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太守还是游客?

日期:2010.04.24 点击数:60

【类型】报纸

【关键词】 王羲之 

【地址】 地址1

【来源】 温州日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温州掌故杂谈

陈瑞赞

王羲之和谢灵运,一个是书圣,一个是中国山水诗的鼻祖,都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大腕”。能跟他们扯上关系,对于在晋宋之际文化还很落后的温州来说,自然是非常荣耀的事。谢灵运与温州的关系比较清楚,他于永初三年(422)出任永嘉太守,在温州呆了一年的时间,留下了数十首描写温州山水的诗篇。至于王羲之来温州是在什么时候,又是为何而来,却至今仍无定论。

唐修《晋书》曾为王羲之立传,但因传文过于简略,关于王羲之的生平仍留有大段空白,甚至连他的生卒年也要后人费老大的力气才能勉强得出一个结论。大概也是从唐代开始,王羲之任永嘉太守的说法开始流传。张又新《百里芳》诗写道:“时清游骑南徂暑,正值荷花百里开。民喜出行迎五马,全家知是使君来。”诗中虽然没有出现王羲之的名字,但凭着“五马”、“使君”等字眼,已足以让我们断定该诗写的就是王羲之的故事。张又新大约在开成年间(836-840)担任温州刺史,曾作《永嘉百咏》。可惜的是,《永嘉百咏》后来散佚了。如果这首保存在乾隆《温州府志》中的《百里芳》诗确是张又新的作品,那么就应该是最早提及王羲之任永嘉太守的文献。

和张又新一样,在北宋绍圣二年(1095)知温州军州事的杨蟠也写过《永嘉百咏》。其中《咏五马坊》一首曰:“相传有五马,曾此立踟躇。人爱使君好,换鹅非俗书。”该诗引用了“换鹅”的典故,则所谓的“使君”其人,毫无疑问就是王羲之了。南宋祝穆的《方舆胜览》记载:“王羲之守永嘉,庭列五马,绣鞍金勒,出即控之,今有五马坊。”正好可以为杨蟠的诗作注解。但杨蟠似乎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历史事实,所以特地加上了“相传”二字,表明那只是民间的传说。

对于《方舆胜览》的记载,清末瑞安的大学者孙诒让在《永嘉郡记》的校记里曾提出质疑。《永嘉郡记》为南朝刘宋时期郑缉之所撰,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温州志书。《永嘉郡记》原书失传已久,孙诒让从《太平御览》等古书中辑录逸文,重新编成一卷。郑缉之的时代上距王羲之不过百年,他的记述自然较为可信。但《永嘉郡记》提到王羲之,一则曰“王右军游恶道”,再则曰“昔王右军游永嘉”,——一个“游”字给人的印象,好像王羲之只是游客,而非地方行政长官。所以孙诒让婉转地下了一个断语:“此《记》仅云右军游永嘉,则守郡之说,疑不足据。”

那么,王羲之的永嘉之行究竟应该在什么时候呢?我们还是来看看孙诒让的说法:“万历《温州府志》载晋永嘉太守有王羲之,而《晋书》本传无其事。又本传载羲之自会稽内史去官后,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与此《记》可互证。《艺文类聚》八十八又引羲之《游四郡记》,永嘉当即四郡之一,盖在罢会稽内史之后矣。”孙诒让以《永嘉郡记》与《晋书》的《王羲之传》相互验证,得出的结论是,王羲之游永嘉应当在其罢会稽内史之后,也就是永和十一年(355)之后。q

就现有的史料来看,孙诒让的推断还是有道理的。《艺文类聚》是唐代欧阳询所编的大型类书,该书曾引录王羲之《游四郡记》的一条记载:“永宁县界海中有松门,西岸及屿上皆生松,故名松门。”在东晋时,永宁县是永嘉郡所领五县之一。王羲之把在永宁县看到的景物写入游记中,看来他当年确实是以游客的身份来到永嘉的。王羲之沿着瓯江东下,恶溪的惊湍激流让他书兴大发,挥毫题字于岸边大石之上;永嘉城外的百里荷花更是让他流连忘返,一路寻芳,南至平阳屿;他还渡过瓯江,在华严山下找到了上佳的砚材……假如没有张廌的事,王羲之在永嘉的游历应该是十分尽兴的。

张廌,字文君,是乐成县(即今乐清)的一位名士。朝廷曾经请他出来做官,却被他断然拒绝。张廌隐居在乐成县的丹霞山下,种了一大片苦竹,他的住宅就搭建在竹林之中。王羲之听说有这么一位品行高洁的人物,十分仰慕,当即命驾造访。然而让王羲之始料不及的是,他的这次拜访居然会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张廌听说大名鼎鼎的王右军大驾光临,不但没有出门相迎,反而“逃避竹中,不与相见”。王羲之虽然知道张廌只在此“林”中,但苦于“竹”深不知处,只好怏怏而返。

上面这则故事,也记载在《永嘉郡记》中。今天看来,张廌先生未免太骄傲,太不近人情了。且不说王羲之的地位和声望如何显赫,单就文学造诣和艺术修养而论,也应该算是第一流人物。而永和十一年,王羲之在父母墓前立誓永远不再出仕,其举动与不应征辟的张廌并无二致。如果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那么以王羲之与张廌做朋友,真是最合适不过了。为什么本该惺惺相惜的两个性情中人却会失之交臂?为什么一则慕名登门,殷勤有加;一则隐避竹林,闭关相拒?个中原因,也许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不过我们不妨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略作猜想。晋室南渡,随司马氏过江的北方侨姓士族与江南的土著士族之间一度矛盾重重,冲突不断。王、谢高门是侨姓士族的代表,张廌拒见王羲之,是否可以看做是土著士人对侨姓高门的一种排斥呢?

然而历史总是充满吊诡!当年被张廌拒之门外的王羲之,转身一变,却成了堂堂永嘉郡太守,不但地方志将他列为名宦之首,好事的人们还修建了祠堂加以祭祀。王羲之与张廌,这两个历史人物的身影,隐隐地向我们暗示了一个文化变迁的事实:当王羲之面朝我们,越行越近之时,张廌孤独的背影却渐行渐远。与张廌一起远去的,是他曾经坚守的“土著”身份!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