。几年来,绍兴既保留、保护好原有的古建筑、古文物,同时也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大城市,把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和谐地统一了起来。图为景色秀美的绍兴水乡。

水乡绍兴水清了
作者:暂无 来源:华东新闻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水乡绍兴 
描述:袁云/摄影报道 昔日的浙江绍兴环城河河水混浊,并散发出阵阵臭味,如今已改造成美丽的风景线。 2000年初,绍兴市结合标准城防河堤建设,兴建沿河公园,开发沿河绿带,把城防绿化建设与推进城市化进程结合起来,城市景观焕然一新,呈现出一幅天蓝水清的水乡美景。 (本报绍兴4月1日讯) 环城河八景之一的
全文:结合起来,城市景观焕然一新,呈现出一幅天蓝水清的水乡美景。 (本报绍兴4月1日讯) 环城河八景之一的稽山秀色。 沿河拆迁居民重游环城河,感慨不已。 《人民日报 . 华东新闻》 (2002年04月02日第一版)
[1图]最忆水乡绍兴
作者:暂无 来源:石油管道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水乡绍兴 
描述: 最忆水乡绍兴 文/严巍 想去江南水乡古城绍兴看看,理由似乎很多: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越都”,只要光着脚丫去踩一踩那青石板铺就的小桥,一种如诗如画的美感就在心中油然而生;悠闲地坐上乌篷船,走一趟鲁迅先生笔下的鲁镇;要不,穿梭于古朴典雅的仓桥老街,让时光倒流,去寻找历史的脚印…… 绍兴的风
全文:

最忆水乡绍兴

文/严巍

想去江南水乡古城绍兴看看,理由似乎很多: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越都”,只要光着脚丫去踩一踩那青石板铺就的小桥,一种如诗如画的美感就在心中油然而生;悠闲地坐上乌篷船,走一趟鲁迅先生笔下的鲁镇;要不,穿梭于古朴典雅的仓桥老街,让时光倒流,去寻找历史的脚印……

绍兴的风景是美不胜收的。特别是烟雨蒙蒙的雨天,那苍穹下矮房灰灰的轮廓线条,抬眼远望就会感悟到古城博大的历史文化底蕴。当我和朋友像寻“宝藏”一样举步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历史遗产的仓桥直街上,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雀跃。两旁粉墙黛瓦鳞次栉比挤挤挨挨,形态各异的窄小店面错落别致,伸向街面的木架屋檐飞展在粗长条石台阶的上空,各类标志的旗帜,像酒招子一样斜撑在屋檐前,在明丽的晴空下招展。

店面虽窄小,以致三四人一并排就堵个严严实实,但却真实地体现出了古老小街原汁原味的风情。而地方小吃,民间工艺,特产的绍兴老酒和因鲁迅作品《孔乙己》而出名的茴香豆,自然吸引着众多游览者。间或有摆满琳琅的小商品、化妆品的小店,像是旧旗袍上缀着的闪亮珠饰。而许多居室的空调外挂部分,却用旧木条做成小小披屋状遮掩着,力求保存老街的古色古香。偶尔可以看到关闭的木板门、厚重的带门环的黑漆门,有的门虽开着,门内却被屏风隔住,让你看不透由此折拐进入的是宽敞的厅堂还是花木扶疏的庭院,给你一个悬念,丰富你的想象。有些门外有招牌,表明了进入可以用餐,想来屋内定然清静而雅致。路侧嵌入的污水口,凿成了古钱形状。目之所见,虽没有短褐长衫的古人,但耳畔传来的软软吴音,直把外地游客带入想象中的古越时代。

然而,当我们在明媚的阳光下走进东湖,又体会到绍兴那种江南水乡的清幽之美。乘着乌篷船,看着波光潋滟的水波,看着仙桃洞上那鬼斧神工的石刃、岸上如鲫的人流……飘忽的思绪里钻出的竟是“人在画中游”。闭着眼,听划船的大叔浓厚的绍兴乡音,仿佛鲁迅《社戏》里人们坐上船去听“社戏”。再喝一口大叔递来的黄酒,吃几颗茴香豆,斜躺在乌篷船上,耳畔偶然传来几声鸟鸣,心中真感到惬意。

从东湖上了岸,转车到了鲁迅故居地。想起那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知道我眼前的这百草园,曾给年少时的鲁迅带来了多么大的乐趣。菜畦依然是碧绿的,石井栏也依然是光滑的,只是由于岁月的侵蚀,已经有些斑驳了。不知它们是否记得当年那位翩翩少年,那位在绿荫里嬉戏的“顽童”?它们也许想不到,正是当年那位淘气的“顽童”,后来用一支如椽巨笔,唤醒了一个沉睡的民族。

让我最感叹的,是去了沈园——那首让人一咏三叹的《钗头凤》里的沈园。小心翼翼地走在青石板小径上,生怕一不小心,就惊扰那对恋人短暂的重逢。“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那细雨中摇曳的翠竹,莫不是那对恋人缠绵相依的身影?轻轻地抚摸着那亭台楼榭,感受着历史脉搏轻轻的跳动。那一咏三叹的诗句,字字如珠玉,叩击心扉,发出阵阵的忧伤。

遗憾的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没有去锦绣壮丽的会稽山,看看那镌着“江淮河汉思明德”联句的大禹陵;还有那翠竹清流,风景清幽,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会友处的兰亭等名胜。站在绍兴城最高的文笔塔上眺望整个城市,绍兴的风景如同那水巷纵横中的堤埠石一样,沉稳地立在那儿,吸引着游人前往徜徉、回望。

