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老年大学越剧班

日期:2014.07.18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关键词】 越剧 

【地址】 地址1

【来源】 天台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每逢星期四、星期五上午,当你路过天台老年大学门口,就会听到清脆的二胡声,伴着抑扬顿挫的越剧曲调。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这里正在演出,但实际上这是老年大学越剧班正在教唱越剧。

说起老年大学越剧班,真有点令人向往,也有点令人羡慕。它的前身是音乐与越剧合并的歌咏专业班,但以音乐为主。自2002年上半年开始越剧专业单列开班,由林玲老师与吴天启老师搭档着教学。

林玲老师是新昌县人,从小爱唱越剧。14岁进入天台更胜越剧团,成为一名专业的越剧演员。1973年,天台更胜越剧团解散,她转行到天台小学文艺班当老师,后又从事幼儿教学工作,直至退休。

林老师的经历决定了她教唱越剧具有以下特色:其一是越剧韵味浓。她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是念台白还是唱词,自己讲越语,也要求学员用越语,充分显现出越剧的韵味。其二是对越剧界的人物和各流派的唱腔特色熟悉。她在教每一唱段唱腔前,总是要把原曲的演唱者、流派、唱腔特色作一番介绍,使学员对越剧界各流派的人物和唱腔特色有个全面了解。也便于学员根据自己嗓子特点,选择唱段,发挥所长。其三是备课认真。她把全日制学校的规范备课带进老年大学。每个学期开学前几个月,就着手编制全学期的教学计划——在兼顾学员不同条件和越剧各个流派唱腔特色的情况下选定教材,然后依据教材的曲谱寻找到相应的视频,进行反复核对、修正。学期开学时,将全学期的曲谱印发给大家,并把相应的视频刻录成光盘,由学员根据自己的需要选购,作为课外练唱的依托。其四是课堂教学规范。每曲教学之前,她总是先介绍原剧本的剧情、演唱者、所属流派、唱腔特色。接着,就用越语教学员念白和朗读唱词。遇到天台口音与越语口音差异大的词,她就反复订正。教唱时,先教曲谱,后教唱词;先半句半句地教唱,后连成句、连成节。遇到唱曲难点,她就放慢速度,分解着教,把每一个音符(包括装饰音、符点、休止符等)都要唱到位,不能含糊。长期坚持下来,学员们的识谱能力都大有提高。林老师还重视指导学员唱腔的收与放,纠正学员中认为“放开喉咙唱得越响越好”的偏面认识。只有收放得当才能唱出各个流派的特色。

再说二胡老师吴天启,出身天台更胜越剧团的乐队。越剧团解散时,他来到文化馆工作直到退休。目前,他一面担任老年大学的二胡班教课,一面伴着林老师教学越剧。他每次到校都很早,到校后就着手打开音响设备,调好音准,做好课前准备。他的拉琴技巧原先就很有功底,加上这十多年在教学过程中的精琢、细练,更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当视频播放节目的时候,他配上二胡,与光盘里的琴声、唱声相和,令人分辨不出那个是光盘的声音,那个又是吴老师的琴声。教学的时候,林老师教半句,他就拉半句;林老师教全句,他就拉全句;学员们唱全首曲时,他就规范地拉全曲。两人配合得相当默契。

由于林、吴老师的认真教学,学员们收获多多,学习兴趣越来越浓,由此带动了城区学唱越剧的热潮,就连离城二三十里的平桥、白鹤、坦头以及五十里外的街头镇,都有人赶到老年大学报名学唱越剧。有的人虽未达到老人年龄,但在爱唱越剧的老人感召下,也来老年大学学唱越剧。因此,越剧班的人数越来越多。近几年,每个学期都开了两个班,每班的学员数都在一百名以上。每个学期的报名都非常紧张,有的人怕报不上,天未亮就赶到老年大学来排队。

经过林、吴老师十多年的辛勤耕耘,老年大学越剧班的学员几乎遍布城区的角角落落。由此推动着我县城乡越剧的盛行。公园、凉亭、广场、河边、老人协会的活动场地,乃至有些家庭的客堂,都成了越剧爱好者学唱越剧的小舞台。你看石梁湾公园,只要是天不下雨,满园的人中,很大一部分是越剧爱好者。他们或者是来唱几段越剧,或者是来欣赏他人唱越剧,那场景真不亚于杭州西湖边……

林、吴二老师为活跃天台文艺、丰富老人们晚年生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大家永远铭记在心。

(余绍平曹叶慧)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