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 (3)
报纸 (2)
按栏目分组
绍兴文化 (5)
按年份分组
2006 (1)
2003 (3)
1999 (1)
按来源分组
中国艺术报 (2)
艺术评论 (1)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相关搜索词
《兰亭序》文理辩证
作者: 刘启林  来源:中国艺术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兰亭序 
描述:《兰亭序》之文先写山阴风景之美,再写盛今雅集之乐,情 景交融。转而由“欣于所遇”之“乐”写到“情随事迁”、“以为 陈迹”之忧,感于盛事不常“终期于尽”,人生苦短,以申撰文以 供后人“兴怀”这志,进一步显示感慨之深。可谓景、情、理交融, 顺理成章。故正如郑振铎先生所云:“虽不是极■妙的好辞,却 自有羲
全文:

《兰亭序》之文先写山阴风景之美,再写盛今雅集之乐,情 景交融。转而由“欣于所遇”之“乐”写到“情随事迁”、“以为 陈迹”之忧,感于盛事不常“终期于尽”,人生苦短,以申撰文以 供后人“兴怀”这志,进一步显示感慨之深。可谓景、情、理交融, 顺理成章。故正如郑振铎先生所云:“虽不是极■妙的好辞,却 自有羲之的清淡的风格。”后人指其偶有小疵,如“丝竹管弦” 辞文重复,“暮春三月”却说“天朗气清”似状秋景,不如说“天 朗甚晴”等。然未被收入《昭明文选》之理由,前人亦有论列。即 《昭明文选》以“综辑辞采,错比文华,事出于沉思,文归于藻 翰”为标准,故《兰亭序》与庐山诸道人的《游石门诗序》两篇 朴素自然的纯粹散文皆不收录。对于《兰亭序》文理(主要是遣 词)之得失,钱老文中论之甚详,容不赘述。$$ 二、由王羲之的“悲”与“痛”论及其人生观$$ 施老在文章中屡次对《兰亭序》中“悲”、“痛”二字提出质 疑,一是说:“生死亦大矣”加于“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之后,作 者的思维逻辑“不可理解”,又加“岂不痛哉”?竟不知“痛者为 何”?二是说:“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悲”者为何?$$ 此二事本极易理解,作为精于碑帖之学的施老似不当提出 质疑,古诗文中凡涉及“悲”、“痛”、“哀”者无非生老病死之事 耳。若无事实,辄乐极生悲,如感人生无常,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难再,或感青春易逝等等,此为虚写,览古人诗文已成套路。至于 涉及事实,则不外于丧乱悼亡。对于王羲之本人则虚实兼有之。$$ 先列举“昔人兴感之由”,亦足明王羲之之心迹:《论语》: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汉武帝《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摇落兮雁南归。……箫鼓鸣兮发棹歌, 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古诗十九首》:“四顾 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 速老。盛衰各有时,岂能长寿考?奄忽随 物化,荣名以为宝。”又:“人生忽如寄,寿 天金石固。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服 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 纨与素。”又:“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 能待来兹。”王勃《滕王阁序》:“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期,兴尽 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王羲之《兰亭序》一文的思绪与以上所列晋以前及以后的 诗文对人生的感悟与感慨大致相似,所不同者,他在认识到生命 有限、时间无限的同时,一边是忘了前人的忠告“服食求神仙, 多为药所误”,沉迷于“五斗米道”,服食求仙,反害得疾病缠 身,一边又不忘人生的物质享受,及时行乐。