临行前,走进了小巷深处的一家小酒店。店虽不大,但处处体现主人的精细,古香古色的桌椅,简单、雅致。几个小菜摆上后,老板娘款款而来,端来了一碗绍兴特产——黄酒,那醇厚可口的黄酒,凝聚了多少绍兴人的才情和思念,让人久久沉醉其中……

最忆水乡绍兴
作者:暂无 来源:连云港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水乡绍兴 
描述:风清云淡 想去江南水乡古城绍兴看看,理由似乎很多: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越都”,只要光着脚丫去踩一踩那青石板铺就的小桥,一种如诗如画的美感就在心中油然而生;悠闲地坐上乌篷船,走一趟鲁迅先生笔下的鲁镇;要不,穿梭于古朴典雅的仓桥老街,让时光倒流,去寻找历史的脚印…… 绍兴的风景是美不胜收的。特别
全文:

风清云淡

想去江南水乡古城绍兴看看,理由似乎很多: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越都”,只要光着脚丫去踩一踩那青石板铺就的小桥,一种如诗如画的美感就在心中油然而生;悠闲地坐上乌篷船,走一趟鲁迅先生笔下的鲁镇;要不,穿梭于古朴典雅的仓桥老街,让时光倒流,去寻找历史的脚印……

绍兴的风景是美不胜收的。特别是烟雨蒙蒙的雨天,那苍穹下灰灰露出的矮房轮廓线条,抬眼远望就会感悟到古城博大的历史文化底蕴。当我和朋友像寻“宝藏”一样举步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历史遗产的仓桥直街上,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雀跃。两旁粉墙黛瓦鳞次栉比挤挤挨挨,形态各异的窄小店面错落别致,伸向街面的木架屋檐飞展在粗长条石台阶的上空,各类标识的旗帜,像酒招子一样斜撑在屋檐前,在明丽的晴空下招展。

店面虽窄小,以致三四人一并排就堵个严严实实,但却真实地体现出了古老小街原汁原味的风情。而地方小吃,民间工艺,特产的绍兴老酒和因鲁迅作品《孔乙己》而出名的茴香豆,自然吸引着众多游览者。间或有摆满琳琅的小商品、化妆品的小店,像是旧旗袍上缀着的闪亮珠饰。而许多居室的空调外挂部分,却用旧木条做成小小披屋状遮掩着,力求保存老街的古色古香。偶尔可以看到关闭的木板门、厚重的带门环的黑漆门,有的门虽开着,门内却被屏风隔住,让你看不透由折拐进入的是宽敞的厅堂还是花木扶疏的庭院,给你一个悬念,丰富你的想象。有些门外有招牌,表明了进入可以用餐,想来屋内定然清静而雅致。路侧嵌入的污水口,凿成了古钱形状。目之所见,虽没有短褐长衫的古人,但耳畔传来的软软吴音,直把外地游客带入想象中的古越时代。

然而,当我们在明媚的阳光下走进东湖,又体会到绍兴那种江南水乡清幽之美。乘着乌篷船,看着波光潋滟的水波,看着仙桃洞上那鬼斧神工的石刃、岸上如鲫的人流……飘忽的思绪里钻出的竟是“人在画中游”。闭着眼,听划船的大叔浓厚的绍兴乡音,仿佛鲁迅《社戏》里人们坐上船去听“社戏”。再喝一口大叔递来的黄酒,吃几颗茴香豆,斜躺在乌篷船上,耳畔偶然传来几声鸟鸣,心中真感到惬意。

从东湖上了岸,转车到了鲁迅故居地。想起那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知道我眼前的这百草园,曾给年少时的鲁迅带来了多么大的乐趣。菜畦依然是碧绿的,石井栏也依然是光滑的,只是由于岁月的侵蚀,已经有些斑驳了。不知它们是否记得当年那位翩翩少年,那位在绿荫里嬉戏的“顽童”?它们也许想不到,正是当年那位淘气的“顽童”,后来用一支如椽巨笔,唤醒了一个沉睡的民族。

让我最感叹的,是去了沈园——那首让人一咏三叹的《钗头凤》里的沈园。小心翼翼地走在青石板小径上,生怕一不小心,就惊扰那对恋人短暂的重逢。“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那细雨中摇曳的翠竹,莫不是那对恋人缠绵相依的身影?轻轻地抚摸着那亭台楼榭,感受着历史脉搏轻轻的跳动。那一咏三叹的诗句,颗颗如珠玉,叩击心灵,发出阵阵的忧伤。

遗憾的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没有去锦绣壮丽的会稽山,看看那镌着“江淮河汉思明德”联句的大禹陵;还有那翠竹清流,风景清幽,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会友处的兰亭等名胜。站在绍兴城最高的文笔塔上眺望整个城市,绍兴的风景如同那水巷纵横中的堤埠石一样,沉稳地立在那儿,吸引着游人前往徜徉、回望。

晚上临走前,走进了小巷深处的一家小酒店。店虽不大,但处处体现主人的精细,古香古色的桌椅,简单、雅致。几个小菜摆上后,老板娘款款而来,端来了一碗绍兴特产——黄酒,那醇厚可口的黄酒,凝聚了多少绍兴人的才情?多少人的相思泪?

上页 1 2 ... 4 5 6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