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地宫里都有啥传《兰亭序》陪葬武则天

日期:2013.07.02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关键词】 兰亭序 

【地址】 地址1

【来源】 华商报今日咸阳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本报记者邓小卫摄

如果问世界上哪个皇帝的陵墓最难挖,很多人都会说是武则天的“万年寿域”——乾陵。陕西乾陵素有考古界的“三峡工程”之称。1200多年来,有名有姓的盗乾陵者就有17人之多,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出动人数40万之多。然而时至今日,乾陵依然不抛弃、不放弃恪尽职守地保护着主人武则天和丈夫李治的遗体。

传说记载两人选址碰巧相同

乾陵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两位皇帝——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也是目前已知保存最完整、文物储藏最丰富、而且没有被盗的帝王陵墓,被称为埋在地下的“世界第九大奇迹”。

乾陵之所以取名“乾”,一说是因为在唐长安的西北,地处八卦乾位;一说是李治、武则天的称号、名都与“天”字有关,天者乾也,故取名乾陵。但是为什么选在梁山上?

史书记载了乾陵的选址故事,当年唐高宗在洛阳病逝后,陈子昂等人力主在洛阳设置陵寝,但武则天为了遵照高宗“得还长安,死亦无恨”的遗愿,决定在关中渭北高原选择吉地。很快,朝廷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了两位名扬天下的方士,一位是四川星相家袁天罡,另一位是皇宫里专掌阴阳和天文历法的太史令李淳风。

袁天罡接旨后遍寻黄河两岸,都没找到一块中意之处。后来来到关中,半夜子时出来观看天象,只见一处山峦上紫气冲天,恰好与北斗相交。袁天罡认定是块宝地,于是急忙奔上山峦,找准方位,但一时找不到东西做记号,就摸出枚铜钱放地上再盖上浮土,这才下山回朝复命去了。

另一个风水师李淳风接旨后,沿渭水东行寻找宝地。在一天正午艳阳高照之时,他见秦川大地上突兀出一座奇怪的石山:从南向北看,好像一位少妇睡在蓝天白云之下。李淳风大为吃惊,于是抓紧上山,以身影取子午,以碎石摆八卦,做记号后也下山回朝复命去了。

武则天听他二人说在同一方位选中吉地,派人再去复查。大臣来到梁山后,找到这块地方扒开浮土,惊得半天没站起来,原来李淳风的那根发针正扎在袁天罡那枚铜钱的钱眼里!于是武则天便定这座山为陵山,就是今天乾陵地宫所在的乾县梁山。

自然环境宫廷狩猎避暑胜地

其实,抛开记载传说,梁山是有资格被选中作为陵山的。梁山位于唐长安城的西北部,在唐代陵区的范围之内。

由于自然环境的优越,梁山一带一直是宫廷狩猎、游乐和避暑的胜地。秦始皇曾经在梁山附近修建规格很高的梁山宫,唐初高祖、太宗都曾经在此打猎。优美的自然环境使梁山呈现出“风水宝地”的气象。多份史料都提到,武则天是依据高宗“得还长安,死亦无恨”的遗愿,决定在关中渭北高原选择吉地。而梁山地区文化积淀深厚,在东北边刚好有唐太宗的陵寝昭陵。而且,乾陵选址在梁山,梁山是座石灰岩质的山头。关中唐帝十八陵中十七座陵都被盗掘,只有乾陵保存完好,得益于石山。

谜题待解乾陵地宫有多大

在人们的印象中乾陵不仅外观宏伟,修建坚固,内藏十分丰富,由于它的独特性,其规模也很壮观。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分别对周围的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和章怀太子墓进行发掘,一些学者专家认为,从当年出土的墓道和陪葬墓规格来看,这三座墓在唐朝所有陵墓中的规模是最大的,都是双石墓,都有前室后室,而且墓里面有石椁(注:石制的外棺,古人将遗体放进木质棺材里,再将棺材放到石椁中),加上墓道大概有80多米。如此推算的话,与现在发掘的同时代的最大墓相比,帝王陵墓肯定要超出这个范围,所以乾陵整个地宫的规模应该说是相当大的。

乾陵里到底有啥

半个世纪以来,发掘乾陵始终是个热门话题,随着我国考古技术的进步,让武则天重见天日的时机成熟了么?挖还是不挖?什么时候挖?

中国历代帝陵中,乾陵是最特殊的一个。它凿山建穴,规模宏大,收藏丰富,一男一女,两朝皇帝,合葬一室,且1000多年间,原封未动。而武则天名扬天下,妇孺皆知,更使这座陵墓备受国内外关注。

人们有理由关注的是,陵墓里究竟都有些什么宝贝?武则天、唐高宗的遗体还能不能见到?会不会出现像湖南马王堆那样的千年女尸?如果就只留下一副尸骨,借用现代化的造型技术复原,能否也让人们重见武则天的真实风采?这其中隐藏的谜团太多了,若能打开,乾陵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具观赏性的博物馆。

藏宝究竟有多少

乾陵地宫里,到底有多少文物呢?之前有说法称“最少有500吨”。如果在常见的金银财宝、书画绸缎等随葬品的基础上,再加上乾陵的石门、石棺等文物,乾陵中的文物重量达到500吨是有可能的。据悉,在埋葬唐高宗的时候,随葬品的价值就占了全国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20多年后,武则天驾崩,她的儿子又将全国三分之一的金银珠宝随她带进了乾陵。

