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长咸集,再书《兰亭序》

日期:2013.04.26 点击数:12

【类型】报纸

【副篇名】陶安黎

【关键词】 兰亭序 

【地址】 地址1

【来源】 淄博日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七位女书法爱好者在书写《兰亭序》悠扬的古筝静静流淌,深情的朗诵声声入耳。周围似有“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的古风诗意。长案后,七位女士并排而立,一袭白底红花的传统服装素雅大方,随着主持人的一声令下,七支毛笔龙飞凤舞,转眼间,324字的《兰亭序》跃然于长幅宣纸上,充满气势之宏、流畅之美,起承转合间笔墨浓淡相宜,笔法转换自如,赋予力道的同时,让在场的人心中为之一振,不禁感叹绝妙的笔法技艺。另一长案前,七名学生也在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地书写《兰亭序》,尽管他们年龄还小,但个个落笔从容熟练,看得出,习练书法已绝非一日之功。接下来,是十位中学老校长挥毫上阵,十名中青年书法家运腕疾书……此情此景,正如《兰亭序》所言:“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春日的淄博文化艺术城上演着一出精彩的文化大戏。

这是近日由淄川文化艺术创意园与淄博市书法教育学校主办的“纪念书圣王羲之诞辰1710年暨《兰亭序》问世1660年书《兰亭序》表演会”现场。

提起《兰亭序》,无论业内还是业外,无不熟悉,无不称道。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序中记叙兰亭周围的清秀山水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良辰美景、人生境遇的感慨。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成就,而书写内容与书写艺术的完美结合,更令书法家们竞相推崇描摹,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与传奇。表演会上,我市众多书法家的倾情之作,又赋予《兰亭序》一种新的神韵和气宇。

淄川文化艺术创意园办公室主任王孝和介绍说,此次活动是淄川文化艺术创意园“孝行天下”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自启动以来,已诞生了31米的孝经长卷,前段时间,去了河南、菏泽等地进行书画交流,今天又举办了书写《兰亭序》的表演会,旨在弘扬国粹,怀念书圣,传承文明,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增强继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促进我市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尽上一份力量。

说话间,又一幅《兰亭序》长卷由“老校长组”共同完成了,作品全长1710厘米,暗喻王羲之诞辰1710年。俗语讲,“老将出马,一个顶俩”,老校长们自是出手不凡,苍劲流动的笔锋,扎实深厚的功力,古韵中不失新意,细微处巧妙独到,把整幅作品演绎得和谐而见个性,统一而显风格。今年已经七十八岁高龄的辛悦修先生是淄博书法教育学校的校长,也是此次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他说,他的学生多数习练《兰亭序》,第一组的那七位中学生就是他的弟子,从2005年起,他和他的学生已经参加了四次书写《兰亭序》长卷的活动了。取法乎上,要想写出一手好书法,起点必须要高。《兰亭序》是书法的高峰,学王羲之的书法,就是给自己定了一个高标准,在弘扬王羲之书法艺术的同时,融进时代精神,办好书法教育,才能让我们的国粹代代相传,后继有人,多出精品,奉献社会。

初一学生刘兆鑫学书法已经两年了,他告诉我们,通过学习书法,不但字写得好了,而且在习练的过程中,接触到我国许多传统文化和国学经典,有些是在课本上学不到的,既提高了文化素养,又磨练了自己的耐性,并能用学到的这一特长,为班级办黑板报,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仅两个半小时的时间,五幅长卷诞生了。一时,大厅内笔墨留香,沁人心脾。墨迹未干的《兰亭序》仿佛焕发着全新的生命力,无论是笔法的运用还是意境的表达上都体现了书写者对书圣的深深怀念之情。

书法教育家王林广高兴地说,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也非常及时。从《兰亭序》诞生到现在,一千多年来,数不尽的书法爱好者都在写它,但如何写得形似、神似呢?还是那句话,写《兰亭序》一定要揣摩当时王羲之的心情,才能书写出《兰亭序》其中的韵味、内涵和情感。在挥毫泼墨中感悟人生的道理。现在,学习书法的人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引导和普及,在这方面,淄川文化艺术创意园开了一个先例,下一步,还要组织更多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书法爱好者参与进来,把我市的书法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春风和煦,百花竞妍。一次次书画艺术的盛会,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正在淄博大地上结出丰硕的果实。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