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 (68098)
期刊 (20039)
图书 (9922)
抓取新闻 (236)
学位论文 (232)
会议论文 (206)
人物 (55)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40021)
绍兴文化 (26102)
经济发展 (14348)
社会生活 (9522)
绍兴动态 (4702)
绍兴名仕 (4093)
按年份分组
2022 (81)
2021 (110)
2020 (45)
2019 (37)
2017 (436)
2016 (1465)
2015 (3853)
2014 (46053)
2013 (3819)
2012 (4073)
2011 (4269)
2010 (3728)
2009 (3317)
2008 (2715)
2007 (2360)
2006 (2271)
2005 (1377)
2004 (1221)
2003 (1033)
2002 (871)
2001 (819)
2000 (845)
1999 (792)
1998 (687)
1997 (606)
1996 (687)
1995 (568)
1994 (525)
1993 (430)
1992 (327)
1991 (369)
1990 (323)
1989 (311)
1988 (380)
1987 (308)
1986 (359)
1985 (331)
1984 (313)
1983 (376)
1982 (356)
1981 (370)
1980 (261)
1979 (247)
1978 (114)
1977 (126)
1976 (151)
1975 (53)
1974 (65)
1973 (97)
1972 (95)
1971 (18)
1970 (6)
1969 (2)
1968 (12)
1967 (22)
1966 (84)
1965 (78)
1964 (102)
1963 (189)
1962 (358)
1961 (360)
1960 (981)
1959 (874)
1958 (262)
1957 (146)
1956 (83)
1955 (36)
1954 (27)
1953 (15)
1952 (22)
1951 (75)
1950 (40)
1949 (21)
1948 (34)
1947 (54)
1946 (61)
1945 (4)
1944 (19)
1943 (19)
1942 (4)
1941 (19)
1940 (11)
1939 (11)
1938 (16)
1937 (21)
1936 (36)
1935 (21)
1934 (26)
1933 (18)
1932 (9)
1931 (9)
1930 (14)
1929 (12)
1928 (11)
1927 (5)
1926 (5)
1925 (4)
1924 (3)
1923 (6)
1922 (3)
1921 (3)
1920 (15)
1919 (6)
1918 (3)
1917 (3)
1916 (2)
1915 (1)
1914 (1)
1911 (18)
1902 (1)
1898 (40)
1896 (1)
1887 (1)
按来源分组
其它 (5130)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5)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35)
北京:中华书局 (105)
文物出版社 (100)
中央文献出版社 (97)
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 (91)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79)
陕西人民出版社 (77)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74)
天津人民出版社 (71)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68)
人民出版社 (67)
浙江人民出版社 (54)
上海文艺出版社 (52)
上海人民出版社 (50)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49)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49)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8)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47)
北京:作家出版社 (47)
北京:中国书店 (46)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45)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5)
北京大学出版社 (44)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44)
青岛:青岛出版社 (43)
中华书局 (42)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42)
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42)
中国青年出版社 (41)
吉林人民出版社 (41)
北京:文物出版社 (39)
越剧 (39)
湖南人民出版社 (38)
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 (38)
中共党史出版社 (36)
东海文艺出版社 (36)
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36)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36)
人民美术出版社 (35)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35)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35)
宁波:宁波出版社 (34)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4)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34)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34)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34)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33)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33)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33)
山东人民出版社 (32)
重庆出版社 (32)
荣宝斋 (31)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31)
浙江文艺出版社 (30)
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30)
北京:华夏出版社 (30)
北京:北京出版社 (30)
四川人民出版社 (29)
上海:学林出版社 (29)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9)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9)
福建教育出版社 (28)
河北教育出版社 (28)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8)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8)
辽宁人民出版社 (27)
上海书店 (27)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5)
鲁迅全集出版社 (25)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5)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5)
中国华侨出版社 (24)
华文出版社 (24)
浙江大学 (24)
上海书店出版社 (24)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4)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4)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4)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4)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4)
河南人民出版社 (23)
贵州人民出版社 (23)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3)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3)
北京:人民出版社 (22)
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2)
河北人民出版社 (21)
商务印书馆 (21)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1)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1)
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1)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21)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1)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1)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1)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
北京:方志出版社 (20)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
重庆:重庆出版社 (20)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
巴蜀书社 (19)
花城出版社 (19)
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 (19)
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19)
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 (19)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19)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
北京:金盾出版社 (19)
吴越 +文化 (19)
百花文艺出版社 (18)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8)
合肥:黄山书社 (18)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8)
长沙:岳麓书社 (18)
南京:凤凰出版社 (18)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8)
福建人民出版社 (17)
北京出版社 (17)
红旗出版社 (17)
东方出版社 (17)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7)
线装书局 (17)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7)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7)
广州:花城出版社 (17)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7)
兰亭 (17)
安徽人民出版社 (16)
山西人民出版社 (16)
江苏教育出版社 (16)
天一出版社 (16)
华夏出版社 (16)
杭州:杭州出版社 (16)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6)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16)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6)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16)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6)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6)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6)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16)
上海书画出版社 (15)
人民日报出版社 (15)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5)
新文艺出版社 (15)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5)
北京:学苑出版社 (15)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15)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5)