而对今人不能见古 人,只能重复着古人一样的对人生如寄的“兴感”,于是他才有 “悲夫”的哀叹,这似乎没有难解之处。$$ 施老在分析“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兴怀”及下 文的“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一节说:“这一节的思想和上一 节是对立的,既然知道人寿长短,同归于尽,为什么还会感伤人 生之短促?”我以为这一分析,似未解文意。《兰亭序》此节是 说,当人们“欣于所遇”后,由于时间流逝,“情随事迁”,未免发 生物是人非之叹,但是“向之所欣”的赏心乐事的不能再现,还 是要时常引人怀恋感伤,何况人生有限,早晚要离开这世界,那 种感伤就愈加深刻了。故前后文并无矛盾之处。施老说:“这个 况字是怎么加上去的?”我想,此节作如是观,答案不言自明。$$ 至于王羲之的“岂不痛哉?”一句的“痛”的内涵,却是王羲 之的深刻体验。当郭沫若先生在1965年之际挑起《兰亭序》之争 时,郭氏与其同道便简单化地提出:“王羲之既信仰道术,他的 胸怀应是开阔的、乐观的,不应该有什么哀痛……”嗣后一些学 者据理驳斥,那些论争之文,施老作为潜心书法学的大学者是, 焉能一无所知?$$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哉不痛哉?”这是王羲之对现实人生 的深刻感受,他虽信五斗米“鬼道”,抱着成仙而长生久视的幻 想,但现实生活中的失亲与丧乱的打击,使他始终不能达到精神 的超脱,这在王羲之书札中触目皆是,“哉不痛哉!”是说死亡不 可抗拒,而给生人之精神打击是难以磨灭的。当年郭沫若先生对 王的书札视而不见,30年后施老又重蹈郭氏旧辙,无异于对《兰 亭序》之文的真实性发难,迫使人重翻旧帐,实令人无可如可! 我们随便翻翻王羲之墨迹,“哀”、“痛”之辞触目可见,如:“姨 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羲之顿首, 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 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频有哀祸,悲摧切割,不能 自胜。”至于《右军书记》中所载王羲之书札条目,此类内容更 为连篇累牍,如:“十一月十八日羲之顿首顿首,从子弟夭没,孙 女不育,哀痛兼伤,不自胜。”“瘐新妇入门未久,岂图奄至此祸, 情愿不遂,缅然永绝,痛之深至,情不能已。”“君服前贤弟逝没, 一日奄至痛当奈何。”“司马虽笃疾久,顷转平复,无他感动,奄 忽长逝,痛毒之甚,惊惋摧恸,痛切五内,当奈何奈何!省书感 哽。”$$ 这些人生现实的悲痛,使王羲之难以接受庄子的“一死 生”、“齐彭殇”的荒诞论调。因此斥之为“虚诞”、“妄作”。(有 人说这句话为唐有所加于王羲之,那是对王羲之矛盾着的人生 观未做深入研究的妄断!)$$ 由《兰亭序》的思维脉络不难看出,所谓“悲”,无非是古人 与今人对人生与时间神秘性的困惑。人的生命不可逆转,致使古 人怀古伤今,而今人同样为此怀古伤今。而王羲之所追求的得道 成仙的希望渺茫,他虽“锲而不舍”,没有放弃对超越生命极限 的追求,但是成仙只是古代与现代的传说,当代人(晋代)的幻 想。他所看到的却是许许多多让他“痛贯心肝”、“暴疾不救”的 活生生的现实。于是他才发出“死生亦大矣”的悲叹(“死生” 为偏义复合词,偏重指“死”)。因生命不可重复,死而不可复生 故而他发出“岂不痛哉”、“死生亦大矣”的哀叹是合乎情理与 逻辑的。$$ 三、《兰亭序》的主题与弦外之音$$ 王羲之的《兰亭序》之文风犹如其书法风格,清新脱俗,典 雅■永,具有“象外之象”与“味外之味”,其格调正如钱锺书先 生所言:“低徊慨叹,情溢于词,殊有悱恻缠绵之致。”至于主题 亦甚明之,无非由对优美自然风景之歌颂引发对人生的感悟与 议论。施老之文认为“古人云:‘死生亦大矣’!”以下至“后之 视今亦今之视昔”之前的十多句是“迷乱了主题”,“全是杂 凑”,其根本原因是就文章字面挖掘含义,而完全没顾及王羲之 的思想与信仰。