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演出周”精品荟萃纪念越剧百年

日期:2006.05.19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作者】 孟祥宁

【关键词】 越剧 

【地址】 地址1

【来源】 中国艺术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迎春花儿开了,春姑娘又来了……”当越剧《早春二月》的大幕开启,江南水乡芙蓉镇笼罩在白雪中的景象呈现眼前,柔石小说《二月》中的剧情也一幕幕展开。演员们充满激情的表演和令人击节扼腕的唱段,征服了首都观众的心。5月13日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的《早春二月》拉开了“纪念越剧百年华诞上海越剧院北京演出周”的序幕。之后,《蝴蝶梦》、《家》等精品剧目先后在长安大戏院、保利剧院以及民族宫大剧院推出。才子佳人的经典爱情,温婉深情的精彩表演,让广大越剧迷们大饱眼福。 在越剧百年历史上,上海这座城市目睹了它从小歌班发展到绍兴文戏、新越剧,从农村民间艺术转变为城市现代剧场艺术,再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地方戏曲一大剧种的重要历程。上海越剧院院长尤伯鑫说,举办“北京演出周”不同于以往晋京演出,它是作为上海纪念越剧百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向全国彰显上海对于越剧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塑造上海越剧的品牌形象。 此次“北京演出周”中的新版《红楼梦》、《家》、《蝴蝶梦》、《梅龙镇》、《早春二月》等都是上海越剧院进入新世纪以来创排的优秀剧目。这些剧目最能代表新世纪上海越剧水平,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文化内涵上的大气与艺术追求上的精致并存。这两个特点恰好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上海大都市文化的特征。 “北京演出周”按照推出代表性的经典佳作、体现名家荟萃的人才优势的要求,将钱惠丽、赵志刚、单仰萍、方亚芬、章瑞虹、王志萍、许杰等中年名家群体作了一次全面、集中的亮相。除了5台大戏,还有一台为纪念越剧百年制作的大型专题演唱会。 新版越剧《红楼梦》被称为“展示上海文化风采的标志之作”。它不是对原剧简单的复排,而是以现代审美观点进行加工修改,一切都以现代观众的知识结构和审美情趣为出发点,在剧本、编导演、舞美、音乐等方面进行了可贵探索,使传统剧目焕发出新的光彩。《蝴蝶梦》唯美的表演风格和全新的舞台呈现,让人耳目一新。《梅龙镇》作为“青春越剧”展示出全新的演剧风格和审美追求,越剧的柔美和章瑞虹演唱个性的魅力相辅相成,洋溢出青春、清丽的艺术气息。《家》把主要笔墨放在人物的心理揭示上,以觉新为核心人物,突出觉慧与觉新的性格碰撞,并在题旨和意蕴上作出了新的开掘,触摸到了现代青年观众的心弦。这些戏都有别于传统的才子佳人戏,每个戏从题材上说都富有深厚的人文气息。 5月19日在民族宫推出的越剧百年演唱会将成为戏迷关注的焦点。20多段精心挑选的唱腔展示了越剧发展的轨迹,这些流行于半个多世纪前的“老腔老调”,几乎每一段唱腔背后都能说出一段故事来。《相骂本》中的“叔婆做人真在道”、《祝英台游园》中的“主婢相伴进园中”等男班时期的代表唱段都没有录音资料,这次是根据上世纪50年代音乐工作者采访老艺人后记录的曲谱重新整理的,十分难得;钱惠丽演唱的《何文秀·桑园访妻》并非大家熟知的尹派唱段,而是越剧第一个女小生屠杏花的代表唱段;金静将演唱姚水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泪洒相思地》中的“临终诉情”…… 越剧是青春的艺术。多年来,上海越剧院在开展“越剧走进高校,青年走进越剧”的活动中作了不懈努力。“北京演出周”期间,上海越剧院一如既往地坚持了与青年观众的紧密联系,策划了以“百年越剧与当代青年同行”为主题的活动。在剧场专设了大学生观众席,并组织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等学府学生观摩团。 演员单仰萍说,我们很想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要求,使我们的越剧改革包括越剧的创作能够更加贴近我们当代的青年。赵志刚表示,我们要在当代的大学生当中扩大我们的青年观众群,使我们的越剧观众年轻化,这对我们剧种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尤伯鑫说,为了让年轻人喜欢越剧,我们还需要不断努力。对于包括越剧在内的戏曲来说,只有年轻人真正喜欢了,它才有发展的空间,它才能够不断繁荣。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