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减负”拿古诗词开刀?

日期:2014.09.14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关键词】 绍兴晚报 

【地址】 地址1

【来源】 绍兴晚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剪”负

新闻事件:9月10日第三十个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观摩课堂教学,进行座谈交流。此前一些地区的一年级语文课本删掉了旧版本中全部8首古诗,引起争议。习近平表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详见11日绍兴晚报)

周舟:新学期孩子们拿到的新课本与往年相比“变脸”不少。上海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新课本把古诗全部删除,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语文教材删掉鲁迅的文章,不少地方的中小学教材里古诗词严重缩水……近来,古典诗词和散文传承不断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习近平于教师节在北师大考察时,表示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日前,习近平在出访塔吉克斯坦途中又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习总书记两次就教材内容取舍所说的一席话,引起舆论的强烈反响。在传统文化被日益被冷落的今天,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显然,相比于语文课本中新增的那些“时髦”作品,古典诗词歌赋的德育和美育作用更为明显,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但是,“课改”的初衷并非认为诗词学习不重要,而是为了给学生课堂“减负”,将课本中的古诗词减少或移至“听读材料”。如此“删诗减负”,自然引起了社会的热议。古诗学习究竟是不是负担?传统文化在当今又该如何更好地传承?众多网民呼吁:教材可“瘦身”,古诗非“赘肉”。给学生“减负”值得肯定,但“删掉古诗”难免有矫枉过正、舍本逐末之嫌。作为曾经带晚报小记者采写报道的老师,笔者深知正是因国学根底浅,孩子们的作文总是显得干瘪无味,更期望小学语文老师不是一味教孩子识字、背诵,而是要更多地去帮助孩子们理解古诗词和散文中蕴含的精气神。总之,语文“课改”不能以减掉传统文化的精髓为代价。

人民网:一个很简单的事实是,身为中国人,如果不愿意了解自己的历史,不掌握古代经典,不能较为娴熟地运用母语,确实可悲。早在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每年的2月21日为“世界母语日”。设立的目的很明确,呼吁各国政府推动教育部门教授儿童母语,来推动保护语言多样性这一珍贵遗产。我们热爱脚下的热土,热爱我们的民族,热爱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就应该多背背古典诗词,而不是将外语放的位置比汉语还重要,也不是大篇幅删减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古代极有价值的文章不胜枚举,且不说春秋时期的经典,也不说《史记》《资治通鉴》,仅就唐诗宋词元曲就有太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我们今人岂可淡化或视而不见那些精品?当然,让古代经典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不等于对所有的传统文化包括糟粕都吸收进来,也不意味着就排斥其他国家的先进文化。我们热爱我们的古代经典,也要有兼容并包的情怀和清醒。

微言热语:

@朱大可:中华传统文化是不能被割裂的,语文课本无论是增减古诗词、散文,还是加入流行文化元素,作为语文教育的探索是必要的,但必须审慎对待,或可给予一线教师、家长、学生更充分的话语权和选择权。

@123123:古诗词很美,有数不胜数的经典之作,有必要让它成为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一环,将古诗词全部从语文课本中删除,是难以理解的做法。但古诗词在课本中的所占比例,也要控制在合适的数量,毕竟课本容量有限,当学生在接受古诗词、散文熏陶的同时,也应接受那些批判文章带来的思维冲击。 

@风起云涌:长大了,我才后悔小时候没多背几篇古文。让孩子从小接触优秀传统文化,多掌握优秀传统文化,这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啊。

@浪客剑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养育了华夏儿女,中华民族的文化异彩纷呈,争妍斗艳,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可是现在传统文化日益被边缘化,让人痛心。

@人文100:教材“减负”莫拿古诗开刀,文化基因还须心口相传。

@爱古诗词:古典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深奥晦涩,北宋汪洙编写的一组《神童诗》,都是当年给孩子启蒙用的教材,行文很直白,却流传深远。“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这些经过千百年岁月沉淀的词句,愈发显示出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和文化底蕴。

@中国网事:爱诗的人往往更爱生活,保持一颗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懂得从古人智慧中吸取涵养,更容易在当今时代获得“幸福感”。

漫画:张烽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