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对中国儒释道的合流功莫大焉

日期:2009.12.12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关键词】 王羲之 

【地址】 地址1

【来源】 宁波晚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人物名片: 徐斌,辽宁辽阳人,1985年毕业于西北师大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任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浙江省文化产业研究会副会长等职。曾任《观察与思考》杂志主编;浙江工商大学杂志社社长。致力于中国思想文化研究,着重关注两汉魏晋思想文化及中国近现代史。已发表论文、评论百余篇。代表作《魏晋玄学新论》、《论衡之人——王充传》、《旷古书圣——王羲之传》、《天地良心——马寅初传》等,颇受学界好评。目前承担着多项省部级研究课题:“王充与浙江文化精神”、“浙商三十年”、“光荣与艰辛——1949-2009浙江要事录”、“毛泽东在浙江”等。 11月28日,徐斌应邀在宁波市图书馆“天一讲堂”做了题为《书圣王羲之及其兰亭序》的讲座。 本报记者 陈晓旻 记者:我们都是从书法的角度认识和了解王羲之的,但您告诉我们书法背后的很多东西,为什么选择从这个角度去研究呢? 徐斌:以前人们说起王羲之,包括浙江每年都要举行的兰亭书法会,大多都是从书法的角度来看待、推崇的。这不难理解,王羲之对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就是他的书法。正因为王羲之的书名太高,他在书法方面的成就无人能及,通常对王羲之的研究往往聚焦于这一点,而就他在政治、思想、文化上的非凡见识有所忽略,可以说这些反而为其书名所掩。对此,古人曾有灼见,李贽说,王羲之“识虑精深,有经济才,而为书名所盖,后世但以翰墨称之”。所以,王羲之的《兰亭序》等作品为大众所熟知,但他内心的想法,一生有什么样的文化追求、什么样的精神境界,以及一生中丰富多彩的阅历,在以往的著作里面展开谈的不多。 我是学历史的,更多地是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加以审视,更关注书法以外的东西,如王羲之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书法第一人,是什么样的文化生态孕育、造就了他,他本人的文化底蕴如何构成,其跌宕起伏、大喜大悲的人生体验与思想认识有怎样的互动,他最终形成的终极关怀是什么等等。吃透了这些,才能了解这位中国历史上惟一之书圣全面而真实的一生。 记者:这也是很多读者感兴趣的,为什么王羲之能成为一代书圣,之前和之后有很多书法家都无法超越他呢? 徐斌:我先谈谈王羲之在书法史上、文化史上的地位。《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确实是后人无法超越,还有他的草书《快雪时晴帖》、楷书《黄庭经》,这些尽管都不是他的真迹,均为唐代所临摹,但这些临摹非常接近真迹,后人绝对达不到如此的书法水平。王羲之这么受到推崇,还不仅仅因为他的字写得如此绝妙,而是他在文字的框架、字体的法度上作出了重要贡献。王羲之不是文字的创始人,但他的书法却奠定了今天汉字的模样。 书法发展到了魏晋之际,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提升,创新出一种美观而实用的书体,这需要有人来担当。我们知道中国成型的文字从甲骨文开始,后来出现钟鼎文,到周代形成大篆,秦朝李斯又创造了小篆,把各国的文字统一起来。小篆的功劳非常大,汉字的轮廓基本上由小篆奠定。李斯以后,汉字从篆书变成了隶书,也叫汉隶。汉隶的成熟和完备是由曹操的老师、蔡文姬的父亲蔡邕完成的。 曹魏时代出现了一个大书法家钟繇,三国志里的大将钟会就是钟繇的儿子。他把隶书开始往楷体上转,钟繇是楷体的开创者,但他并没有完成楷体的演变,他的字还是扁长的,书写也不是很流畅。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继承钟繇的字,再传到王羲之。王羲之深入钻研了汉字的特性,把汉字的结构重新整合,让每笔每划都恰到好处,从而创新了楷体。这个楷体是通过3个帖子实现的:《黄庭经》、《乐毅论》、《东方朔画赞》,今天汉字的间架结构都是根据这3个帖写出来的。可以说汉字之所以变成今天这种模样,就是王羲之吃透了汉字的精髓写出来的。同时,王羲之还从书写方便、美观的角度上创造了行书,这就是我们今天都知道的《兰亭序》。 另外,他在草书上的贡献也非常大,以前谈草书比较多的是讲到张芝和王献之,但一直没有看到王羲之最好的一部草书作品,直到七八十年前在日本出现王羲之的草书真迹《丧乱帖》,发现王羲之的草书也是天下绝伦。