北京:新华出版社 (15)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15)
广州:广州出版社 (15)
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15)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5)
北京:科学出版社 (15)
上海:百家出版社 (15)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5)
山东文艺出版社 (14)
山东大学出版社 (14)
江苏文艺出版社 (14)
南开大学出版社 (14)
益民书局 (14)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4)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4)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4)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4)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14)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14)
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14)
湖南文艺出版社 (13)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3)
中国文史出版社 (13)
岳麓书社 (13)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3)
外文出版社 (13)
宁夏人民出版社 (13)
远方出版社 (13)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3)
沈阳:辽海出版社 (13)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13)
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13)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3)
北京:京华出版社 (13)
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 (13)
北京:台海出版社 (13)
绍兴 +经济 (13)
广西人民出版社 (12)
长江文艺出版社 (12)
河南大学出版社 (12)
文化艺术出版社 (12)
山东教育出版社 (12)
东方出版中心 (12)
吉林文史出版社 (12)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2)
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12)
苏州:古吴轩出版社 (12)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2)
沈阳:沈阳出版社 (12)
武汉:武汉出版社 (12)
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 (12)
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 (12)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2)
北京:商务印书馆 (12)
北京:线装书局 (12)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12)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2)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12)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2)
绍兴 +旅游 (12)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1)
辽海出版社 (11)
解放军出版社 (11)
齐鲁书社 (11)
中国电影出版社 (11)
山东画报出版社 (11)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1)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1)
北京:荣宝斋出版社 (11)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11)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1)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1)
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 (11)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11)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1)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1)
北京:东方出版社 (11)
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11)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1)
北京:团结出版社 (11)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1)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1)
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 (11)
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 (11)
北京:海洋出版社 (11)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1)
上海文化出版社 (10)
文汇出版社 (10)
太白文艺出版社 (10)
四川文艺出版社 (10)
学林出版社 (10)
中国戏剧出版社 (10)
漓江出版社 (10)
江西美术出版社 (10)
春风文艺出版社 (10)
辽宁大学出版社 (10)
团结出版社 (10)
江西人民出版社 (10)
光明日报出版社 (10)
浙江教育出版社 (10)
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 (10)
济南:齐鲁书社 (10)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0)
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 (10)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0)
北京:群众出版社 (10)
济南:明天出版社 (10)
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10)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0)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0)
西安:三秦出版社 (10)
开明书店 (10)
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10)
科学出版社 (9)
作家出版社 (9)
世界知识出版社 (9)
新蕾出版社 (9)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9)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9)
天津古籍出版社 (9)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9)
安徽教育出版社 (9)
中国戏剧家协会浙江分会绍兴县绍剧搜集小组 (9)
上海古籍书店 (9)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9)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9)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9)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9)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9)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9)
深圳:海天出版社 (9)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9)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9)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9)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9)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9)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9)
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9)
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9)
上海:文汇出版社 (9)
绍兴 +桥 (9)
绍兴 +黄酒 (9)
中国画报出版社 (8)
辽宁教育出版社 (8)
甘肃人民出版社 (8)
广西教育出版社 (8)
吉林大学出版社 (8)
花山文艺出版社 (8)
安徽大学出版社 (8)
云南人民出版社 (8)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8)
湖南教育出版社 (8)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8)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8)
中州古籍出版社 (8)
四川大学出版社 (8)
泥土社 (8)
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 (8)
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 (8)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8)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8)
成都:巴蜀书社 (8)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8)
济南:济南出版社 (8)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8)
北京:现代出版社 (8)
北京:九州出版社 (8)
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 (8)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8)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8)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8)
北京:外文出版社 (8)
郑州:文心出版社 (8)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8)
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 (8)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8)
北京:知识出版社 (8)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8)
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8)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7)
海南出版社 (7)
中国工人出版社 (7)
上海辞书出版社 (7)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7)
新疆大学出版社 (7)
荣宝斋出版社 (7)
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7)
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 (7)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7)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7)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7)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7)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7)