根据考古工作者对乾陵主峰以下,垂直地宫的局部探测,以及对乾陵附近的陪葬墓的发掘,专家们推测乾陵墓室的结构,是由墓道、过洞、天井、前后通道,左右宫殿组成。左边躺着唐高宗,右边躺着武则天。

《兰亭序》是否在乾陵

在地宫前后通道的两侧,各有四间石洞,洞里装满了盛唐时最值钱的宝贝。在通向金刚墙的近百米过道两旁,摆满了各种金银祭器。而最让世人感兴趣的就是那件顶尖级国宝――《兰亭序》。

史书记载,李世民在遗诏里说要把《兰亭序》枕在他脑袋下边。那就是说,这件宝贝应该在昭陵,而不在乾陵。可是,五代耀州刺史温韬把昭陵盗了,但在他写的出土宝物清单上,却并没有《兰亭序》,那么十有八九《兰亭序》就藏在乾陵里面。乾陵一带的民间传闻中,早就有《兰亭序》陪葬武则天一说。

而武则天更是才气横溢的一代尤物,可流传至今的《全唐诗》中,只收了她很少一部分诗作。武则天那么多失传佳作哪里去了呢?是否就葬在陵中?这实在是弥天之谜。

文物专家郭沫若先生曾对周恩来总理说过:“毫无疑问:肯定有不少字画书籍保存在墓室里!打开乾陵,说不定武则天的《垂拱集》百卷和《金轮集》十卷可重见天日!也说不定武后的画像、上官婉儿等人的手迹都能见到!石破天惊,一定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

盗墓笔记较大的盗掘有三次

1960年,几个农民放炮炸石头,一不小心炸出了武则天的墓道口。这个墓道口是真正的国家级绝密,盗墓贼们找了1000多年也没找见,黄巢40万大军挖了几年也没挖出来。此后,人们在这个墓道口上边手植了一棵华山油松,如今四面迎风,已成栋梁之材。

对一座帝王陵墓来说,墓道口好比一把钥匙,若要发掘,相当于完成了一半工程量。如今,乾陵地宫的钥匙已被我们握了几十年,这把钥匙若是让历史上那些盗墓贼拿到手,乾陵早被挖掘一空了。

在我国历史上,挖乾陵一事,早已有之。长达1200多年中,梁山上,就没有断绝过盗墓者的身影。小毛贼多如牛毛,正史里不记载,野史里也懒得写。历史上记载有名有姓的盗乾陵者,就有17人之多,比较大的盗掘活动有三次。但是又都因各种原因中途停止而未盗成功。

唐末农民起义,黄巢声势浩大。他动用40万起义军在梁山西侧挖山不止,挖出一条深40米的“黄巢”沟,挖走了半座大山。因为军中无饱学之士,不懂乾陵坐北朝南的结构特点,结果因为挖错了方向,终没得手。

史载五代耀州刺史温韬,是个有官衔的大盗墓贼。他率领兵丁一股脑掘开了十几座唐陵,发了一笔横财。因为手中有了钱,便驱动数万人于光天化日之下挖掘乾陵。不料挖掘过程十分不顺,遇到的天气总是狂风暴雨,温韬受了惊吓,才绝了发掘乾陵的念头。

民国初年,国民党将领孙连仲率一团人马,也想学学孙殿英炸慈禧和乾隆墓的样子,在梁山上安营扎寨,用军事演习作幌子,炸开了墓道旁的三层岩石,最后却也没能捞得半点好处。

目前,许多专家认定乾陵是唐十八陵中惟一未被盗掘的陵墓。理由是乾陵墓道完整,而舍墓道,从石山腹部另凿新洞入地宫,难度很大,目前尚未发现新的盗洞。至于事实是否像人们希望的那样,只有等到打开地宫的那天才能得知了。

发掘争议如果开挖戏就演完了

陕西省考古界老前辈石兴邦老先生,几次撰文说,发掘乾陵的各种条件都具备了,时机也成熟了。考古界对南唐二陵、明定陵、法门寺地宫、秦公大墓的发掘中,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专业队伍,完全能够胜任对乾陵的发掘工作。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学部委员刘庆柱曾说,武则天陵墓里所藏文物可能罕见,但不会改写历史。相对于地下的宝藏,我们更应该注重陵墓上面的建筑,因为“武则天那个时代,包括秦始皇那个时代,更注重上面的建筑”,那些建筑“都是为了张扬自己,说明我们与国外的友好关系,说明‘我们是中心’这个意思”。

虽然陵墓从来没被挖掘,但刘庆柱指出,陵墓里面的藏宝数量和大致构成“我们心里有数”,同时他也指出,我们现在的技术无法做到妥善保护文物,尽管中国的考古事业在近几十年来得到飞速发展,但在世界上并不属于优秀,“不要把自己估计得太高”。在保护技术还不过关的前提下,陵墓中东西“宁可多放一些年”。

刘庆柱还从陵墓的商业角度衡量利弊,“从商业角度上,我认为不要把戏演完了,因为你把序幕拉开了,戏演完了,就没有悬念了。”而悬念,正是刺激游客去陵墓旅游的重要因素。这个道理也很朴素,与其冒着破坏文化遗产的风险去硬性开挖,为什么不留下可以长年吸引世界各地游客踏访的悬念呢? (据人民)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