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王羲之

日期:2003.12.05 点击数:21

【类型】报纸

【作者】 李妍

【关键词】 王羲之 

【地址】 地址1

【来源】 中国艺术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一个人能够让1700年后的人们还记着他,纪念 他,为他召开研讨会、座谈会、书画笔会容易么?跨越 17个世纪史海沧桑的历练,难道还不能说是修成 “正果”、达到永恒了么?纵观中华青史,历朝历代有 多少人或刻碑勒石、或兴庙建祠、或炼丹求寿、或摩 崖凿字,不遗余力地追求永恒,但最终都是江山依旧 在,好梦转成空。即使是本文的主人公王羲之,当年 也未能免俗。他曾跟随魏晋时期的文人时尚,信道求 术、服食养性以求得“肉身成仙”。然而,“术”没有 使他永恒,字却使他永恒,字没有让岁月带走了他的 艺术,字成就了他长长的身后名。也许应当说,大约 在距今1690年前后,王羲之幸运地在当时的书法大 家──王廙、卫夫人的辅导下拿起毛笔的时候,这位 上帝宠儿的名字就被定格在历史的坐标上,定格在 中华书法史的峰巅。他活着的时候已经不自觉地将 自己的生命转化为一个领域的艺术;他死后,这艺术 却永恒地存在,于是他连同他创造的艺术之美就真 的没有随寿而终,如同后来的又一位大书家米芾在 《褚摹兰亭本》跋中说的那样:“爱之重写终不如, 神助留为万世法。”$$ 1700年后说王羲之,王羲之已经是一种文化的 象征。当今的人们特别是界内人士看王羲之,他仍然 是难以企及的历史坐标,这个名字中所蕴藏的历史、 书艺与文才的内涵如同深沉的文化艺术之海,仍促 使着人们去做永远的捕捞。应当说王羲之不仅是书 法被誉为“尽善尽美”、“古今之冠”,即使在中华民 族的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一位博大精深、 影响深远的杰出人物。具体而言,他应当是一个时代 文化的结晶与象征,史载王羲之(公元303-361年) 是东晋最杰出的书法家,如同鲁迅与宗白华先生所 言,汉末魏晋六朝在中国政治上应当是比较混乱的 时代,但在文化与精神史上也类似春秋战国诸子百 家争鸣的时代,有着当时意义上的自由与解放、智慧 与热情,“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应当说 在艺术创造方面远胜于春秋时代。王羲之的书法艺 术正是在魏晋时期一个空前庞大、酷爱书法诗文的 知识分子群体中脱颖而出,从而跃上那个时代的艺 术之巅,而他的艺术创作又充分地代表了那个时代 的艺术高度和艺术精神。$$ 尽管魏晋时代有着那样良好的文化氛 围,但也不会像今天这样有那么多拿着国家 薪水的专职书法家,不管写与不写,不管书 艺如何,却经常以著名自诩。作为当时世家 子弟的王羲之虽表示“素无廊庙之志”,但 也没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还是当上了右 军将军,多半生都是官宦生涯。他经历的虽 然是群雄争霸的战乱时代,但当时是绝对的 官本位,想出人头地就得当官,没有像今天 这样择业可以如此多元,当明星、当艺术家、 企业家……尽管他为官“辩赡”、“骨鲠”, 夙夜忧心百姓之“倒悬”,也许正因为如此, 他也没有逃脱在从政生涯中逐渐消极遁世的 心态,像他同时代的陶渊明或后来的苏东 坡、范仲淹等求政不顺求山水,政心不遇求 文心。当然也许是潜意识中某种使命的驱 使,也许是历史有灵性的安排,在这心态的转换中, 王羲之饱览山川之灵秀,备精诸家之体势,成就了 这位千年雄笔、古今书圣,中国书法艺术史也由此 开启了新的篇章。$$ 千载传承、百代不衰的不仅是王羲之的书艺,他 的书法作品多是文与书的结晶,是文与书的珠联璧 合。