北京:红旗出版社 (7)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7)
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7)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7)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7)
北京:华文出版社 (7)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7)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7)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7)
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7)
北京:同心出版社 (7)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7)
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 (7)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7)
北京:朝华出版社 (7)
王羲之 (7)
新疆人民出版社 (6)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
浙江古籍出版社 (6)
江苏美术出版社 (6)
南京大学出版社 (6)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6)
河南文艺出版社 (6)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6)
武汉大学出版社 (6)
人民教育出版社 (6)
青海人民出版社 (6)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6)
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6)
浙江大学出版社 (6)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6)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6)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6)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6)
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 (6)
长春:长春出版社 (6)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6)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6)
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 (6)
北京:金城出版社 (6)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6)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6)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6)
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6)
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6)
厦门:鹭江出版社 (6)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6)
桂林:漓江出版社 (6)
北京:西苑出版社 (6)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6)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6)
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6)
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 (6)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6)
文字改革出版社 (6)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6)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6)
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6)
北京:华龄出版社 (6)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6)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6)
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 (6)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6)
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 (6)
绍兴 +产业 (6)
中原书局 (5)
武汉出版社 (5)
书目文献出版社 (5)
少年儿童出版社 (5)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
人民中国出版社 (5)
宁波出版社 (5)
大象出版社 (5)
时代文艺出版社 (5)
作家书屋 (5)
中山大学出版社 (5)
西苑出版社 (5)
黄河文艺出版社 (5)
宝文堂书店 (5)
北京:中国ISBN中心 (5)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5)
上海:华东人民出版社 (5)
武汉:崇文书局 (5)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5)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5)
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 (5)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5)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5)
北京:研究出版社 (5)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5)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5)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5)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5)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5)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5)
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5)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5)
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 (5)
太原:希望出版社 (5)
北京:蓝天出版社 (5)
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5)
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5)
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5)
北京:农业出版社 (5)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5)
北京:长征出版社 (5)
大连:大连出版社 (5)
北京:测绘出版社 (5)
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5)
轻工业出版社 (5)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5)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5)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5)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5)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5)
绍兴 +农业 (5)
西泠印社出版社 (4)
绍兴鲁迅研究学会 (4)
云南教育出版社 (4)
华龄出版社 (4)
海峡文艺出版社 (4)
百家出版社 (4)
广东鲁迅研究小组 (4)
中国文联出版社 (4)
贵州教育出版社 (4)
上海市中小学教材编写组 (4)
教育科学出版社 (4)
凤凰出版社 (4)
上海大学出版社 (4)
中国书店 (4)
重庆大学出版社 (4)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4)
当代中国出版社 (4)
崇文书局 (4)
四川教育出版社 (4)
南京出版社 (4)
西北大学出版社 (4)
杭州出版社 (4)
北新书局 (4)
上海百家出版社 (4)
天马出版有限公司 (4)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4)
万里书店 (4)
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4)
北京:长城出版社 (4)
正中书局 (4)
天津市古籍书店 (4)
西安:未来出版社 (4)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4)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4)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4)
北京:学习出版社 (4)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4)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4)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4)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4)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4)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4)
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4)
海口:海南出版社 (4)
沈阳: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4)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4)
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4)
北京:长江出版社 (4)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4)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4)
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4)
南京:南京出版社 (4)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4)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4)
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 (4)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4)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4)
北京:华艺出版社 (4)
扬州:广陵书社 (4)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4)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4)
绍兴师范专科学校 (4)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4)
绍剧 (4)
上海译文出版社 (3)
近代中国出版社 (3)
中国书籍出版社 (3)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3)
中国言实出版社 (3)
古典文学出版社 (3)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3)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3)
文史哲出版社 (3)
中国商业出版社 (3)
