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另一种阅读方式

日期:2013.04.25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副篇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讲座侧记

【作者】 王想成

【关键词】 越剧 

【地址】 地址1

【来源】 兰州日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梁祝》剧照贾笑云摄

阳春莺飞草长,三月烟花正浓,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做客兰大,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艺术式微的浮躁背景下,做了题为《对抗遗忘》的报告。也许是数十载艺苑生涯熏染之故,茅威涛虽已到知天命之年,但仍显得精干、大气,眉宇间依然传递着张生的风雅潇洒与梁山伯的痴情透骨,艺术表演中的高雅脱俗和俊美飘逸,依旧细腻深入地镌刻在岁月的年轮里,幻化成一种独特的性格精神,吸引着每一个痴迷越剧的观众。

茅威涛的开场白颇居匠心,她说自己是一个不太年轻的越剧小生,且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的干活,谦卑中不乏睿智,没有着意斧凿自己不平凡的艺术人生,足可见是大家的气象。先从五六十年代兰州市越剧团谈起,梳理了越剧在这个西北名城的发展历史,而后直言自己生在烟雨江南,在西湖畔长大,看惯了小桥流水、黛墙黑瓦、画舫古镇,对于兰州塞上江南般的独特风光甚是稀奇,尤其说到横贯城市的黄河足够气派,这是在江南看不到的,有一种别样的气韵在里头。谈及自己要做报告的题目——对抗遗忘,茅威涛笑说这似乎有点哲学的味儿,其实她是想尝试着进行一番对话,即在现代社会的生活关系中,我们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与生存态度。

约翰·伯格说过:“一个被割断历史的民族,它的自由选择和行为的权利,就不如一个始终得以将自己置身于历史文化的民族。”所以我们要对抗遗忘,回归传统,我想这也是茅威涛做报告的初衷吧。讲座中茅威涛谈到自己初来兰州,在这里很容易使人念及兰州以西的敦煌,至今未去过,毕竟遗憾,然后讲了些许已故敦煌研究院院长常书鸿的故事,常先生在特殊年代腿被打伤的情况下,坐着小滑轮板车在石窟壁画前工笔修复,坚守大漠敦煌五十春秋,这便是我们民族文化断层弥合者的精神,以常书鸿先生艺术风范说开,茅威涛讲到一个人一辈子坚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做好了便是成功。

茅威涛谈戏曲是另一种阅读方式,从一方水土孕育下的戏剧形态里可以见出区域内独具特色的艺术与文化,与兰州人惯听的西北剧种秦腔相比较,西湖边上浸润在吴侬软语里的越剧小唱,显然没有西北大地的豪放气概,而更多的是“落难才子中状元,私定终身后花园”式的男欢女爱。“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茅威涛形容越剧两大特点的术语,“伊人”即是越剧中的女小生,“在水一方”则是孕育这个剧种的江南水乡,只此一句,便道出了越剧生于、长于一叶江南似水柔情里的艺术风格与文化魅力。如果用“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来形容一二西北的剧种风格,那么越剧则更像一幅工笔细描的西湖淡彩画,烟柳拂岸、暮云深情的意境之美是其抹不去的气韵。

茅威涛认为,尽管所有的舞台经验几乎都是毁誉不一,但这些年来她总是尝试着不同艺术风格,执著、从容而坚定地在越剧改革之路上探索着,她说如果一味保持传统,去迎合老观众,不出十年越剧势必要走进死胡同,百年前越剧如同一位穿着蓝花布的村姑来到大上海,在新文化的熏陶下一跃成为标致漂亮的淑女,到了我们这一代,越剧已经在都市里成为了一门艺术,决不能迫于现代社会传统艺术文化式微而重回到民间去,所以要寻求越剧自身的变革与突破,创排符合现代审美与人文精神的作品来留住观众。茅威涛以这次来兰州上演的新版《梁祝》为例,谈到小百花越剧要从西方话剧的写实回归到中国传统戏曲写意的场景形态,大到剧情发展,小到某句唱词,都着力进行了细致入微地推敲,不仅要使舞台效果漂亮、意象、空灵,而且要使上演的越剧传递出普世性、永恒性、现实性的价值意义。

每个演员在舞台上体验着的是不同的人生起落,茅威涛对于越剧小生的独特魅力,始终有着自己的理解:“女小生有着一种假定美,这个假定美就是你自己可以恰到好处地去把握男女尺度,可以用一个异性的角度和眼光来观察世界。这是一种双重审美,就是你去审视它,同时又可以去体现它。而这种体现往往是带着一种唯美的、理想的、浪漫的感觉。一个好的演员,一定是去把握作品的魂,去驾驭舞台,而不仅仅是讲故事。”在这样一个浮浮沉沉的人生大舞台上,茅威涛以堂吉诃德式的精神努力开掘着越剧艺术的无穷魅力。

中国越剧场在西湖边上的筹建,在茅威涛看来,是以剧场的方式对抗文化遗忘,她希望每一个来江南的朋友,都或可以尝试一番游西湖、喝龙井、看小百花的文化艺术之旅,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中国越剧场就倚在西子湖畔,以一种最简单、最朴素的方式驻场,提醒着我们这个时代从遗忘走向回归,寻找精神家园。戏曲传统艺术样式,对当下的意义,就在于普及传统艺术常识,承接历史记忆,对抗文化遗忘。

报告结束之后,有戏迷提问茅威涛有没有信仰,茅威涛如是作答——越剧就是我的宗教,舞台就是我的佛门。梨园一叶,足见一个躬行舞台数十载如一日的艺术大家,她的戏梦人生与文化操守,这也便是我一个不怎么懂戏的普通观众,在听了这样一个艺术对话之后,拉杂零散印象,着墨戏曲的缘结。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