梁武帝就盛赞王羲之的书法“字势雄强,如龙跳 天门,虎卧凤阙”,许多后世的书法家也评价其书作 “翰逸神飞”、“冠绝古今”,所以他的书法自不待 言。但是如果不是他在作《十七帖》时“从容衍裕而 气象超然”,写《丧乱帖》时“临纸感叹,不知何 言”,书《兰亭序》时“清风入袖、明月入怀”的艺术 灵感与创作心态,而仅仅是些激越漂亮的线条堆砌, 怎么可能使人在这深沉旷达、自然真切的情境之中 回味无穷?怎么可能让这字字珠玑、美不胜收的文字 被收入选材苛刻的《昭明文选》和《古文观止》?应 当说像《兰亭序》这样的旷世佳作,不仅是“天下第 一行书”,也是天下少有的美文。当代书法大家启功 先生曾经强调“书法不能脱离文辞而独立存在”,甚 至认为“书法是文辞以至诗文的载体”。当年的王羲 之还没有今日书法家“迭案诗文皆古本,抄完唐宋 录明清”的条件,而且兰亭雅集诗会,如果不是王羲 之书文并茂、才华超群,这40多位文人雅士怎么可能 让他为诗集作序?很可能在当时和诗之中,人们把序 看得比书更重,或是书文并重,才使其得以名垂青 史。所以当今有人主张书法可以离开文辞而独立存 在,人们欣赏的只有书法的线条美,这种说法并不符 合书法艺术独特的内蕴与规律。书法的线条美固然 是书法美的重要方面,少数字或许有它独特的审美 意趣,但对多数书法作品而言,这些美的线条如果离 开文辞可能就不是书法了,或许是抽象的画图,或许 是别的什么艺术。前些时候,偶然见到一幅漫画,上 面画着王羲之怒目圆睁气得歪着鼻子,题目是《王 羲之看完书展之后》,想来也许王羲之看的正是那 些没有文辞的却仍名之为书法的线条吧。$$ 1700年后说王羲之,他已经是一种传统的继承。 今天看王羲之与他的书法应当说是祖辈文化与父辈 文化的结晶,从中国书法史来讲,王羲之并不是这独 特文化的源头,他的作品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帖,按着 王羲之自言“少学卫夫人书”后,“见李斯曹喜等 书”,“见钟繇梁鹄书”,“见蔡邕石经三体书”,“见 张旭《华岳碑》”……当年面对古碑、名帖,“如对至 尊”,他深切感悟和体味从远古传承下来艺术的气 脉声息,走过了精研诸体,博采众长,独辟蹊径,标领 千秋的过程。康有为就认为王羲之是“唯善学古人 而变其面目”,“备精诸体,自成一家,千变万化,得 之神功”。《晋书别传》也窥破天机,那就是善学古 人,备精诸体是他对古文化古书法的传承,而变其面 目、千变万化、自成一家,是他博采古书家之长而厚 积薄发。纵观17个世纪的悠悠岁月,对王羲之当年的 行止和书法亦有过争论与看法,如唐人张怀瓘就批 评过他的草书,韩愈对其书艺也有过评价不高的说 法。再如近现代“碑学”与“帖学”之争,王羲之在哲 学上是师法老庄还是儒释之争,还有上世纪60年代 的《兰亭序》真伪辩等等,如今更有人自诩为“当代 王羲之”,或无端地贬低、否定王羲之。但是无论怎 样争论,如何否定,写书法史论都少不了以王羲之为 正宗,都抹不去这位千年书圣的辉煌。历代有代表性 书家不受王羲之影响几不可能。在哲学上,多数人原 来都认为王羲之更多的是师法老庄,其实在今天看 来,老与庄的哲学思想在许多方面都有着本质 的不同,王羲之那一代文人及王羲之本人处在 魏晋那样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他们的精神境 界中释、道、儒究竟各占多大比重?1700年后的 人们遥望当年,需要做多大的学问功夫才能做 如此深切的心与心的交流?至于当年郭沫若和 高二适波及了众多书界学界人士的《兰亭序》 真伪辩,无论是学术之争还是有着其他什么原 由,在客观上都是对王羲之和《兰亭序》在上个 世纪做的一次最大的宣传与“炒作”。当然,尽 管是上世纪偌大两个人物争论,还是无结论而 终了,这个结论也许今后仍然是个删节号。$$ 其实这些争论对王羲之书法的发展大有 裨益,历史早已过去,我们今天仍然在纪念 他,传咏着他的《兰亭序》。