今日中国出版社 (3)
京华出版社 (3)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3)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3)
党建读物出版社 (3)
群言出版社 (3)
广东经济出版社 (3)
江苏古籍出版社 (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 (3)
吉林美术出版社 (3)
广西美术出版社 (3)
四联出版社 (3)
新星出版社 (3)
传记文学出版社 (3)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3)
石油工业出版社 (3)
中州书画社 (3)
现代出版社 (3)
广东旅游出版社 (3)
中央编译出版社 (3)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3)
河北美术出版社 (3)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3)
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3)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
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3)
郑州:大象出版社 (3)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3)
音乐出版社 (3)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3)
新华书店华东总分店 (3)
名望出版社 (3)
北京:新时代出版社 (3)
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3)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3)
二玄社 (3)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3)
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3)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3)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3)
济南:黄河出版社 (3)
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 (3)
北京:学苑音像出版社 (3)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3)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3)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3)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3)
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 (3)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3)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3)
武汉:长江出版社 (3)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3)
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3)
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3)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3)
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3)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3)
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 (3)
珠海:珠海出版社 (3)
北京:地震出版社 (3)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3)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3)
北京:新星出版社 (3)
北京:民族出版社 (3)
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3)
广州:新世纪出版社 (3)
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3)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3)
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3)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3)
沈阳:白山出版社 (3)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3)
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 (3)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3)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3)
西安:西安出版社 (3)
北京:群言出版社 (3)
上海书籍出版社 (3)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3)
北京:龙门书局 (3)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3)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3)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3)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3)
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3)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3)
越瓷 (3)
蔡元培故居 (3)
兰亭序 (3)
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 (2)
中国致公出版社 (2)
苏州大学出版社 (2)
大众文艺出版社 (2)
安徽文艺出版社 (2)
中西书局 (2)
通俗读物出版社 (2)
国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
哈尔滨出版社 (2)
文津出版社 (2)
杭州大学出版社 (2)
长征出版社 (2)
上海鲁迅纪念馆 (2)
成都出版社 (2)
全球书店 (2)
峨嵋出版社 (2)
台湾学生书局 (2)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
山西教育出版社 (2)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出版社 (2)
知识产权出版社 (2)
气象出版社 (2)
吉林书店 (2)
中国档案出版社 (2)
上海全球书店 (2)
广陵书社 (2)
山西师范学院中文系 (2)
台湾商务印书馆 (2)
金盾出版社 (2)
中国纺织出版社 (2)
大中书局 (2)
东南大学出版社 (2)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
江西教育出版社 (2)
宗教文化出版社 (2)
兰州大学出版社 (2)
沈阳出版社 (2)
香港万源图书公司 (2)
平明出版社 (2)
金城出版社 (2)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
河南师范大学函授部 (2)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
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 (2)
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 (2)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2)
新华书店 (2)
通辽: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 (2)
北京:劳动出版社 (2)
世界图书广东出版公司 (2)
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2)
中国美术学院社 (2)
北京:气象出版社 (2)
中国轻工业年鉴社 (2)
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 (2)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2)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2)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
济南:泰山出版社 (2)
北京:语文出版社 (2)
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2)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2)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2)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
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
中国出版社 (2)
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2)
北京:档案出版社 (2)
北京:星球地图出版社 (2)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2)
北京:凤凰出版集团;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
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
合肥: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2)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
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2)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
北京:中华地图学社 (2)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2)
香港:银河出版社 (2)
柯岩 (2)
绍兴 +商业 (2)
绍兴 +书法 (2)
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1)
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1)
中正书局 (1)
中国卓越出版公司 (1)
古吴轩出版社 (1)
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室 (1)
大连出版社 (1)
淮阴县文教局教研室 (1)
巴盟教师进修学校 (1)
邳县文教局教学资料编写组 (1)
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 (1)
北平文化学社 (1)
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组 (1)
白山出版社 (1)
?众图书公司 (1)
山西出版集团 (1)
平顶山市图书馆 (1)
华欣文化事业中心 (1)
抗战出版部 (1)
汕头大学出版社 (1)
文通书局出版社 (1)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1)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1)
曲阜师范学院图书馆 (1)
济南出版社 (1)
中国民航出版社 (1)
柯文出版社 (1)
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
武汉大学经济系七二级工农兵学员 (1)
复文图书出版社 (1)
各埠中华书局 (1)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1)
中原农民出版社 (1)
波文书局 (1)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1)
陕西旅游出版社 (1)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 (1)
铁岭市艺术研究所 (1)
专利文献出版社 (1)
广东师范中文系函授教材编写组 (1)
西南民族学院语文系 (1)
东北书店 (1)
珠海出版社 (1)
中亚书店 (1)
大中华书局 (1)
延安新华书店 (1)
台湾文化协进会刊 (1)
文光书局 (1)
新象书店 (1)
安徽工农大学中文系 (1)
人物出版社 (1)
生活导报社 (1)
陕西师范大学革委会政宣部 (1)
