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时期越剧发展方向

日期:2012.11.28 点击数:0

【类型】报纸

【关键词】 越剧 

【地址】 地址1

【来源】 文汇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本报讯(记者张裕)1942年10月28日,袁雪芬领衔的雪声越剧团演出《古庙冤魂》,由此打响了新越剧改革的第一枪。之后,袁雪芬等一批越剧演员和新文艺工作者对来自浙江农村的“的笃班”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越剧建立了完整的现代戏剧编导制度,通过“编剧、导演、演员、音乐、舞美”的全面发展,在中国戏曲中率先完成了从农村民间艺术向城市现代剧场艺术的转型。它对中国传统戏曲的近代化历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昨天,“上海的声音——纪念越剧改革70周年”系列活动在沪启动,活动将通过演出、研讨、新秀推荐等形式,探索新时期越剧发展的方向。

越剧改革的最大成就之一是诞生了一大批流传至今的经典剧目。这次纪念活动将集中展示越剧“四大经典”,展现越剧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美学特征。12月8日至11日,上海越剧院将在逸夫舞台演出《红楼梦》、《梁祝》、《西厢记》和《祥林嫂》四大越剧经典。因袁派名旦方亚芬嗓子水肿需要禁声休养一个月,由她主演的《西厢记》、《祥林嫂》等将临时换由沪浙旦角演员唐晓羚、蒋仕英、徐莱等顶替演出。上海越剧院副院长、著名徐派小生钱惠丽主动请缨,在《祥林嫂》最后的“问苍天”一场中,将出演绝望中离开人世的祥林嫂。

纪念活动的另一大看点是:沪浙苏等地的中生代越剧演员纷纷拿出各自的原创剧目片段,集中展示最近20年来全国越剧的创作成果。来自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绍兴小百花越剧团、杭州越剧院、南京越剧团、宁波小百花越剧团、温州越剧团的名角,将与上海越剧院的名家们一起亮相逸夫舞台。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