无论《兰亭序》是 真是伪,但是说到《兰亭序》,人们自然就想 到王羲之;说到王羲之,人们自然就会想起《兰亭 序》。《兰亭序》那至今仍令人叹为观止的笔迹,王 羲之在此文中由美景而思人生叹历史的情怀,已经 确确实实地超越了时空成为人们精神世界中的永 远。之所以如此,最近沈鹏先生在论及《传统与“一 画”》中说到了一个原由,“今天我们谈‘二王’书 风,在观念上已经远远超出王羲之范围。王羲之以 后,每个时代都有了那个时代对‘二王’的阐释角 度,虽然像《兰亭序》以及众多王氏笔札仍然是学习 的典范。历代众多王羲之的追求者和积极创造者为 丰富王氏流派做出了重大贡献”。笔者以为,沈先生 对“王羲之范围”新的诠释,拓宽了这位千古大家的 容量与内涵。意思就是王羲之已经不只是一位杰出 人物的名字,他至少是书法的一个流派,或是一种艺 术范畴的代名词,是一种在不断发扬光大的文化象 征,一种永远在开拓创新的传统的继承。$$ 为纪念王羲之诞辰1700周年,许多书家支持本 报,或在当年或于现今用不同书体书就了《兰亭序》, 本刊因篇幅所限,仅刊登了启功、沈鹏、刘炳森、钟明 善、苏士澍的大作。书坛泰斗启功先生当年书写的行 书《兰亭序》秀拔劲健、古雅华美。沈鹏先生的草书 《兰亭序》成集出版,是一幅4.5米乘1.3米的巨作,意 气恣肆、气象宏逸。刘炳森先生近期专为纪念王羲之 诞辰1700周年而作,他书写的楷书《兰亭序》端庄沉 雄,风骨法度皆备。钟明善先生的行草《兰亭序》亦是 专为王羲之诞辰所作,刚柔相济、别具韵致。比起前几 位,苏士澍先生应当说是书坛的中年辈,他书写的篆 书《兰亭序》清逸流畅,饶有特色。$$ 在纪念王羲之诞辰1700周年之际,刊登这几位老 年、中年书家的佳作,意在弘扬传统艺术,表明中国书 法历经几千年仍生生不息、百代不衰,大有进一步繁 荣发展之势。当代学者季羡林老先生认为中国书法不 仅是技法,也不仅是艺术,更是中国历史中最璀璨的 一颗文化钻石,代表了中国的文化精神。欣逢盛世,纪 念王羲之诞辰,希望今天的中国书法这颗文化钻石更 加璀灿,再过1700年后也如王羲之在《兰亭序》中说 的那样:“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这一声长叹悠 悠千年,让我们把它作为对今人的祝愿!$$ 《兰亭序》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 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 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 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 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 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 惓,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揽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 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 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 揽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人(今山东临沂),生于公元三○三年, 卒于公元三六一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之“王右军”。