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界“四爷党”

日期:2014.01.12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关键词】 越剧 

【地址】 地址1

【来源】 清远日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几年前,由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全国上下都火了一把,的确也为昆曲这门日渐式微的古老艺术赢得了不少年轻观众。今年,著名越剧演员茅威涛在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也进行了一次越剧“年轻化”的尝试。

他们买来了桐华《步步惊心》的本子,将其进行越剧改编,并全部动用年轻演员出演,以此吸引年轻观众及《步步惊心》庞大粉丝群的关注。此举确实颇有收效,网上不少“步步迷”甚至在比较究竟是越剧版的四爷帅,还是吴奇隆版本的四爷帅。茅威涛说:“我特别期待演完之后,越剧界也会有四爷党和八爷党。”对热门小说及剧集进行戏剧改编,或许是传统戏曲革新的一个思路。

甄嬛入台

在2013年网易娱乐推出年终策划,其中电视篇“观众口味报告”发现,2013年媒体关注度第一名竟然还是《甄嬛传》,其网络播放量达到12.56亿次。

“甄嬛”到底有多火?不仅在大陆仍是超级热门剧,去年至今年年初入台时,同样掀起了持续的热播狂潮,不仅多次重播,更是成为新闻、综艺节目中的热门话题,网络上也形成“甄嬛体”话语潮流。更有甚者,有年轻女观众因痴迷剧集,三日三夜不睡觉,不幸患上了白内障,而台湾的整形医师发现,台湾女孩扎堆想要整成“甄嬛眼”……嬛嬛征服台湾,两岸流行文化的互通性越来越强,作为古装剧的《甄嬛传》,确实找准了某些现代人共同持有的心理根基。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今年是著名的电视新闻节目《东方时空》20周年纪念,这一年,白岩松、崔永元等从《东方时空》出来的知名电视人都在追忆一个名字———陈虻,《生活空间》、《感动中国》等知名电视节目的创立人,2008年因胃癌而过早离世。今年,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徐泓出了一本关于陈虻的书,名字叫《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书中记录了陈虻生前在电视新闻、纪录片等领域中的工作与思考。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就是陈虻某名的语录之一,一位有理想的电视人不断思考的态度,激励与感染了许多人,崔永元认为他是中国电视圈中不多的一直保持着思考习惯的人之一,他在书的序言中写道:“我看电视不算多,每每打开电视,就感觉到失去了陈虻。”

《云图》+《少年pi》

电影自诞生以来就一直被优秀文学所滋养,但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似乎经常被“是否忠实于原著”这一问题所纠缠。《云图》和《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今年来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中最受关注的两部。

这两部电影广受关注,原因之一或许在于,两部小说几乎都被认为是不可改编的———大卫·米切尔的《云图》以前后对分的繁复结构,讲述了不同时代的六个故事,《少年Pi》则以多重解读的可能性,为读者与改编者带来了挑战。两部电影导演在改编时,均跳出了故事原本的设定,或在故事结构上有所改动,或在故事结尾发挥了自主权。

对于电影和小说的不同,《云图》作者大卫·米切尔是这样说的:电影就是电影,为何要用小说的标准来衡量?对于电影而言,重要的是它本身作为一个独立的作品,是否具备足够的说服力,是否充分发挥了电影这项艺术独有的魅力。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