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是个越剧迷

日期:2009.08.12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关键词】 越剧 

【地址】 地址1

【来源】 余姚日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红尘一叶●楼坚佩忘了具体年份,应该是我十岁左右吧,记得那天去晒场玩,半道上忽然被广播里传来的旋律所吸引,第一句唱词好像是:红太阳当空照,中间还有妇女解放什么的。这是我从没听到过的东西,太好听了,趴在晒场的围墙上静静地听完。后来知道那是越剧,是戚雅仙唱的《婚姻曲》。从那天开始我深深地迷上了越剧。1978年,越剧电影《红楼梦》复映,万人空巷,盛况空前。不仅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还把越剧这个小小的地方戏曲推向全国。一句“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成了全国人民都知道的流行语。我们村里好多人步行十几里追着看电影,最多有看过十六场的。广播里也天天播越剧,《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等等,所有的名家名段轮翻播出,我听得如痴如醉,五脏六腑如被熨过一样服帖舒适。听得多了就想学,没有唱词怎么办?边听边记!记了上句没下句,一个唱段得听好多遍才能记完。为了赶速度,那些字写得天书一般,用妈妈的话说就是:鬼画符!只有我自己能够看懂。还有一个难题,越剧是用嵊县方言唱的,有些唱词我不但听不懂,而且以我当时的年纪,根本无法理解唱词的含义并把它准确地写出来,特别是《红楼梦》里《葬花》一段,和原著很接近。准确的字句写不出来,就用上了以后学英语时惯用的手段―――注音!于是《葬花》的第一句“绕绿堤拂柳丝”就成了“鸟陆地F(拼音里的读法)柳丝”!这些东西要是能留到现在,一定笑掉大牙!这样勤记勤学不知道过了多久,妈妈的朋友送给我们一本《越剧戏考》,我简直如获至宝,没多久,戏考里的唱词全都烂熟于心了,加上以前自己囫囵吞枣记的。这么说吧,小学四年级前,越剧的大多数名家名段没有我不会的,特别是《红楼梦》,从黛玉进府到宝玉出走,甚至是每一幕幕前幕终的合唱,你点吧,没有我不会的,而且都是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的!学校里有两位老师也迷越剧,经常听他们在办公室里弹着风琴唱越剧。一天我正好去办公室,老师们又在弹唱了。《红楼梦》的《金玉良缘》,那可是我最爱的徐玉兰的代表作啊,高亢激越、欢快流畅、洒脱奔放,可老师他找不着调。我在旁边听着,猴急的毛病犯了,差点没把我憋死,实在忍不住,一张嘴就把他的调给接下来了。两老师同时回头看我,眼光里全是不可思议般的赞许:继续继续,你唱你唱!唱就唱,小菜一碟!一段唱溜溜下来,把两个老师唬得一楞一楞的。这一楞不要紧,埋下小祸根了!小学毕业典礼过了一大半,越剧迷老师(我们的少先队辅导员)忽然走到我身边附耳说:“等下让你唱黛玉葬花啊!”没容我答复,她就走了。怎么搞的,突然袭击啊!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的!我开始心跳加速。一会儿,就听她在台前说“下面请某某同学唱《红楼梦》葬花选段。大家鼓掌!”从来没有这么隆重地被提溜到大庭广众前,心“腾”的一下就跳到了嗓子眼,似乎全身的血都涌到了脸上,脸发烧,腿发颤。在同学们稀稀拉拉的掌声中,我艰难地蹭到了台前,紧张慌乱又受宠若惊的。深呼吸,开唱。好在一开唱我就不怎么紧张了,还能顾及到要把腔调唱得周正些,毕竟第一次出头露脸,总不能太丢自己面子了。可是黛玉葬花好长,我唱着唱着就懈怠了。从上台开始我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地上的一个破洞,一次都不敢看同学们的表情,我不知道他们的反应,心里是那样的忐忑:如果我唱得不好听、如果他们根本不爱听,我起什么劲?这样想着就想快点唱完,不知不觉地就草草收场了。后来那个毕业典礼也在我冗长的越剧演唱后草草收场了。现在我都不敢和小学同学打招呼,怕让他们想起我曾经污染了他们的耳膜长达十分钟。温婉缠绵、行云流水的越剧给我的少年时代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享受。可是和许多地方曲艺一样,越剧在经历了十年动乱前后的大起大落,到现在也无可奈何地没落了,我也从浙江小百花艺术团的成名作《五女拜寿》问世后不久,就很少再听越剧了。不过只要听到那些经典的老唱段我依然会心无杂念、如痴如醉,独自一人时依然会哼着越剧自我陶醉,自得其乐!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