生活书店 (1)
山西省《运城地区报》拼音版编辑部 (1)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
光华出版社 (1)
泰山出版社 (1)
开封师范学院革命委员会 (1)
云南大学出版社 (1)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处 (1)
湖北省图书馆 (1)
辽宁大学中文系评论组 (1)
山西师范学院 (1)
甘肃师范大学科学研究科 (1)
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 (1)
通辽师范学院出版 (1)
江苏师范学院 (1)
郑州大学图书馆 (1)
重庆人民出版社 (1)
清华大学出版社 (1)
民馨书店 (1)
启智书局 (1)
新时代书局出版 (1)
生物出版社 (1)
离骚出版社 (1)
青光书局 (1)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
江西省广昌县印刷厂印 (1)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
兵器工业出版社 (1)
安徽美术出版社 (1)
党建读物出版 (1)
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1)
江苏文史资料编辑室出版社 (1)
东北戏曲新报社 (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
棠棣出版社 (1)
星洲出版社 (1)
云南民族出版社 (1)
旅游教育出版社 (1)
上海北新书局出版 (1)
万卷出版公司 (1)
光明书局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
上海仿古书店 (1)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
中国农业出版社 (1)
上海北新书局 (1)
北京大学中文系 (1)
学海出版社 (1)
南充师范学院鲁迅作品浅析编写小组 (1)
苏州市第四十二中学 (1)
天津市南开区文教局教育教学研究组 (1)
吉林图书馆 (1)
华艺出版社 (1)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
天天出版社 (1)
云南美术出版社 (1)
辽宁民族出版社 (1)
石油化工工业出版社 (1)
北京师范学院 (1)
丹东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1)
阿坝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1)
汶川县旅游局 (1)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
大光出版社有限公司 (1)
长安出版社 (1)
河南省文联筹委会 (1)
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民间文学教学组 (1)
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1)
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 (1)
绍兴县文化广播电视局 (1)
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 (1)
浙江省艺术研究社 (1)
上海:新美术出版社 (1)
新知识出版社 (1)
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 (1)
福州:海风出版社 (1)
北京:时事出版社 (1)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
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1)
中国儿童书店 (1)
《戏剧界》杂志社编辑出版 (1)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
苏南人民出版社 (1)
艺术出版社 (1)
天下书报社 (1)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
上海天下书报社出版 (1)
中国出版集团;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1)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1)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
上海:世界图书上海出版公司 (1)
潮锋出版社 (1)
厦门越剧团 (1)
厦门越剧团翻印 (1)
杂志公司 (1)
汇文书店 (1)
中央文化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印发 (1)
世界书报出版社 (1)
上杂出版社 (1)
上海:上海火星出版社 (1)
上海倡明书局出版 (1)
上海文艺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1)
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 (1)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 (1)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1)
国际村文库书店有限公司 (1)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1)
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 (1)
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 (1)
海鸥出版公司 (1)
成都古籍书店 (1)
益群书店 (1)
有正书局 (1)
武汉古籍书店 (1)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 (1)
北京:北京书籍出版社 (1)
武汉市古籍书店 (1)
香港:名人出版社 (1)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
郑州:海燕出版社 (1)
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 (1)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1)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
香港昆鹏有限公司 (1)
济南: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 (1)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
北京:工商出版社 (1)
中国轻工业年临鉴社 (1)
浙江年鉴社 (1)
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 (1)
新业书局 (1)
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 (1)
商务出版社 (1)
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 (1)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1)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1)
黄山出版社 (1)
历史教学社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图书资料室 (1)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1)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
东南亚研究所 (1)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1)
慈溪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1)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1)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1)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
江苏研究社 (1)
南京:译林出版社 (1)
上海:上海书店 (1)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1)
香港金陵书社出版公司 (1)
辽东文学社 (1)
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 (1)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
非正式出版物 (1)
郑州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1)
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1)
杭州大学历史系资料室 (1)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1)
亚洲文化艺术出版公司 (1)
北京:中国线装书局 (1)
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 (1)
浙江省文物考古所 (1)
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 (1)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
北京:北京出版社;北京: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1)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
芒:德宏民族出版社 (1)
浙江省高等师范院校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教学研究会 (1)
湘潭大学教材科 (1)
北京:地质出版社 (1)
水利水电出版社 (1)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
喀会师范学院中文系资料室 (1)
水利出版社 (1)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
北京:昆仑出版社 (1)
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
江汉石油报社 (1)
华乐出版社 (1)
重庆:重庆人民出版社 (1)
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现文学教研组 (1)
黑龙江省函授广播学院 (1)
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
中国人民文化出版社 (1)
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
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 (1)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1)
石家庄: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1)
北京: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1)
天津:新蕾出版社 (1)
人文出版社 (1)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
江苏年鉴杂志社 (1)
汉文正楷印书局 (1)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北京: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1)
人民画报社 (1)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1)
台湾:台视出版社 (1)
大冶市诗词楹联学会;西塞山诗社 (1)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
《西湖》文艺编辑部 (1)
中华国际出版社 (1)
香港南苑书屋 (1)
石笕茶 (1)
鲁迅故里 (1)
大禹陵 (1)
沈园 (1)
绍兴 +工业 (1)
绍兴 +水乡 (1)
绍兴 +戏曲 (1)
相关搜索词
《兰亭序》文理辩证
作者: 刘启林  来源:中国艺术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兰亭序 
描述:《兰亭序》之文先写山阴风景之美,再写盛今雅集之乐,情 景交融。转而由“欣于所遇”之“乐”写到“情随事迁”、“以为 陈迹”之忧,感于盛事不常“终期于尽”,人生苦短,以申撰文以 供后人“兴怀”这志,进一步显示感慨之深。可谓景、情、理交融, 顺理成章。故正如郑振铎先生所云:“虽不是极■妙的好辞,却 自有羲
全文:

