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疯狂”

日期:2014.08.2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副篇名】——走进天台之窗越剧戏迷俱乐部

【关键词】 越剧 

【地址】 地址1

【来源】 天台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陈翥

“西湖山水还依旧,憔悴难对满眼秋……”如同往常一样,优美的越剧唱腔又在石梁湾公园响起,每逢周四晚上,这里更是欢声笑语。原来这里活跃着一支越剧戏迷团队——天台之窗戏迷俱乐部。由于对越剧的痴迷,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互帮互学,能者为师,自娱自乐,不知不觉已走过了八个春秋。

随着时代发展和娱乐文化生活的日益多样化,在很多人眼里,越剧逐渐变成了一种“夕阳”艺术,说起戏迷,在脑海中浮现的首先是老年人的形象。如果你有机会走进这个年轻的戏迷俱乐部,就一定会改变那些看法。

网络为媒高山流水遇知音

天台之窗戏迷俱乐部组建于2006年,去年9月俱乐部获县政府批准正式成立,是天台唯一一家获批的戏迷组织。俱乐部的发起人余其华自己就是一位越剧爱好者,谈起组建俱乐部的初衷,他回忆说,最初就是几个喜欢唱越剧的在一起唱唱戏,他自己经营着一家小公司,公司的办公室就成了戏迷的活动场地,成立俱乐部只是一个偶然冒出的想法,没想到最后能召集来本地这么多的越剧爱好者,认识了这么多的志同道合者。

与其他戏迷俱乐部不同的是,天台之窗戏迷俱乐部严格控制俱乐部的人数,目前俱乐部的会员只有20个人左右,平均年龄35岁。余其华介绍说,我们虽然是业余爱好者,但为了保证俱乐部的演唱质量,对会员有一定要求,比如要求要有唱功、有一定的表演基础、懂越剧的基本艺术知识、个人素质好等,这样一来会员人数少了但是质量上去了。同时为了方便戏迷之间的联络,熟悉网络的余其华建立了一个戏迷QQ群,很快地越来越多喜欢越剧的人们加入到了这个群里,目前已经达到了100多人。这批活跃的戏迷为俱乐部会员注入了新鲜血液,其中一些进步神速的戏迷就会慢慢成为会员。与此同时,天台越剧网也应运而生,网站设立了越剧论坛、戏迷活动等栏目,俱乐部不定期在网上发布各地越剧演出信息、俱乐部自己活动的视频和图片。群友们则上传各种音像学习资料、各时代越剧演员的介绍资料等,或者写上一篇洋洋洒洒的观后感,通过各种方式在网络上互相交流切磋。

登台演出初亮相戏剧改变生活

逐渐地每周四的聚会和网络上的交流已经不能满足戏迷们的要求,2007年,天台之窗戏迷俱乐部和美音琴行合作在孔庙广场举办中秋晚会,上演了俱乐部的第一场秀,这次演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良好反映。从此,俱乐部拉开了登台演出的序幕,从幸福花苑到落雁社区,从平桥到白鹤,到处可见会员们的身影。

2011年12月28日对于俱乐部来说是难忘的一天,俱乐部的首次彩唱在溪林春天社区举行,所谓彩唱即穿上戏服、扮上相,化上妆,和以前的清唱相比,对演唱者的表演要求更高。整台演出由《山河恋·送信》、《红楼梦·葬花》、《何文秀·桑园访妻》等折子戏组成,水袖飘飘,越音袅袅,展现了越剧的迷人风采。此次演出让俱乐部名声大振,不仅受赤城街道平安晚会、龙溪荷花节、温岭横峰文化走亲活动等活动邀请演出,还吸引了义乌、上虞、嵊州等地戏迷来天台进行交流联欢,俱乐部的《十八相送》还登上了天台首届春晚。一些戏迷还在外地比赛中获得奖项,如2010年奉化、嵊州、天台三地《我爱唱越剧》戏迷总决赛,金奖梁中富,银奖周萍,铜奖陈爱云都是俱乐部成员。戏迷张婉珍更是在去年获得了“CCTV过把瘾台州行”活动十强。

那充满江南韵味的唱腔,那婀娜的身姿,谁又能看出这些表演者只是业余的戏迷?她们有公司职员、单位员工,也有生意人,她们大多自学成才,平时跟着视频音频学唱,自己花钱定制戏服,越剧对于她们来说不仅是业余爱好更是改变了她们的生活。

范武莲唱的是旦角,去年才加入俱乐部,“我从小喜欢唱歌,越剧只是喜欢听,有一次偶然看到俱乐部的演出,突然发现越剧也挺好看,于是我就想加入俱乐部,但没想到自己也有登台演出的机会。”范武莲对记者说。没有基本功的范武莲从网上下载录象资料学唱腔,跟着县文化馆老师学身段,聪明好学的她已经有了7、8次演出经验,清唱、彩唱都会,现在连最喜欢的卡拉ok都没兴趣了,业余生活基本就是唱戏、听戏。“我以前生活在外地,后来回到天台,戏迷俱乐部让我认识了更多人,有的甚至成为了好朋友,丰富了我的生活,我很喜欢这种互相学习、热情友好的团队。我现在唱得还不够好,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会越来越好。”范武莲说。

唱小生的许绸飞对越剧的痴迷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加入俱乐部前她周末时间几乎全花在麻将桌上。几年前的某一天,缺麻将搭子的许绸飞在外散步偶遇俱乐部的几位戏迷正在唱戏,觉得有点意思就想参加,这一参加就坚持到了现在。为了学好越剧,她除了自学还到处拜师,从台步、唱腔到水袖、身段从头学起,童菊凤、李春燕、陈金妃等越剧专业资深人士都因她的勤奋好学纷纷热情相教。聪明的许绸飞很快就登上了彩唱的舞台唱响了名声,2013年天台县首届春晚、县文化馆的戏曲演出、天台浪花越剧团等陆续请她来演出。用许绸飞自己的话来说,越剧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现在的她除了上班就是唱戏,自从唱戏以后精神状态也好了,家里人也很支持,还去现场为她捧场。

如今天台之窗戏迷俱乐部早已名声在外,虽然这些“疯狂”的戏迷们,让越剧这门古老的艺术开始变得年轻,但是文化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发展使得越剧失去了以前的热度,年轻观众还是在逐渐流失。俱乐部发起人余其华也表达了这样的担忧,他说:“最初建立俱乐部是出于爱好,现在觉得这也是一种责任,是对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承,但是仅凭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比如我们俱乐部只是民间组织,从戏服到设备、场地等都是自费的,希望社会各界和相关部门能够给予关注和支持,大家一起来保护越剧这门古老的艺术。”在市场经济大潮和文化取向多元化趋势的冲击下,越剧路在何方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但有这些热情的戏迷我们还是有理由相信越剧明天会更好。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