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孔乙己》引发讨论

日期:1999.01.31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关键词】 越剧 

【地址】 地址1

【来源】 光明日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本报记者苏丽萍

由茅威涛戏剧工作室和浙江越剧团联合制作、茅威涛主演的越剧

《孔乙己》颇受关注,自1月24日起在京连演6场,场场爆满,但京城

专家、戏迷对此戏颇有争议,1月28日、29日,文化部和中国剧协分别

召集戏剧专家和鲁迅文学研究者,对此戏进行座谈。

越剧以表现才子佳人擅长,著名小生演员茅威涛也以潇洒飘逸的

书生形象而闻名,她成功地出演了《陆游与唐婉》、《红丝错》、

《西厢记》等戏,并两次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但茅威涛并不满足

已经取得的成绩,她不断进取,积极开拓剧种题材,尝试市场运作,

为此她选择了这一难度较大的题材,并不惜剃掉了满头青丝。从越剧

《孔乙己》的演出效果看,这三个目的都达到了。大幕拉开,呈现在

人们面前的是色调灰暗的酒馆、粗俗的酒徒,茅威涛所扮演的孔乙己,

拖着长辫子,穷酸迂腐潦倒,这是越剧所不曾表现过的题材和人物,

对此,专家们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在目前戏剧不景气的情形下,这

种探索精神十分可贵,有人称这是越剧的“一次革命”。此外,这出

戏采取的市场运作方式,也是当前艺术如何走向市场的一次成功的尝

试——该戏目前已在6个城市演出37场,收入120万元。

人们对这出戏的争议是,越剧《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是否应是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对此,有截然相反的两种意见。一些专家认为,

该剧将鲁迅小说《孔乙己》和《药》中的情节和人物糅在一起,形象

鲜明,使人感到,这些人物都能在鲁迅作品中找到原型,而且全剧以

春夏秋冬四季来表现孔乙己的命运,很巧妙。但更多的专家则认为,

剧中的孔乙己不是鲁迅所写的那个孔乙己。在鲁迅笔下,孔乙己是一

个麻木的、无可救药的旧时代的文人,他决不可能有觉悟去救夏瑜这

样的革命党,特别是剧尾孔乙己及众人都把酒看成血,这种觉醒无异

于把人物拔高了,这不符合鲁迅原著精神,因而不够深刻。有的专家

尖锐地指出,剧作者对鲁迅的研究尚不够深,因而在对剧作主题及孔

乙己的处理上,把握得不够准确;剧中三个女性人物合理性差;全剧

悲剧氛围不够,缺少批判精神。但有人主张应以现代的审美观去观照

鲁迅小说,因为那个年代的鲁迅,对人物看法比较偏激,而且原著只

有2800字,应允许剧作者加工创造;剧中孔乙己对待三个女性的不同

态度,体现了他性格中善良的一面,这是应该肯定的;没有必要将剧

中人物与对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对号入座。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