他出身于名 门望族,其堂伯王导(宰相)、其父王旷、其叔王廙都是著名书家;其堂兄王洽、其 侄王珣(伯远)以及其子王献之等也都是著名书家。他自幼受家训亲传,后从师于 著名女书法家卫夫人(是三国时魏太傅钟繇的弟子),备受赏识;以后他改学诸 家,兼取众长,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南朝刘宋时羊欣《笔阵图》 语)。$$ 王羲之“改革”了钟繇的笔法,吸收了群众书法中的“精华”,完善了楷书、行 书、草书,成为“新体”的“集大成”者。他的“新隶书”即“正书”,后被奉为“楷 模”,即为“楷书”;他的“新草书”被后人称为“今草”;他的行书即“楷行”,是继 刘德昇之后,完善为“天下第一”的行书。他并非诸“新体”的草创者,而是完善过 程中的“集大成”者,在书法史上是重要的“里程碑”。王羲之的名字在中国的书 法史上最为突出,自南朝刘宋时的羊欣、梁武帝萧衍,直至唐太宗李世民都顶礼膜 拜,后来成为历代公推的“书圣”。时至今日,王羲之的杰作之一《兰亭》仍是对后 世影响极大的学书者的“必修课”。$$ “天下第一行书”的由来$$ 《兰亭》历来被公推为“天下第一行书”,原因何在?据传是宋代大书法家米元 章所说。因《兰亭》出得最早,在它之前的行书没有传下来,如汉末“创造”行书的 刘德昇没有东西留传下来,由此,王羲之的《兰亭》便排在历代法书的前列。这“一 早”、“一前”是《兰亭》称冠的原因之一。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作品的优秀。在没 有印刷术的年代里,好的帖只能用手来摹写,即用很薄的纸蒙在上面,将下面的字 外轮廓线“双勾”下来(即“漏空字”),再填上墨而成。古代称之为“响拓”或“向 托”,为增加“透明度”,通常是在黑屋的窗上开个方洞,“向”着光而拓摹勾描。这 种“响拓”,力求与原作逼似,真假难辨。据《法书要录》中《何延之兰亭记》、《武 平一〈徐氏法书记〉》和刘■《隋唐嘉话》以及《唐会要》记载,唐太宗得《兰亭》 后,命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人摹写数本《兰亭》赐给太子、诸王、近臣。而 《兰亭》真迹唐太宗更是爱不释手,死后随他殉葬昭陵了。也许若干年后,待条件成 熟时,人们还可能一睹王羲之《兰亭》真迹的神采。由于《兰亭》备受唐太宗厚爱, 其摹本、临本、刻本,便成了历代“必修”的范本,称“天下第一”是很自然的事。$$ 唐太宗把数本《兰亭》的摹本、临本分赐给亲信及大臣,作了“推广”和“普 及”工作。在没有印刷术的年代,传摹的、翻刻的本子就难以数记。据说到了宋、元 就有百余种之多。《兰亭》对历代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历代学《兰亭》或传有其临本的著名书法家不胜枚举,下面仅举十例:初唐 “四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都有临本传世。《唐人摹兰亭序墨迹 三种》中就有虞、褚的;欧临本即“定武本”,是广为流传的刻本;“薛临本”也有记 载(见杨震方《碑帖叙录》)。还有唐代的陆柬之、柳公权,都有记载。陆就写得一手 地道的《兰亭》字,陆柬之书《陆机文赋》就是绝好的见证。宋代的苏东坡、姜白石 都好《兰亭》,黄山谷说:“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可见东坡还以《兰亭》作过 “日课”呢!据谢采《续书谱序》写道:“白石尤好临习定武《兰亭》。”再有元代的 赵子昂(孟頫)其临本墨迹流传下来的就不止—种,他也是曾以《兰亭》为“日课” 的。