《兰亭序》之文先写山阴风景之美,再写盛今雅集之乐,情 景交融。转而由“欣于所遇”之“乐”写到“情随事迁”、“以为 陈迹”之忧,感于盛事不常“终期于尽”,人生苦短,以申撰文以 供后人“兴怀”这志,进一步显示感慨之深。可谓景、情、理交融, 顺理成章。故正如郑振铎先生所云:“虽不是极■妙的好辞,却 自有羲之的清淡的风格。”后人指其偶有小疵,如“丝竹管弦” 辞文重复,“暮春三月”却说“天朗气清”似状秋景,不如说“天 朗甚晴”等。然未被收入《昭明文选》之理由,前人亦有论列。即 《昭明文选》以“综辑辞采,错比文华,事出于沉思,文归于藻 翰”为标准,故《兰亭序》与庐山诸道人的《游石门诗序》两篇 朴素自然的纯粹散文皆不收录。对于《兰亭序》文理(主要是遣 词)之得失,钱老文中论之甚详,容不赘述。$$ 二、由王羲之的“悲”与“痛”论及其人生观$$ 施老在文章中屡次对《兰亭序》中“悲”、“痛”二字提出质 疑,一是说:“生死亦大矣”加于“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之后,作 者的思维逻辑“不可理解”,又加“岂不痛哉”?竟不知“痛者为 何”?二是说:“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悲”者为何?$$ 此二事本极易理解,作为精于碑帖之学的施老似不当提出 质疑,古诗文中凡涉及“悲”、“痛”、“哀”者无非生老病死之事 耳。若无事实,辄乐极生悲,如感人生无常,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难再,或感青春易逝等等,此为虚写,览古人诗文已成套路。至于 涉及事实,则不外于丧乱悼亡。对于王羲之本人则虚实兼有之。$$ 先列举“昔人兴感之由”,亦足明王羲之之心迹:《论语》: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汉武帝《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摇落兮雁南归。……箫鼓鸣兮发棹歌, 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古诗十九首》:“四顾 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 速老。盛衰各有时,岂能长寿考?奄忽随 物化,荣名以为宝。”又:“人生忽如寄,寿 天金石固。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服 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 纨与素。”又:“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 能待来兹。”王勃《滕王阁序》:“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期,兴尽 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王羲之《兰亭序》一文的思绪与以上所列晋以前及以后的 诗文对人生的感悟与感慨大致相似,所不同者,他在认识到生命 有限、时间无限的同时,一边是忘了前人的忠告“服食求神仙, 多为药所误”,沉迷于“五斗米道”,服食求仙,反害得疾病缠 身,一边又不忘人生的物质享受,及时行乐。而对今人不能见古 人,只能重复着古人一样的对人生如寄的“兴感”,于是他才有 “悲夫”的哀叹,这似乎没有难解之处。$$ 施老在分析“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兴怀”及下 文的“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一节说:“这一节的思想和上一 节是对立的,既然知道人寿长短,同归于尽,为什么还会感伤人 生之短促?”我以为这一分析,似未解文意。《兰亭序》此节是 说,当人们“欣于所遇”后,由于时间流逝,“情随事迁”,未免发 生物是人非之叹,但是“向之所欣”的赏心乐事的不能再现,还 是要时常引人怀恋感伤,何况人生有限,早晚要离开这世界,那 种感伤就愈加深刻了。故前后文并无矛盾之处。施老说:“这个 况字是怎么加上去的?”我想,此节作如是观,答案不言自明。$$ 至于王羲之的“岂不痛哉?”一句的“痛”的内涵,却是王羲 之的深刻体验。当郭沫若先生在1965年之际挑起《兰亭序》之争 时,郭氏与其同道便简单化地提出:“王羲之既信仰道术,他的 胸怀应是开阔的、乐观的,不应该有什么哀痛……”嗣后一些学 者据理驳斥,那些论争之文,施老作为潜心书法学的大学者是, 焉能一无所知?$$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哉不痛哉?”这是王羲之对现实人生 的深刻感受,他虽信五斗米“鬼道”,抱着成仙而长生久视的幻 想,但现实生活中的失亲与丧乱的打击,使他始终不能达到精神 的超脱,这在王羲之书札中触目皆是,“哉不痛哉!”是说死亡不 可抗拒,而给生人之精神打击是难以磨灭的。当年郭沫若先生对 王的书札视而不见,30年后施老又重蹈郭氏旧辙,无异于对《兰 亭序》之文的真实性发难,迫使人重翻旧帐,实令人无可如可! 我们随便翻翻王羲之墨迹,“哀”、“痛”之辞触目可见,如:“姨 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羲之顿首, 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 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频有哀祸,悲摧切割,不能 自胜。”至于《右军书记》中所载王羲之书札条目,此类内容更 为连篇累牍,如:“十一月十八日羲之顿首顿首,从子弟夭没,孙 女不育,哀痛兼伤,不自胜。”“瘐新妇入门未久,岂图奄至此祸, 情愿不遂,缅然永绝,痛之深至,情不能已。”“君服前贤弟逝没, 一日奄至痛当奈何。”“司马虽笃疾久,顷转平复,无他感动,奄 忽长逝,痛毒之甚,惊惋摧恸,痛切五内,当奈何奈何!省书感 哽。”$$ 这些人生现实的悲痛,使王羲之难以接受庄子的“一死 生”、“齐彭殇”的荒诞论调。因此斥之为“虚诞”、“妄作”。(有 人说这句话为唐有所加于王羲之,那是对王羲之矛盾着的人生 观未做深入研究的妄断!)$$ 由《兰亭序》的思维脉络不难看出,所谓“悲”,无非是古人 与今人对人生与时间神秘性的困惑。人的生命不可逆转,致使古 人怀古伤今,而今人同样为此怀古伤今。而王羲之所追求的得道 成仙的希望渺茫,他虽“锲而不舍”,没有放弃对超越生命极限 的追求,但是成仙只是古代与现代的传说,当代人(晋代)的幻 想。他所看到的却是许许多多让他“痛贯心肝”、“暴疾不救”的 活生生的现实。于是他才发出“死生亦大矣”的悲叹(“死生” 为偏义复合词,偏重指“死”)。因生命不可重复,死而不可复生 故而他发出“岂不痛哉”、“死生亦大矣”的哀叹是合乎情理与 逻辑的。$$ 三、《兰亭序》的主题与弦外之音$$ 王羲之的《兰亭序》之文风犹如其书法风格,清新脱俗,典 雅■永,具有“象外之象”与“味外之味”,其格调正如钱锺书先 生所言:“低徊慨叹,情溢于词,殊有悱恻缠绵之致。”至于主题 亦甚明之,无非由对优美自然风景之歌颂引发对人生的感悟与 议论。施老之文认为“古人云:‘死生亦大矣’!”以下至“后之 视今亦今之视昔”之前的十多句是“迷乱了主题”,“全是杂 凑”,其根本原因是就文章字面挖掘含义,而完全没顾及王羲之 的思想与信仰。如将此段话中的批判庄子的话“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与此段之前的“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等同起 来,指“修短随化”为庄子思想,而说《兰亭序》又自加否定,固 有“迷乱主题”之嫌。又将《兰亭序》文中说得极明的“昔人兴 感之由”妄加指说,自然“迷乱主题”的不是王羲之。$$ 先说“昔人兴感之由”:所谓“兴感之由”笔者前文已章述较 明,既由“乐”而转“忧”,“乐”即“欣于所遇……快然自足”, “忧”即“向之所之,……以为陈迹”,此即人生如寄,良辰美景赏 心乐事不能复现的感慨(如景虽在而人已亡,或景已不在等等,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俗语云:“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 “没有不散的筵席”均此意也。),因而“昔人兴感”皆出于此。施 老说“俯仰之间,以为陈迹”是一种“兴趣之由”。这本不错,接着 却说“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又是一种“兴感之由”──这便有些 离谱,因为说这话的是王羲之,不是“昔人”,接着又把王羲之引 “古人”的一句“死生亦大矣”也归在“兴感之由”中,便大悖 《兰亭序》原意了。“修短随化”及“古人云”(这“古人”是谁并 不重要,因为《兰亭》是一篇散文,不是史论。况孔子此语虽出 《庄子》也未必不可信)是王羲之的感慨,何以都归到“昔人”名 下,应属今人的观点。故《兰亭》之“七拼八凑,不知所云”实属施 老有意无意之断章取义,曲解文义所致。之所以肢解离散《兰 亭》,主要是指出一条批驳的重要理由:“三种兴感之由,包括至 少庄、孔两派的人生观,怎么会‘若合一契’呢?”(待续)

《兰亭序》文理辩证
作者: 刘启林广东  来源:中国艺术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兰亭序 
描述:《兰亭》之文所谓“若合一契”者,是“昔人”对宇宙人生的 感悟与其以前的“昔人”很相类似。(故后文说“后之视之亦由 今之视昔”。此语出《世说·箴规》。王羲之活用之,由国家治乱 变成了人生的感慨)。“向之所欣,以为陈迹”是人生感慨,“修 短随化”,“死生亦大矣”是人生观,前者偏于感性,后者偏于理 性,自
全文:

《兰亭》之文所谓“若合一契”者,是“昔人”对宇宙人生的 感悟与其以前的“昔人”很相类似。(故后文说“后之视之亦由 今之视昔”。此语出《世说·箴规》。王羲之活用之,由国家治乱 变成了人生的感慨)。“向之所欣,以为陈迹”是人生感慨,“修 短随化”,“死生亦大矣”是人生观,前者偏于感性,后者偏于理 性,自然不能“若合一契”。“昔人兴感之由”仅是说人无千年 寿,好景不常,故当及时行乐,这是偏重于人生经验的情感抒发, 与理性认识的人生观有联系,但本质不同,决不能统归入“人生 观”。$$ 退一步说,即便“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属庄子思想(其实 更倾向老子,见后文),也不能说庄、孔不相关。从学术流派渊源 上说,许多学者指出道家之学出于儒家(韩愈谓出田子方之门, 郭沫若先生谓出颜回)。杨向奎先生说:“《庄子》内、外、杂篇内 始终谈到孔子,有菲薄的地方,有辱骂的地方……有称赞的地 方,有借以说道的地方,因为他们有相通的地方,同时庄子学派 也援引儒家和孔子以自重,……和庄子学派最相近的还是子思 孟子的学说。”至于郭沫若则阐述得更为详明:“韩愈疑庄子本 是儒家,出于田子方之门……这是武断。我怀疑他本是‘颜氏之 儒’……《庄子》书中虽然很多地方在菲薄儒家……但那些都 是后学者的呵佛骂祖的游戏文字,而认真称赞儒或孔子的地方, 则非常严肃。”“《田子方》篇里面又有一段寓言,说庄子见鲁哀 公,哀公说:‘鲁多儒士,少为先生方者’。”这是说庄周也是儒 士,然而方法不同。郭沫若先生特别说到《庄子》书中“征引颜 回与孔子的对话很多,而且差不多都是很关紧要的话,以前的人 大抵把它们当成‘寓言’,便忽略过去了。”所以单从学术上说 庄与孔绝对不能“若合一契”是不能成立的。至于孔子是否说过 “死生亦大矣 !”这句话,对于《兰亭》的主题并无大碍,因为王 羲之也不过是引来借题发挥而已。但重 视人生的价值是合乎孔子思想,这又与 庄子思想有霄壤之别。$$ 最后一个问题:施老认为《兰亭》中 否定“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与前文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相矛盾(如果确 “自相矛盾”,倒是迷乱了主题),笔者以 为要批《兰亭》必须搞清王羲之的思想,前文已说到王羲之的思 想是矛盾的,首先是在“入世”与“出世”间矛盾。史籍中说王羲 之有廊庙之器。《世说新语》中写王羲之批评当时清谈家“虚谈 废务,浮文妨要”(《世说·言语》)体现着他的务实态度。洪迈 甚至称他“为艺名所累”(《容斋随笔》),但是官场的黑暗,政 务的繁劳以及对人生的困惑与求仙的沉迷,终于撰了《誓墓文》 而辞官归隐。如果把王羲之的思想单纯地归入“崇尚老庄”一 派,是不准确的。王氏所崇信者仅为老子,而非老庄并崇。《誓墓 文》中说得很明白:“每仰老氏,周任之诫,常恐死亡元日,忧及 宗祀……”因此对“修短随化”一句的解释与其说近庄,不如说 崇老。因为这无非是“道法自然”思想的诠释。从王羲之辞官之 前看其思想倾向是道与儒的融合,“老氏”是道,“周任”为古之 良史,属于儒。主张为政要赏罚出于公。而老子一书主“清静无 为”、“以柔克刚”等都是以出世之态为入世之事,许多言论还 直接为当权者献计献策,如“小国寡民”,“国之利器不可以示 人”,“治大国如烹小鲜”等等。至于庄子则极少言政事,他是彻 底的“出世派”,也许这是使得王羲之及东晋许多士大夫更崇拜 老子,贬抑庄子的原因之一。因此王羲之将老氏、周任并提,而不 言庄子,体现着他还有着对国家的责任感。王羲之思想的另一矛 盾是既崇道术(道教),追求渺茫的长生久视的目标,又由于出 身王室贵胃不能放弃对物质享乐的追求。因此他的辞官想来也 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王羲之的否定庄子,一是就庄子哲学而 言,本身充满着虚无主义,相对论乃至诡辩。老子说“美言不辨, 辨言不美”,《庄子》是“美言”、“辨言”,过多的华丽言辞掩盖 了其哲学上的缺陷。如对人生,他以为生死寿夭无所区别,生亦 无所谓,死亦无所谓。甚而否定人生价值,视生命如赘疣,如痈 疽,如大梦。“死”既无所谓,何必又崇神仙?崇“神人”、“真 人”,等于说否定对死的顺应。如何又能齐生死、富贫、宠辱为 一?(庄子此类见解见《逍遥游》、《齐物论》等篇)因此他追求 的“安常处顺,超乎生死”,表面上看是脱离外物乃至自然规律 的束缚,但实质还是求长生,这样便显露了其哲学的矛盾性。不 然,他饿得没饭吃,何不就“安常处顺”地死去?为何要贷米于河 监候而求生?但庄子崇神仙,王羲之是崇道术欲成仙,王羲之何 以不崇庄子?在王羲之看来,求长生之术以庄子虚幻之法甚难, 在庄子看来,求长生致神人只是个短期修养功夫,如《大宗师》 云:“……吾犹而守之,三日而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 之,七日而后有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能外生,已外 生矣,而后期朝彻……无古今后而能入于不死不生。”这种短期 “速成”式的修道纯乎是欺人之谈。故王羲之必以为“虚诞”。且 修五斗米道的东晋人士热衷于服食丹药(五石散),在他们看 来,人体重浊,要升仙必须借助物质力量使重浊变轻盈,而“兵 解”、“尸解”之法乃残酷不可取,于是采用长期服药石之法求 得飞升,庄子把修道而成神人真人说得过于简单,类乎儿戏,飞 开要有具体方法与技术,而庄子全属玄虚之谈,故王羲之等东晋 士人不取也。