如将此段话中的批判庄子的话“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与此段之前的“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等同起 来,指“修短随化”为庄子思想,而说《兰亭序》又自加否定,固 有“迷乱主题”之嫌。又将《兰亭序》文中说得极明的“昔人兴 感之由”妄加指说,自然“迷乱主题”的不是王羲之。$$ 先说“昔人兴感之由”:所谓“兴感之由”笔者前文已章述较 明,既由“乐”而转“忧”,“乐”即“欣于所遇……快然自足”, “忧”即“向之所之,……以为陈迹”,此即人生如寄,良辰美景赏 心乐事不能复现的感慨(如景虽在而人已亡,或景已不在等等,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俗语云:“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 “没有不散的筵席”均此意也。),因而“昔人兴感”皆出于此。施 老说“俯仰之间,以为陈迹”是一种“兴趣之由”。这本不错,接着 却说“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又是一种“兴感之由”──这便有些 离谱,因为说这话的是王羲之,不是“昔人”,接着又把王羲之引 “古人”的一句“死生亦大矣”也归在“兴感之由”中,便大悖 《兰亭序》原意了。“修短随化”及“古人云”(这“古人”是谁并 不重要,因为《兰亭》是一篇散文,不是史论。况孔子此语虽出 《庄子》也未必不可信)是王羲之的感慨,何以都归到“昔人”名 下,应属今人的观点。故《兰亭》之“七拼八凑,不知所云”实属施 老有意无意之断章取义,曲解文义所致。之所以肢解离散《兰 亭》,主要是指出一条批驳的重要理由:“三种兴感之由,包括至 少庄、孔两派的人生观,怎么会‘若合一契’呢?”(待续)

《兰亭序》文理辩证
作者: 刘启林  来源:中国艺术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兰亭序 
描述:周文又云:由于“我们离王羲之太远,加之过去对 老、庄哲学的界限很少加以区分。实际上,老庄之别唐人 的认识还是比较清楚的。由隋入唐的成玄英对王羲之的 反驳便证明了这一点。先是,《庄子·知北游》中有这样 一段话:‘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东与!乐未毕 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
全文:

周文又云:由于“我们离王羲之太远,加之过去对 老、庄哲学的界限很少加以区分。实际上,老庄之别唐人 的认识还是比较清楚的。由隋入唐的成玄英对王羲之的 反驳便证明了这一点。先是,《庄子·知北游》中有这样 一段话:‘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东与!乐未毕 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悲夫! 世人直为物逆旅耳。’王羲之《兰亭序》中‘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的一段,正是用了《庄子》这一段来驳庄子 的说法,成玄英明白他的用意,在作疏时反驳王羲之说: ‘凡情滞执,妄生欣恶,忽睹高山茂林,神皋奥壤,则欣 欣钦慕,以为快乐。而乐情未几,哀又继之,情随事迁,哀 乐斯变,此乃无故而乐,无故而哀,是知世之哀乐,不足 计也。’这段疏文,暗用《兰亭序》本事,‘高山茂林’、 ‘情随事迁’之句甚至全是《兰亭序》的原文。成玄英有 意用这些话来反驳王羲之对《庄子》的否定。事实既是 这样,‘夫人之相与’以下一些文字当然谈不上是隋唐 间人知晋人喜述老、庄而‘妄增’的。”$$ 由此看来,《兰亭》这篇歌颂自然山水,抒发人生 感悟的普通散文实际上却包含着尖锐的哲学观点的论 争,王羲之批判庄子的一句话中包含着丰富的内 容──这与庄子学派的论争看似为《兰亭》的弦外之 音,然而却是构成主题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体现了王羲 之反对庄子虚无主义与颓废主义的鲜明观点。