单从这三个方面,王羲之的功劳是无人能比的。 第二个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行为个性是很开放的,也是个文人充满创造力的时代。从个人条件看,王羲之又出生在一个文化和官宦世家,家学渊源深厚、充满文化理想,从小因父亲早逝而经历了人生的苦难和忧患,对于人间冷暖和人性复杂体察深切。王羲之这种不凡的人生境界和高远理想、文化厚度,正是后人无法超越的原因所在。 记者:那么,可以说是王羲之开创了中国文字的另一时代,您从历史的眼光如何完整地看待王羲之的贡献呢? 徐斌:王羲之是山东临沂人。王家在历史上是一个很大的家族,文化传承多年。我们今天研究文化、历史,要重视文化世家的研究。这种文化世家的传承可能延续几十代,即便中间有王朝的更替,但文化传承却是不会中断的。当时王家有个叫做“王太保家法”的传统。第一,王家的子第要读儒家的学说,视为做人基本。王羲之从他后来的学问和做人来看,儒学根基是非常好的。其次是玄学。王羲之最喜欢写的帖子是嵇康的《太师箴》和阮籍的《劝进笺》。第三是文学。孔子说,言而无文,行之不远。王家的很多人都留下了传世诗书,王羲之的《兰亭序》也是一篇非常高妙的文学佳作。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文化理想和政治抱负,那时士人的最高理想是以道统来引导政统,也就是以文化人的良心、良知来影响政治。当时很多人都力主北伐,但王羲之却多次上书不要盲目北伐。王羲之认为,当时国家的方略不在于一味地依仗武力,而是要修内政,厚文化,以文化认同来统一中原。以武力打下来的天下,如果文化上不认同,还是要分裂的。我们古代有着丰厚的文化兴国的思想,包括王羲之在内,今天却很少有人关注。 为什么会有那次兰亭雅集?因为会稽实际上是当时全国的文化中心。王羲之在会稽当太守,开启了最早的自觉打通儒释道的努力。在会稽王羲之的家里,当时国内最好的思想家支遁、许询等就在讨论佛学、道家和儒家学说的关系。王羲之的《兰亭序》里充分体现了儒释道三家的智慧。后来王羲之在会稽主动辞官了,他不愿意把自己的一生都浪费在官场上。退下来后,他邀了两个人在金庭分别修一所院子住在一起,一个是道家的许询,一个是佛家的支遁,都是中国当时最顶级的文化人物。所以,中国儒释道的合流,是从王羲之开始进入直接而密切的对话与交融。目前国内这方面研究的还很不够。 记者:对于一代书圣,您觉得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呢? 徐斌:我想还是创新最重要。如今创新这个词很时髦,但是王羲之的创新需要明确的定义,那就是在守成的基础上创新,否则很容易走偏,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需要重视这点。我想起一个典型的例子,也许相似的情况在很多地方都发生过。杭州运河北边有个知名的古镇,前一任领导把镇里的许多老房子都拆了,说要创新,旧城改造么,修了一批新建筑。后来换了一个领导,又把这些新房子给拆了,盖成了仿古的老房子。拆拆建建,都说创新,结果冒出一片“假古董”。 记者:您让我们体会到书法首先是一种文化。对书法的现状您怎么看? 徐斌:书法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所以写书法也通常被视作修身养性的过程。可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面对的诱惑太多,很难有古人那样的心境。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不同,便很难达到古人的艺术境界。但是现代人有兴趣坚持写书法是件很好的事情。我父亲退休后10多年中坚持每天写书法,同时照顾我半身不遂的母亲,他能够把心态调整得那样好,跟写书法不无关系。 如今的书法走向是越来越多元,而且开始偏离实用功能,以审美功能为主。现在真正有功底的人还是太少,很多人不愿意踏踏实实地下苦功夫,而是急于求成、求新求变,创作出怪异字体的也不在少数,甚至用不同的材料来展示。当然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各种尝试都是可以理解的。还是那句话,守成才能有真正的创新,光有技巧和技法上的书法创新是开不出大局面的。 记者:两汉魏晋思想文化是您研究的专长,那么您眼中的魏晋玄学到底是什么呢?给我们简单地讲讲。 徐斌:魏晋玄学应该是一种本体哲学,它是一种通过内心反省、内心思索,来领悟宇宙本体的一种理论。玄学不仅是抽象的理论,也是一种生命哲学。玄学在真正学者的心目中,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它崇尚思想上、精神上的自由,倡导个性解放。宗白华先生认为,玄学是中国思想史上继先秦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