关于东晋世风,鲁迅于《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 之关系》一文论之甚详,而于《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六朝时之 志怪与志人》中也有简略之概述:“我们知道从汉末到六朝时 代,四海骚然,人多抱厌世主义,加之佛道二教盛行一时,皆讲超 脱现实,晋人先受其影响,于是有一派人去修仙,想飞升,所以喜 服药,有一派人欲永游醉乡,不问世事,所以好饮酒。”而喜服药 的“多被药所误”,王羲之深受其害且不悟,子孙继踵,乐此不 疲。至于成仙的途径技术,闻一多先生《神仙考》论之甚详。虽东 晋人尚“玄谈”,以老庄两派相互较量为内容,但那些崇信“五 斗米道”的则必服药,这是道教,而不是老庄的道家派。因为道 家为一学派是由庄子而成,且其当时亦不名之为道家,只是后人 的命名而已。至于崇老的则将“黄老”并称,并不将老庄并称。王 羲之的《兰亭序》歌颂自然山水之美,写到人与自然的融合,这 种“放浪形骸之外”是倾向于老子思想,故否定庄子,亦在当时 的清谈家中打出了鲜明的崇老抑庄的旗帜,至于道教和修炼行 径,是源于原始道教的,是打了老子旗号而又行的炼丹术,与老 庄关系不大,因而行“五斗米道”的信徒要崇老。$$ 在《兰亭》论辨中涉及王羲之思想倾向的文章中,独有周绍 良先生的《从老庄思想论〈兰亭序〉的真伪》最具卓见与说服 力。这是一篇不点名的反驳郭沫若先生的文章。文章中提出一个 引人注意的论点就是东晋时代并非老庄并重,而是具有崇老抑 庄的倾向。周文云:“魏晋时代,老、庄是截然不同的思想流派, 黄帝、老子为一系,《周易》、庄子为一系,两派各不相让,相互藐 视,两家都以‘无为’作为最高宗旨,但两家的人生观、世界观完 全不一样。老子是把无为作为手段,目的在‘无不为’,这是一种 用世的态度。庄子虽然也以无为作为手段,正好相反,它是消极 的出世态度……而不涉及不死不生问题。庄子则有不生不死之 说。”周文举出一些有力的证据以说明老、庄于晋的不同命运, 如:西晋阮籍过去被认为是老庄之徒,但其实其为老子的忠实信 徒。而同时亦为反庄之斗士。如其《咏怀》诗云:“视彼庄周子, 荣枯何足赖。捐身弃中野,鸟鸢作患害。岂若雄杰士,功名从此 大。”$$ 又,至王羲之之东晋,被称为“王氏三少”的王坦之,在其 《废庄论》中极力主张兴老废庄,不留情面地批判了庄子,把庄 子看成是篡改老子学术的人物,王羲之为王坦之前辈,亦持同样 主张。$$ 又,王羲之崇老反庄,见于《晋书·郄愔传》:“愔自(元)昙 卒,益无处世意,在郡优游,与娣夫王羲之、高士许询俱栖心绝 谷,修黄、老之术。”此处明白写出“修黄、老之术”可见不是老、 庄之术。$$ (待续)

《兰亭序》文理辩证
作者: 刘启林  来源:中国艺术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兰亭序 
描述:周文又云:由于“我们离王羲之太远,加之过去对 老、庄哲学的界限很少加以区分。实际上,老庄之别唐人 的认识还是比较清楚的。由隋入唐的成玄英对王羲之的 反驳便证明了这一点。先是,《庄子·知北游》中有这样 一段话:‘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东与!乐未毕 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
全文:

周文又云:由于“我们离王羲之太远,加之过去对 老、庄哲学的界限很少加以区分。实际上,老庄之别唐人 的认识还是比较清楚的。由隋入唐的成玄英对王羲之的 反驳便证明了这一点。先是,《庄子·知北游》中有这样 一段话:‘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东与!乐未毕 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悲夫! 世人直为物逆旅耳。’王羲之《兰亭序》中‘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的一段,正是用了《庄子》这一段来驳庄子 的说法,成玄英明白他的用意,在作疏时反驳王羲之说: ‘凡情滞执,妄生欣恶,忽睹高山茂林,神皋奥壤,则欣 欣钦慕,以为快乐。而乐情未几,哀又继之,情随事迁,哀 乐斯变,此乃无故而乐,无故而哀,是知世之哀乐,不足 计也。’这段疏文,暗用《兰亭序》本事,‘高山茂林’、 ‘情随事迁’之句甚至全是《兰亭序》的原文。成玄英有 意用这些话来反驳王羲之对《庄子》的否定。事实既是 这样,‘夫人之相与’以下一些文字当然谈不上是隋唐 间人知晋人喜述老、庄而‘妄增’的。”$$ 由此看来,《兰亭》这篇歌颂自然山水,抒发人生 感悟的普通散文实际上却包含着尖锐的哲学观点的论 争,王羲之批判庄子的一句话中包含着丰富的内 容──这与庄子学派的论争看似为《兰亭》的弦外之 音,然而却是构成主题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体现了王羲 之反对庄子虚无主义与颓废主义的鲜明观点。批庄子 的话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句,但却是强有力的音响。$$ 成玄英所阐述的庄子《知北游》的宗旨与王羲之 《兰亭》的否定庄子的抒情与议论,争论之焦点是在 “道”与“情”之关系。在庄子看来,悟道者当不滞执于 物,其情亦不为物所羁,喜、乐、悲痛来去皆非人所能 止,皆与主观因素无关,与人生体验、阅历无关,因此竟 发出“人直为物之逆旅耳!”的感慨。这就完全否定了 人生、颠倒了主客观之关系,倒不如唐人李白的看法: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春夜 宴桃李园序》)很接近“时间与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 式”的看法。佛家与道家多持否定人的悲喜的观点,认 为这是虚妄的。伤痛、疾病、死亡都是虚妄的“缘”,都 是与“道”相背的,因此庄子妻亡,他鼓盆而歌,自己快死了,还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 笑。这些在王羲之看来是荒谬虚妄的。于是在《兰亭》中他直陈自己对生命的看法,前 部是委婉含蓄地反驳着庄子,结尾才直接挑明观点。在《兰亭》中,我们可以窥见他的 “道”与“情”相融为一的观点,他的“道”的内涵当然不是庄子的“道”,而是更倾向 于老子的“法自然”的“道”,“法自然”不一定要否定人的一切情感,也不能否定人 生价值与体验,这与庄子人生观自然是对立的。因为庄子认为“情”(悲、喜、哀、乐) 都是妄生的,是自然对人暂时作用的结果,不是人自身(生命)的构成因素,来去皆无 依据,若为情所役则害“道”了。成玄英影射式的批判王羲之的《兰亭》之文,其意不 外乎此。$$ 《兰亭序》中所谓“欣于所遇”、“所之既惓,已为陈迹”、“信可乐也”、“快然自 足”、“感慨系之”、“兴怀”、“临文嗟悼”等都是抒写古人与今人相同相似的人生体 验,而具有人生体验阅历必须首先承认生命之价值。如果如庄子所言寿夭无别,死生无 谓,那么人生价值则无法实现,人生体验无从谈起,这便是他直斥庄子为“虚诞”“妄 作”的原因。从今人唯物主义观点来看,人的好恶、喜乐都是以物质与精神需要为转移 的(其中精神需要中包括了审美需要──如对自然景物、艺术品等),这些需要发自人 本身,而不是“妄生”的,王羲之的《兰亭序》从自身于自然山水及朋友雅集饮酒赋诗 中得到愉悦、陶冶与感悟,并由自身对人生的感悟、体验推及古人与后人亦当具有共同 感受与体验,这是极易引起读者共鸣的思想感情,也是撰序之宗旨,但是由于此文所涉 社会背景及文化内涵太复杂,如深入讲解,则决非中学生所易接 受。因此,中学课本中不妨删除此文,以待大学古代文学课学习。$$ 笔者虽读《兰亭序》数十次,及数十篇“兰亭论争”之文, 但向未深讨其文意,多半是研究其书法的真实性,拜读施老 《批〈兰亭序〉》一文,方认真于其修辞章句,自感浅鄙,况于老 庄之学亦略知皮毛,汪洋向若,井蛙窥天,疏漏谬误之处在所难 免,恳望海内方家有以教之! (完)

我读《兰亭序》体会
作者: 廖超  来源:中国艺术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兰亭序 
描述:《兰亭序》被后人称之为 “天下第一行书”,是行书之宗。 王之行书“糅合诸体,变幻无 穷”。$$ 临摹碑帖必先要读帖。黄 庭坚说:“古人学书不尽临摹, 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 则下笔时随人意。”他又说,取 古人书细看,“用心不杂,乃 是入神要路”。这说明读帖的重 要。过去我临帖前,很少认真 读帖,
全文:多是运用侧锋。偶而也有偏 锋,如第15行“然”字的一、二画 都是偏锋,但紧接着以中锋相 承。二是有藏有露。字的起笔基 本用露锋,而且带尖细的搭锋。 藏锋较少,如第1行“在”字的长 撇,第16行“无”字
王羲之书评注解
作者: 尹伊  来源:中国艺术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王羲之 
描述:草体:即草书。据蔡邕说,草书的“草”含有“草稿” 和“草率”两种意义。草书始于秦,成于汉。三国魏韦诞称 张芝为“草圣”,其“急就章”一笔而成,《九品书人论》 列张芝草书于品上上。又史游之书“急就章”是章草的滥 觞:后来杜度以草书著称,汉章帝又极爱这种各字分开书 写的字体,就命之曰“章草”,又称“独草
全文:

草体:即草书。据蔡邕说,草书的“草”含有“草稿” 和“草率”两种意义。草书始于秦,成于汉。三国魏韦诞称 张芝为“草圣”,其“急就章”一笔而成,《九品书人论》 列张芝草书于品上上。又史游之书“急就章”是章草的滥 觞:后来杜度以草书著称,汉章帝又极爱这种各字分开书 写的字体,就命之曰“章草”,又称“独草”。至王羲之才 确立了今草体。(儿)真:真书,即楷书、正书。章帝时王次 仲参酌篆隶而创制“楷隶”,其后发展成正楷。魏钟繇是 完成正楷的人,其《贺捷表》备尽法度,《宣和书谱》誉为 “正书之祖”。$$ [译文]王羲之说:“从书法名作中寻觅精品,钟繇和 张芝的作品的确超过了同辈人。”这是推崇张芝并且追赶 钟繇的意思啊!钟元常专攻并擅长隶书,张伯英尤其精通 草书,他们二人的长处,逸少兼而有之。逸少书写草书时 还保留了真书的风格,书写真书时又显露出草书的姿容, 虽然说他专攻和擅长某种字体时还有些小缺点,可是从 广泛涉猎书体这方面讲又有很多优点。总括他自始至终 学书的过程,他的书法作品有文采,风格是互相统一的。$$ [原文]逸少笔迹遒润,独擅一家之美,天质自然,丰 神盖代……真书,逸少第一。行书,逸少第一。草书,伯英 第一……逸少第八。或问曰:“此品之中,诸子岂能悉过于 逸少?”答曰:人之材能,各有长短,诸子于草,各有性识, 精魄超然,神彩射人。逸少则格律非高,功夫又少,虽圆丰 妍美,乃乏神气,又戈戟铦锐可畏,无物象生动可奇,是以 劣于诸子……逸少草有女郎才,无丈夫气,不足贵也…… 得重名者以真行故也。举世莫之能晓,悉以为真草一概 (唐·张怀瓘《书议》)。$$ [注释]遒:遒劲,雄健有力。润:温和柔顺。擅:据有。 天资:天分。盖:压倒,胜过。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 的字体,汉灵帝时刘德升所创,羲之是完成行书的人。或: 有人。性识:灵性和见识。精魄:精神和气魄。格调:风格 和法度。妍:美好。神气:神韵和气概。铦:锋利。气:气度。 莫之能晓:莫能晓之,没有谁能明白这些道理。悉:全、尽。$$ [译文]逸少书法作品笔力雄健、温润,独自据有一派 的优点,天分很高,风格自然,神采飞扬,超过了一代书法 大家……真书,逸少是第一。行书,逸少是第一。草书,张伯 英是第一……逸少是第八。有人问:“在草书这个品类中, 其他各位书家难道都能超过逸少?”回答说:人们的才干 能力,各自有长有短,各自有其灵性和见识,精神气魄卓 越,光彩照人,逸少的草书风格和法度却都不高超,花费的 功夫又少,虽然字体圆润、丰满、漂亮、美观,可是缺乏神韵 气度,没有如同锋利尖锐的长矛、钩戟那样令人顿生畏惧 的效果,也没有像具体生动的事物形象那样让人痛感奇异 的地方,所以比各位书家低下,被排到第八位……逸少的 草书有女郎的气质,没有大丈夫的气概,不值得推崇…… 他的书法得到很高声誉,是由于真书和行书出众的缘故。 世人不明白这些情况,都以为他真书草书一概精通。$$ [原文]逸少善书,为古今之冠。草隶八分飞白章行, 逸少备诸体,自成一家之法。千变万化,得之神功。自非造 化发灵,岂能登峰造极?其所措意,皆自然万象,无以加也 (宋·陈思《书小史》)。$$ [注释]八分:书体之一,传为后汉三次仲所创。何谓 “八分”,古人说法不一。蔡文姬说:割程 隶字八分取 二,割李斯篆字二分取八,故称。康有为说:秦篆变石鼓体 而采其八分,前汉人变秦篆而采其八分,后汉人又变前汉 书而采其八分,名曰“八分”,是指程度而言。飞白:书体 之一。传蔡邕见役人以帚成字于地,其笔画枯槁面中空, 因受启发创“飞白体”,汉魏宫阙多用此体。造化:自然, 这里指自然界的主宰者神灵。灵:灵性,灵感。

王羲之书评注解
作者: 尹伊  来源:中国艺术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王羲之 
描述:[原文]逸少善书,为古今之冠。草 隶八分飞白章行,逸少备诸体,自成一家 立法。千变万化,得之神功。自非造化发 灵,岂能登峰造极?其所措意,皆自然万 象,无以加也(宋·陈思《书小史》)。$$ [注释]八分:书体之一,传为后汉 五次仲所创。何谓“八分”,古人说法不 一。蔡文姬说:割程邈隶字八分取二,割
全文:

