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何写不出兰亭序

日期:2010.07.04 点击数:9

【类型】报纸

【关键词】 兰亭序 

【地址】 地址1

【来源】 绵阳晚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信可乐也”这种高蹈的快乐在我等这种“天下熙熙,只为名来;天下攘攘,只为利往”的庸俗的日常生活中不会出现的。

灯下漫笔

■陇上

有两个《兰亭序》:一个是文学意义上的兰亭序,一个是书法意义上的兰亭序。这两个兰亭序我都写不出来。

《兰亭集序》抒发了两种感情:一种是欢情,一种是悲情。这是人类两种最基本的思想感情,但问题的复杂却在于我的悲欢和王羲之的悲欢在质和量上都不一样。先说欢情吧,王羲之的快乐简单点说无非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大众化的快乐而已,但是仔细阅读发现,王羲之的快乐似乎不是一种简单的物质意义上的快乐,兰亭集会似乎没有举行盛大的宴会,“无丝竹管弦之盛”,他的快乐纯粹是一种深刻的精神意义上的快乐,是一种一切都放下了一切都释然了的快乐。是“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的哲学的快乐。永和九年,王羲之整整50岁,退出仕途的他此时似乎真切地领悟到了“活着,就是敞开”的当代西方哲学关于存在的意义,而这种种机缘和其中透露出来的天才的信息我等凡夫俗子哪里能有?换句话说,“信可乐也”这种高蹈的快乐在我等这种“天下熙熙,只为名来;天下攘攘,只为利往”的庸俗的日常生活中不会出现的。

快乐是有代价的,王羲之40余次的辞官最终换取了“是日也”兰亭的快乐。谁人有此,谁人为是?再说悲情,王羲之的悲痛和王羲之的快乐是一张白纸的正反两面,也就是说他的这种深刻的悲痛和他那种透彻的快乐互为因果。王羲之的悲痛源于“Gone with the wind”的人生观察:“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岂不痛哉!”花朵灿烂开放的后面铁定了的事实是衰败和凋谢。再快乐的人生注定也是要随风而逝的。可怕的是,深刻的快乐体验的同时伴随的这种飘渺的虚无的哀感更沉重,杀伤力更强。如此说来,我们不是没有悲和欢,而是我们的悲欢都是那蝇营狗苟的小悲欢罢了,是张三的快乐,我们的文章不过“自道身世之戚”(王国维语)。“诗歌就是把煤窑深处的那匹白马牵出来”,我等拿出来的依然是一块煤,那匹白马依然在煤窑深处。因为上面所说的理由,因此,有理由相信我写不出《兰亭集序》这样的文章的。

我写不出《兰亭集序》这样的文章决定了我写不出兰亭序那样的书法,这是自然的。长久的良好的笔墨训练的缺失是最简单的原因,尚有更复杂的原因。常读兰亭帖就会发现兰亭帖字里行间充溢着一种从容和淡定,洒脱和刚健,优雅和和谐……50岁的人谁没有一些斫丧,人好像一直处在一种突围的状态中,有些人可能终其一生也无法完成某种有效突围,甚至,几乎人人都是这样。但是,英雄豪杰仍然是有的。例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归园田居;李白在天宝三载被“赐金放还”,唐玄宗斥其“非廊庙器”的重大挫折面前写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主义诗句;苏轼“乌台诗案”身陷黄冈却也写下了“大江东去”。这是对一个人心态的考验,少年时即敢“东床袒腹”的王羲之50年的人生跌宕过去之后,心态依然从容和淡定,洒脱和刚健,优雅和和谐,这是可贵的也是难能的。中国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但绝不仅仅是线条的艺术。我辈只知线条之艺术者岂敢望兰亭序之项背?

我为何写不出兰亭序?永远的问题。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