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戏迷增添越剧青春活力

日期:2014.05.25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作者】 徐文斌

【关键词】 越剧 

【地址】 地址1

【来源】 劳动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从最初沿门度曲的落地唱书、到草台前的 的笃 歌班,越剧已走过一个多世纪,被誉为中国第二大剧种。但在人们的印象里,似乎喜欢看越剧且会哼唱几句的,都是那些鹤发银丝的 老票友 。

日前,记者走进长宁区工人文化宫,遇到了一群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戏迷,他们是文化宫白领青年越剧沙龙的成员。这群以传统戏曲会友的小白领,在越剧清悠婉丽的唱念做打中找寻 慢生活 的内涵,成了都市一道清新的景观。

80后、90后慕名而来

小陈是在长宁区一家两新组织工作的80后白领,在去年公司年会上,她代表部门登台现唱《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一鸣惊人。同时,她曾经在戏台上的美好记忆也全都被唤醒。原来,小陈是浙江舟山人,小时候经常有越剧团到社区里演出,童年遥望戏台的经历让她自幼钟情越剧。 现在工作很忙,唱戏的机会少了,也只能偶尔唱唱。 看着意犹未尽的小陈,一位同事悄悄告诉她,在区工人文化宫有一个白领越剧社团,可以让她大展拳脚。

今年年初一个周末,小陈慕名来到长宁区工人文化宫的舞蹈练功房,看到不少同龄人正在排练。仔细一听,《梁祝·十八相送》、《沙漠王子·叹月》、《追鱼·观灯》等传统越剧名段都唱得有模有样。小陈不禁感叹这里也是 藏龙卧虎 ,并报名参加了越剧沙龙。

据介绍,这个白领越剧沙龙成立于2012年,短短两年时间里吸引了众多区域内的青年白领。其中有大学老师、国企职员、外企高管,还有自主创业者。今年,除了小陈以外,还新收了两位90后大男孩。年轻的戏迷让越剧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工作排练两不误

姚彬是个事业有成的 70后 ,本职工作是建筑景观设计。他从小受到家庭文艺气息的熏陶,对传统戏曲格外感兴趣,是越剧沙龙的骨干。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越剧对于表演者的基本功要求非常高。姚彬和伙伴们坚持参加两周一次沙龙活动,风雨无阻。每次排练,大家都毫不含糊。 大家工作都挺忙的,却很少缺席排练。 沙龙成员们的参与热情让姚彬非常感动。而为了提高他们的演技,文化宫邀请了沪上越剧名家,从唱腔、身段、化妆等多方面进行指导。如今,除了传统折子外,社团还尝试将昆曲移植而来的《陆文龙·归宋》、《狮吼记·跪池》,以及《蝶海情僧·灞桥送别》等新编越剧努力实现 复刻 ,渐渐地在戏迷圈里小有名气。

据介绍,去年以来,为配合区文化宫的各项演出任务,社团曾多次在 长宁区群众文化广场周周演 的舞台进行演出;在 第二届长宁区白领艺术节·戏曲专场 和多场基层慰问演出中,他们的精彩表演让人们啧啧称道。

既是减压也是传承文化

白领越剧沙龙集看戏、学戏、演戏为于一体,这个为年轻戏迷打造的平台已成为长宁区群众文化艺术建设中的一张 立体名片 。在唱念做打中,青年职工们也从陌生到熟悉,结识了更多 同道中人 。

感谢长宁区工人文化宫给我们戏迷一个平台,让我们有了一起相互切磋、提升水平的机会。 这是姚彬的肺腑之言。

主力队员姚丹凤告诉记者,如今他们还会参与一些原创剧目的排演,而这些都是以前自己 闷头 追戏所无法收获的宝贵经历。 唱上一曲优美的唱段,感觉整个人都忘记了工作上的不愉快。唱戏对于我而言,不失为绝佳的减压方法。

而且,在她看来,学习越剧的过程也是学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好机会。 现在,不少亲朋好友受我的影响,也对传统戏曲产生了兴趣,向我打听哪里可以学戏。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