[原文]逸少善书,为古今之冠。草 隶八分飞白章行,逸少备诸体,自成一家 立法。千变万化,得之神功。自非造化发 灵,岂能登峰造极?其所措意,皆自然万 象,无以加也(宋·陈思《书小史》)。$$ [注释]八分:书体之一,传为后汉 五次仲所创。何谓“八分”,古人说法不 一。蔡文姬说:割程邈隶字八分取二,割 李斯篆字二分取八,故称。康有为说:秦 篆变石鼓体而采其八分,前汉人变秦篆 而采其八分,后汉人又变前汉书而采其 八分,名曰“八分”,是指程度而言。飞 白:书体之一。传察邕见役人以帚成字于 地,其笔画枯槁面中空,因受启发创“飞 白体”,汉魏宫阙多用此体。造化:自然, 这里指自然界的主宰者神灵。灵:灵性, 灵感。$$ 措意:注意,用心思。无以:没有用来 ……的。加:超过。$$ [译文]逸少擅长书法,是古今第一 大家。今草、隶书、八分书、飞白体,章草 和行书,逸少对各种书体完全精熟,自己 形成了一个体系的独特笔法。他的书风 千变万化,是由神功得到的这种效果。假 如不是自然界的主宰者引发灵感的话, 他怎么能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呢?他在 书法上用心思仿效的,都是自然界万事 万物的形象,这一点人们无法超过他。$$ [原文]予尝论书,以为钟、王之迹, 萧教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唐而钟、王 之法益微。(宋·苏轼《书说》)$$ [注释]萧散:清爽轻松,洒脱自如。 简远:简洁明快,神韵无穷。微:衰微,很 少见。$$ [译文]我曾经读论书法,认为钟繇和王羲之的墨迹,清爽 轻松,洒脱自如,简洁明快,神韵无穷,精妙处在字的点画以外。 可是至了唐代,钟、王的笔法却越来越少见了。$$ [原文]右军真、行、章、草稿,无不典当其妙处。往时书家置 论,以为右军真、行皆入神品,稿书乃入能品,不知凭何便作此语 (宋·黄庭坚《山谷题跋》)?$$ [注释]典当:典要,简要而有法度。置论:玄论,提出看法。 稿书:即草稿字。神品、能品:张怀瓘《书断》提出“书三品”,即 将能书者分为神品、妙品、能品三种。$$ [译文]右军的真书、行书和草稿字,没有不在那些巧妙的 地方表现得简要有法度。以往的书家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右军 的真书、行书都要列入“神品”,草稿书却只能列入“能品”,不 知道他们凭什么理由就说出这些话的呢”$$ [原文]羲之《行书帖》真迹,天下法书第二,右军行书第一 也。是竹丝干笔所书,锋势郁勃挥霍,浓淡如云烟,变怪多态。右 军暮年,书老而逸(宋·米芾《书史》)。$$ [注释]干笔:指植物纤维制成的笔。郁勃:沉稳而有生气。 挥霍:洒脱,无拘束。逸:奔放。$$ [译文]羲之《行书帖》的真迹,是天下法帖书法的第二 名,右军的行书作品是第一位的。他的有些作品是以竹丝等植 物纤维制成的笔所写,笔锋体势沉稳而有生气,洒脱自然,浓淡 相映带如云烟缭绕,变化出多种形态。右军到晚年,书风老练而 奔放。$$ [原文]晋人风度不凡,于书亦然。右军又普人之龙虎也。现 其锋藏势逸,如万兵衔枚,申令素定,摧坚陷阵,初不劳力。盖胸 中自无滞碍,故形于外者乃尔(宋·周必大《益国周文忠公全 集》)。$$ [注释]锋藏:露锋藏锋。衔枚,枚形如箸(筷子),两端有 带,可系于颈上。古代袭击敌人时,令士兵衔枚于口,以防喧哗。 初:本来,原本。$$ [译文]晋朝人风度不同凡响,在书法作品中表现出来了这 种风度。右军又是晋人中的出类拔萃者,就像百兽中的龙虎一 样。观赏他书作中笔锋藏露的法度和自然奔放的笔势,如同看到 千军万马衔枚进击,指挥若定,摧毁坚固阵地,原本就不费力。大 概他胸中自然没有障碍,所以创作的书法作品也是这样。$$ [原文]《晋史》称王逸少书暮年方妙。《升平帖》升平二年 书,距其终才三载,正暮年迹也,故结字比《乐毅论》、《告誓》诸 帖尤古质,殊类钟元常,浑浑然有篆籀意。非真赏未易遽识也 (宋·黄伯思《东观余论》)。$$ [注释]升平;晋穆帝年号之二。距其终才三载:升平二年即 公元358年,羲之逝于公元361年(-说公元379年)。殊类:很像。 遽;本为驿车,引为急迫意,此为很快意。

王羲之书评注解
作者: 尹伊  来源:中国艺术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王羲之 
描述:[译文]《晋书》中说王逸少的书法晚年时才精巧了。 《升平帖》是他在升平二年书写的,距离他逝世仅仅三年, 正是晚年的墨迹,所以此帖的结字法度风格比起《乐毅 论》、《告誓》各种帖尤其古朴练达,很类似钟元常的特点, 完完全全有大篆的笔意。如果不是遇到真正的鉴赏家,就不 容易很快看到它的神韵。$$ [原文]
全文:

[译文]《晋书》中说王逸少的书法晚年时才精巧了。 《升平帖》是他在升平二年书写的,距离他逝世仅仅三年, 正是晚年的墨迹,所以此帖的结字法度风格比起《乐毅 论》、《告誓》各种帖尤其古朴练达,很类似钟元常的特点, 完完全全有大篆的笔意。如果不是遇到真正的鉴赏家,就不 容易很快看到它的神韵。$$ [原文]书至瘦硬,似是逸少迥绝古人处。若更论势巧 形密,意疏字缓,皆不足者也。羲之书法,正自然功胜,岂待 积学而至哉(宋·岑宗旦《书评》)!$$ [注解]迥:远。势;笔势,即写字时逐点逐画笔毫在纸 上往来运转之势,因势生形,就有迹象,遂成结体。意:笔意, 即运笔的意匠经营和笔画运转间所表现的功力、风格。$$ 自然功:向自然学习的实践的功力。学:理论知识。$$ [译文]书法到了又瘦又有骨气,似乎这就是逸少远远 不同于古人的地方。如果另外读到书法理论上要求的笔势 工巧而结体严密、笔意舒缓而字体变化平和,却都是书法的 不足之处。羲之的书法,正凭借学习自然的实践的功力而取 胜的,怎么是等到学好理论知识才能达到的呢!$$ [原文]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 缚,不求法脱,其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者。窃意书家 者流,虽知其美,而未必知其所以美也(宋·朱熹《朱子 大全》)。$$ [注解]玩:玩味,欣赏。其:代指王羲之《十七帖》。从容:风格稳健。衍裕: 情趣盎然并延续发展。气象:气概。超然:高超脱俗。与:被。窃:私下,暗中。$$ [译文]玩味它的笔意,风格稳健,情趣盎然,气概高超脱俗,不被成法束 缚,也不谋求脱离法度,真所谓一丝一缕都是从自己胸襟中流露出来的。我暗 暗想,一般的书法家虽然知道此帖的美,可是不一定懂得它为什么这样美啊!$$ [原文]《乐毅论》纵横驰骋,不似小字;《瘗鹤铭》法度森严,不似大字。 所以不可仰望也(宋·陆游《论学二王书》)。$$ [注解]纵横驰骋:洒脱奔放。小:小楷。法度:笔法规矩。森严:整饬而严 肃,严正。《瘗鹤铭》:著名摩刻石,其时代和书者前人说法纷纭,有人说王羲 之,有人说陶弘景,等等。瘗,音yi。仰望:仰慕而后希望达到。$$ [译文]《乐毅论》的风格洒脱奔放,不像小楷字;《瘗鹤铭》的笔法规矩严 正,不像大字。这就是王羲之的风格是不可以仰慕而后希望赶上他的原因啊!$$ [原文]《曹娥碑》正书第一,欲学书者不可无一。右之藏宝中,有神光烛 人者,非此其何物耶!$$ [注解]右之:以之为右,把它置于座右。烛:照亮。$$ [译文]《曹娥碑》是正书中的第一,想学习书法的人不可手无一帖。把它 置于座右藏在书房中,有神奇的光彩照亮人的眼目心胸,不是这本帖的话还有 什么东西能如此引人入胜呢!$$ [原文]东坡所谓“君家两行十三家,气压邺侯三万签”者,此帖是也 (明·董其昌《题王羲之<行穰帖>后》)。$$ [注解]苏东坡本题王献之《送梨帖》曰:“家鸡野鹜同登俎,春蚓秋蛇共 入奁。君家两行十一字,气压邺侯三万签。”董其昌引其二句(“十三”应为 “十一”)以言羲之《行穰帖》的气概。$$ 邺侯:李泌,唐大臣,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位至宰相,封邺侯。签: 标签,牙签。韩愈《送诸葛觉往随时读书》诗云:“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 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译文]苏东坡说“你家的两行十三个字,神气压倒了邺侯家三万轴书法 作品”,这本法帖就有这样的气势。$$ [原文]学书家视《兰亭》,犹学道者之于语、孟。羲之余书非不佳,惟此得 其自然,而兼具众美。非勉强求工者所及也(明·方孝孺《逊志斋集》)。$$ [注解]视:对待。语、孟:《论语》、《孟子》。勉、强:二字同义,即尽力去 做。例《荀子·解蔽》引传曰:“勉之强之,其福必长。”$$ [译文]学书法的人对待《兰亭》,如同学五道的人对于《论语》、《孟子》 一样推崇。羲之的其他书作并不是不好,然而只有这幅作品神韵自然,兼顾了 各方面的美感,不是那些尽力去谋求书法巧妙的人能赶得上的。(待续)

永远的王羲之
作者: 李妍  来源:中国艺术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王羲之 
描述:一个人能够让1700年后的人们还记着他,纪念 他,为他召开研讨会、座谈会、书画笔会容易么?跨越 17个世纪史海沧桑的历练,难道还不能说是修成 “正果”、达到永恒了么?纵观中华青史,历朝历代有 多少人或刻碑勒石、或兴庙建祠、或炼丹求寿、或摩 崖凿字,不遗余力地追求永恒,但最终都是江山依旧 在,好梦转成
全文:》版本$$ 历代《兰亭》的摹本、临本,以及刻本不可胜数,现扼要介绍一下比较有名的 《兰亭》版本,评以优劣,以便选帖时参考。$$ 1.“开皇本”。“开皇”为隋文帝年号,一种刻本为“开皇十三年”,另一种为
王羲之《十七帖》取法研究
作者: 李松  来源:中国艺术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王羲之 
描述:3、连续运笔书 写,是草书又一重要 的笔法技巧。$$ 在各种字体中, 惟有行草书有连续 书写的技巧。有人称 之为“连绵笔法”。这 一技巧本身的难度, 绝不亚于绞转,甚至 过之。只是这种笔法 在使用的频率上,不 及绞转高罢了。$$ 连续之笔的书 写有两个点:一是一 字之中的连续书写; 一是字与字的连续
全文:正欹、聚散开合随 形而变,随势而就,除了有些与楷字的形体简 化不大的字外,更多的字无法从其它字体中找 出对应的规律。所以,对草书结体的猜解,就只 能以草解草。$$ 1、注意字势字态。$$ 草书的结体
王羲之《圣教序》取法研究
作者: 李松  来源:中国艺术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王羲之 
描述:《圣教序》这部法帖,是古代行草法帖中最为经典的法 帖之一。自其集成刻帖之后,被历代文人书家所推崇。唐以 后的历代著名书家,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曾以《圣教序》为 法,并将其奉为行草书之圭臬。$$ 学习行草书以《圣教序》为范本,以《圣教序》为法源, 似乎已成定则。这部法帖在历史上的价值,可以说是举足 轻重的
全文:

《圣教序》这部法帖,是古代行草法帖中最为经典的法 帖之一。自其集成刻帖之后,被历代文人书家所推崇。唐以 后的历代著名书家,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曾以《圣教序》为 法,并将其奉为行草书之圭臬。$$ 学习行草书以《圣教序》为范本,以《圣教序》为法源, 似乎已成定则。这部法帖在历史上的价值,可以说是举足 轻重的。直至今天,它仍使成千上万的人为之倾倒,为之着 迷。此帖还有一个最让人满意的是字数非常之多,它集王 羲之法书之大成,怀仁和尚真是功不可没。此帖为我们学 法用法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大凡属经典一类的法帖,其共性的特征是技巧的含量 都非常非常高。《圣教序》就有这样的典型特征。由于此帖 技巧含量非常高,所以在临习时,往往难以直取速获。我们 必须潜沉其中有期,并且还要得法,往往临过一段时间还 要回头重新临写,甚至是经常反复的临习,才可以有所收 益。可以肯定地说,《圣教序》应该是书家案头常备之帖。$$ 一般情况下,乍一入手此帖者,大多是习楷已久初学 行书者。由楷而入行,是学习书法的一个很重要的隘坎,或 可以说是学书的一个极为关键的阶段。$$ 楷书的笔法是笔笔独立的,行书的笔法是连绵映带 的;楷书用笔轻重的反差很小,行书的粗细轻重变化很大; 楷书的字形大小相对一致,行书字形的大小反差明显;楷 书的结字端正工稳,行书的结字聚散、正欹变化莫测,等 等。再加上墨色浓淡燥润的复杂变化,往往使乍写行书者 摸不头绪。$$ 由于大多数的书法爱好者是由楷向行过渡,而且又是 初涉此帖,所以,在取法上较难得其要领。所以,将《圣教 序》的取法问题梳理一下觉得非常有必要。$$ 欧阳中石先生对由楷书向行书过渡的问题,曾提出一 个“解散楷法”的提法。这的确切中问题要害,使我们对由楷 而行有了一个清晰的判断,对指导我们学习行书非常有意 义。我们就《圣教序》将“解散楷法”的问题,进行学法与取法 的分析和研究。为节省篇幅,我们仅着眼于笔法与结字两个 方面,其它问题从略。(注:因《圣教序》是集字成篇,故而行 气不足,章法有人为的痕迹,并不十分和谐,所以,研究章 法、行气就没有太大的价值。再有,此帖是刻帖,没有用墨方 面的技巧,所以也没有研究墨法的价值。)$$ 从笔法方面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藏顿弱化$$ 楷书用笔必须是入笔要藏,收笔需顿。而行书的书写 速度远比楷书要快,所以,往往将一些比较细微的和琐碎 的用笔动作加以省略。这样就形成了“顿藏弱化”的情况。 这种顿藏弱化的现象,尤其在重复的笔画中和比较短小的 笔画中,出现的频率最高。有时已经不仅仅是弱化,有的干 脆是露锋入笔,出锋收笔。$$ 这种用笔方法,一般是初习行书者较为别扭的地方。 写习惯了入笔便藏收笔就顿的笔画,乍一不藏不顿有些不 适应。所以,对藏收弱化笔法的练习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 为,不掌握顿藏弱化的技巧,就很难加快书写的速度。比较 常见的是,有些人总是不敢进行这种弱化,觉得这种弱化 是失笔失法,一下笔就小心翼翼,这是认识问题。其实,这 样的弱化现象在行书中随处可见,草书中更是大量存在。$$ 当然,这里说的弱化不是取消,也不都是完全弱化。这 里有度的问题,有把握的问题,有艺术表现的问题,也还有 法度的限制问题,不可机械理解。$$ 从技巧的层面看,露锋用笔是行草书的重要技巧之 一,甚至可以说,不会露锋用笔就写不了行草书。顿藏弱化 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技巧,该是必须要掌握的技巧。$$ 二、笔意连绵$$ 楷书的笔画,笔笔独立。笔画之间只有位置的关系和 距离的关系。行书则不然,除了有这些关系以外,还有笔意 照应、笔意连接的关系。这是行书最不可少的东西。它不仅 要有一字之中的这种笔画与笔画的气脉联系,还要有字与 字之间的笔意关系。这是行书与楷书截然不同的地方。笔 意连绵是行书极为重要的技巧。在书写过程中,笔不能停 顿,要连续书写,于是就形成了笔画连绵的笔法技巧。一方 面,它可以加快书写的速度;另一方面,它可以强化笔意气 脉的连接,同时可以增加行气的贯通。$$ 乍写行书的人,尤其长期写楷的人,在这一点上较为 犯难,对这种连续的书写技巧方法找不到感觉。其原因 是,楷书中没有这样的技巧。写楷可以每笔之间有停顿, 可以并允许每写一笔后在砚台上掭一掭笔,甚至作品写 了一半停下来,做完其它事后接着写。而行书则不然,在 一字的书写过程中不可以随便停顿,在一篇作品的书写 中途中更不能任意停顿,一旦停了,往往“气儿”就接不上 了。所以,学习行书,就必须要强化 连续书写和笔意连绵技巧能力的 训练。$$ 三、笔画简化$$ 在楷书中,每一个笔画都是确 切的,不可随意增减,否则就是错 字。行书在这方面则是非常灵活 的,它允许将某些琐碎而复杂的笔画 简化。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简化只是一 种简约的手段,而不是省略。(注意:我 们这里谈的仅限于行书,不与草书相 混淆)行书之所以比楷书写得快,笔画 的简化简约也是原因之一。$$ 行书笔画的简化,不是随便可以 简的,它有一定的要求、法则和规律。 简化的地方往往是在多个重复笔画 的部位,由于多笔的重复,写来烦琐,将其简约后写来就 便捷多了,同时,字的笔画被简化后,情趣增加,有含蓄的 味道。(待续)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