到明代的董其昌,据《壮陶阁书画录》载,万历二十一年五月董其昌得高丽袖珍 本《兰亭》为十二跋,其一曰:“赵文敏(孟頫)一生学《兰亭》……余每至禊日写 《兰亭》。”可见他也是学《兰亭》的。以上所述唐六家,宋二家,元、明各一家,就是 十大家,除此十人之外还可举出。但就这十位中国书法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家,就足 以说明《兰亭》的影响了。$$ 《兰亭》版本$$ 历代《兰亭》的摹本、临本,以及刻本不可胜数,现扼要介绍一下比较有名的 《兰亭》版本,评以优劣,以便选帖时参考。$$ 1.“开皇本”。“开皇”为隋文帝年号,一种刻本为“开皇十三年”,另一种为 “开皇十八年”。此刻本字迹臃肿,因未见于宋人著录,后人疑是伪造。$$ 2.“神龙本”。因帖前后印有“神龙”(唐中宗李显年号)各半印得名。后人以 此帖翻刻较多,故成一大体系。后经元代郭天锡以至清代翁方纲鉴定为唐冯承素摹 本,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此帖于乾隆年间被刻于“兰亭八柱”,列为第三柱。此帖为 初唐墨迹,历来很受推崇,尤其近年来经比较鉴定,多认为它是最接近真迹的,因 此,身价尤高,学此本者众多。$$ 3.“虞世南临本”。传为初唐虞世南所临墨迹。元文宗时张金界奴将其上贡,后 被皇帝钤以“天历之宝”印,故又名“天历本”。帖后还有宋高宗“绍兴”年号印,于 乾隆年间被刻于“兰亭八柱”列为第一柱。人常慕其“第一柱”之名而学之。$$ 4.“褚遂良临本”。传为初唐褚遂良所临墨迹(列为“兰亭八柱”第二柱),至明 代被陈敬宗鉴定为“褚临本”。因有的字笔法形态似宋代米元章,故又称“米临本”。$$ 5.“定武本”。为石刻本。传为初唐欧阳询临本,据载从五代石晋开始流传(当 时不作“定武”之称),契丹耶律德光从中原得此,携于真定。耶律死后,此石被弃 山中,宋太宗赵光义年间被一位“李学究”所得。李死后,其子为还债取出,被定武 太守宋景文收入公库,因此得名。宋代熙宁年间,定武太守薛师正之子薛绍彭(书 法家)将原石损去“湍、流、带、右、天”五字以区别于翻刻本。宋代大观年间,原石 被收入宣和殿。“定武本”于宋代最流行,翻刻最多。$$ 6.“玉枕本”。传为欧阳询临蝇头小行楷,刻于禁中,可能是“定武本”的前身, 又名“袖珍本”。又有贾秋壑以“定武本”缩写成者。$$ 7.“颖上本”。《思古斋黄庭兰亭》中见,传为“褚本”中最佳者,出于安徽颖上 井中,又名“颖井本”。原缺数字,后有翻补,甚差。$$ 8.“黄绢本”。亦称“洛阳宫本”,帖中“领”上加了“山”,世称“领字从山 本”,传为“褚本”(明王世贞藏)。也有说“黄绢本”与“领字从山本”不同,但同 出于一个祖本或宋人“游似本”。$$ 9.“陈鉴本”。明代陈缉熙所收,并在前加一伪本。传为“褚本”,陈缉熙好勾 摹,多以此刻石。曾失十五年后复得,故多刻之,共与好事者。$$ 10.“定武”体系中其它本。如“国学本”、“何氏东阳本”等都属“定武”体系。 “国学本”于明初由徐达从“天师庵”送至国子监,又称“天师庵本”,比东阳何士 英藏本为优。另有“荣芑本”,五字未损,仅逊“落水本”。$$ 11.《兰亭八柱帖》。杂贴。清代乾隆四十四年(一七七九年)以《兰亭序》临摹 本墨迹三种上石,共分八柱;第一柱为“虞临本”(张金界奴本),第二柱为《褚临 本》,第三柱为《冯摹本》即《神龙本》。另外三柱为柳公权《兰亭诗》三种。还有明 代董其昌临柳书《兰亭诗》和乾隆临董其昌本《兰亭诗》共八卷刻于八柱之上,摹 勒极为精美,传本不多。“八柱”现在北京中山公园,已损。$$ 12.其它。此外据传还有“洛阳本”、“赐潘贵妃本”、“薛稷本”、“游似本”、 “上党本”、“米氏本”、“薛绍彭本”等等。历代相传的不同本子不下百余种。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