批庄子 的话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句,但却是强有力的音响。$$ 成玄英所阐述的庄子《知北游》的宗旨与王羲之 《兰亭》的否定庄子的抒情与议论,争论之焦点是在 “道”与“情”之关系。在庄子看来,悟道者当不滞执于 物,其情亦不为物所羁,喜、乐、悲痛来去皆非人所能 止,皆与主观因素无关,与人生体验、阅历无关,因此竟 发出“人直为物之逆旅耳!”的感慨。这就完全否定了 人生、颠倒了主客观之关系,倒不如唐人李白的看法: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春夜 宴桃李园序》)很接近“时间与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 式”的看法。佛家与道家多持否定人的悲喜的观点,认 为这是虚妄的。伤痛、疾病、死亡都是虚妄的“缘”,都 是与“道”相背的,因此庄子妻亡,他鼓盆而歌,自己快死了,还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 笑。这些在王羲之看来是荒谬虚妄的。于是在《兰亭》中他直陈自己对生命的看法,前 部是委婉含蓄地反驳着庄子,结尾才直接挑明观点。在《兰亭》中,我们可以窥见他的 “道”与“情”相融为一的观点,他的“道”的内涵当然不是庄子的“道”,而是更倾向 于老子的“法自然”的“道”,“法自然”不一定要否定人的一切情感,也不能否定人 生价值与体验,这与庄子人生观自然是对立的。因为庄子认为“情”(悲、喜、哀、乐) 都是妄生的,是自然对人暂时作用的结果,不是人自身(生命)的构成因素,来去皆无 依据,若为情所役则害“道”了。成玄英影射式的批判王羲之的《兰亭》之文,其意不 外乎此。$$ 《兰亭序》中所谓“欣于所遇”、“所之既惓,已为陈迹”、“信可乐也”、“快然自 足”、“感慨系之”、“兴怀”、“临文嗟悼”等都是抒写古人与今人相同相似的人生体 验,而具有人生体验阅历必须首先承认生命之价值。如果如庄子所言寿夭无别,死生无 谓,那么人生价值则无法实现,人生体验无从谈起,这便是他直斥庄子为“虚诞”“妄 作”的原因。从今人唯物主义观点来看,人的好恶、喜乐都是以物质与精神需要为转移 的(其中精神需要中包括了审美需要──如对自然景物、艺术品等),这些需要发自人 本身,而不是“妄生”的,王羲之的《兰亭序》从自身于自然山水及朋友雅集饮酒赋诗 中得到愉悦、陶冶与感悟,并由自身对人生的感悟、体验推及古人与后人亦当具有共同 感受与体验,这是极易引起读者共鸣的思想感情,也是撰序之宗旨,但是由于此文所涉 社会背景及文化内涵太复杂,如深入讲解,则决非中学生所易接 受。因此,中学课本中不妨删除此文,以待大学古代文学课学习。$$ 笔者虽读《兰亭序》数十次,及数十篇“兰亭论争”之文, 但向未深讨其文意,多半是研究其书法的真实性,拜读施老 《批〈兰亭序〉》一文,方认真于其修辞章句,自感浅鄙,况于老 庄之学亦略知皮毛,汪洋向若,井蛙窥天,疏漏谬误之处在所难 免,恳望海内方家有以教之! (完)

《兰亭序》文理辩正——与施蛰存先生商榷
作者: 刘启林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兰亭序》  文理  魏晋风度  老庄之辨  人生观 
描述:,反驳施文在对《兰亭序》文理分析中的种种错误观点,以期给《兰亭序》这篇名文以一个公正的评价。
《冠军帖》为唐人摹王羲之书札初考
作者: 刘启林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王羲之  晋人书札  张芝  冠军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唐人  《全晋文》  中国书法  张旭  五石散 
描述:《冠军帖》为唐人摹王羲之书札初考
真力弥满 挥斥方遒——王云先生书法简评
作者: 刘启林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书法展  先生  简评  评论家  王羲之  颜真卿  明王  笔法  线条  气息 
描述:真力弥满 挥斥方遒——王云先生书法简评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