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昨天病逝:1936年,她在杭州第一次挂了头牌

日期:2011.02.20 点击数:18

【类型】报纸

【关键词】 越剧 

【地址】 地址1

【来源】 都市快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据新华社 记者从上海越剧院获悉,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上海越剧院名誉院长袁雪芬于19日下午2时在沪病逝,享年89岁。

袁雪芬1922年出生于“越剧之乡”浙江嵊县,1933年开始越剧生涯,一生为越剧艺术和中国的戏曲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2008年2月,袁雪芬当选文化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

袁雪芬是新越剧的创始者和践行者。上世纪四十年代,包括袁雪芬在内的“越剧十姐妹”发起越剧改革,改造越剧旧戏班制度,把崭新的舞台演出形式引入越剧。

数十载艺术生涯中,袁雪芬形成了独创的“袁派”艺术,其唱腔旋律淳朴,感情真挚深沉,韵味醇厚,委婉缠绵。

越剧人怀念袁雪芬老师

侯军(杭州越剧院院长)

她对杭越很关心,每次杭越去上海演出,她必去捧场。杭越的创新剧目,从儿童越剧《寒号鸟》到外国名著越剧《简·爱》,到改编自传统剧目的《一缕麻》,都给予了支持。她还说,这样的新剧我们年轻人喜欢——她用年轻人来称呼自己。她还亲自指点过谢群英和徐铭。

余青峰(越剧编剧)

她看过我的第一个戏《被隔离的春天》,写非典的,那时候我还在上海戏剧学院读书,之后的《赵氏孤儿》《江南雨》都看过。老太太非常开放,思想活跃。

方亚芬(上海越剧院台柱,袁雪芬入室弟子)

老太太走得很安详,在睡梦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沈祖安(曲艺作家、戏剧理论家。现为浙江京昆艺术联谊会会长、浙江京昆艺术剧院艺术顾问)

上周,沈祖安给在上海的袁雪芬挂了个电话,既为拜年,也为问候。电话那头的袁雪芬显得精神不错,让沈祖安不用急着去看望她。但昨天老人家就去世了,两人没有见到最后一面。

自从袁雪芬患病后,沈祖安和刘厚生是探病的VIP级别,除了家人,只有这两位可以前往病房探望。

除了单纯的探病、老友谈叙,袁雪芬还要求沈祖安和刘厚生向她汇报现下的越剧情势,特别是江浙沪长三角越剧论坛——这个她自己拉扯大的越剧组织。

对袁雪芬老师,沈祖安“曾经对她敬而远之,因为她亲和力不够”,在很多人看来,这个艺术家对自己和别人的要求都很严格。不过真的和她“混熟”了,沈祖安被她身上的执着打动,从而与她慢慢走近。

赵志刚(越剧演员,杭州市剧协主席)

“老太太对我特别喜欢,说白了,我是她一手培养出来的”,赵志刚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正准备去上海见老师最后一面。

1974年,恢复自由身的袁雪芬启动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培养接班人,她亲自去学校招生,赵志刚就是其中之一。回忆起袁老师,赵志刚说,“也许我们都在说创新,但我们不是创始人,真正超前的是袁雪芬,他们早就在做了,那个时代的她就不拘泥于越剧本身的样式了”。记者 蒋瞰

微博网友发帖怀念袁雪芬老师

@梨园漫步:记得越剧百年我在杭州采访她时,她曾对我说没有上海也就没有今天的越剧!此时我要说的是没有袁雪芬就没有今天的越剧!全体越剧人都要感谢她,永远记住她!袁老师,一路走好!

@王海笑withSachoom:从小就受奶奶影响喜欢越剧,袁雪芬是当时最崇拜的偶像,也因为她潜移默化自学了越剧,一路走好。

@状态后:刚刚得知,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老师在沪逝世,享年89岁。小时候在外婆的收音机里面总是可以听到袁老师的《祥林嫂》。虽然那时候听不懂越剧,但是那委婉缠绵的唱腔却是我儿时记忆中的一部分。愿老师走好,愿越剧这一门国粹可以绵远留长…

@徐祥——小滑稽:袁雪芬老师走了,但我永远记住您的那句“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唱戏。”

@主持人鲁瑾:在我上初中的时候,越剧就是流行歌曲,它是我们青春期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袁雪芬王文娟徐玉兰吕瑞英金彩凤范瑞娟傅全香……她们从浙江农村走到大上海,公子小姐了大半个世纪,是前琼瑶时代重要的情感教育……安息……

@极地老鹰:袁雪芬逝世了?1999年我曾给她拍过传记片,去过她的家乡。我至今还记得她家乡的小溪旁那朵孤傲的野花……尊重并敬重老一辈艺术家。

是哭就真哭 是笑就真笑

“她把包抱在怀里,穿着系白色带子的皮鞋,什么应酬都不参加,很正气的,像观音一样。”越剧演员金艳芳回忆当年初见袁雪芬的情景。

袁雪芬常年吃素,平时只穿布衫,新中国成立后才恢复吃荤,她说过,她就是生性厌恶应酬,当时她被评选为“越剧新后”,后台免不了涌来各色人等,可人们觉得一袭布衣,不吃荤的人不吉利,尤其是生意人,觉得冲了他们的“财气”,结果她感到清净了很多。

袁雪芬和她父亲感情很好,1941年父亲生病,她接到家里电报,“父病笃速归”,那时候她还不知道“笃”是什么意思,找人去解释,“结果一听就哭起来”。老板不放她回家,她就从胳膊上剪下一块肉,放在纸船里,烧了的同时暗自祷告,把自己的年纪加到父亲身上。这块伤疤一直留在她身上。

不断有上海的剧场老板来嵊县乡下请她演出,袁雪芬在那时已经是名角,“演出的最高报酬已经是一两黄金一天”。但是钱恰恰不能说动她,她自己一向生活朴素,父亲去世后欠下的医疗费也都还清了,袁雪芬提出,要是叫她演戏,必须改革。而改革就要请编剧、导演、舞美设计等,“这些费用,从我包银里出好了”。她一个月4万的包银只剩下1/10,但这是情愿做的个人牺牲。

当年20岁的袁雪芬还和老板约法三章,不许闲人到后台,不唱堂会,不拜客。

袁雪芬的不唱堂会贯彻到底,1946年,宋美龄到上海,因为诧异越剧何以这么红,想请“越剧新后”去唱个堂会,尽管知道对方是宋美龄,袁雪芬还是说,她要看的话来剧场吧。

袁雪芬按照自己的审美做了系列改革,按照古代仕女画去梳头,不再是戏剧中的大包头或勒头,脸上用油彩,眼圈像电影明星那样涂抹成青色。她还整体改革了服装,把京剧中大红大紫的服装都取消了,用了她喜欢的中间色,如淡雅的湖绿色。该绣花的地方绣花,不像京剧服装那样样式化。剧中人物按照身份穿,也不再像京剧那样,红娘若是主角,穿的就肯定比小姐好。当时上海的京剧名家周信芳、黄桂秋来看越剧,都觉得改得合理。越剧不再像京剧演员那样层层穿衣,露出了女性的小蛮腰来。

袁雪芬喜欢看电影,还学了不少表演,过去戏曲里表演人物晕倒,都是随着锣鼓点,眼睛一斗鸡,晕倒,她觉得虚假。去看《居里夫人》,研究那个女明星听见噩耗后,先是沉默,停顿了很长时间,然后再走动起来痛哭的表演很好,她就把这些学到自己新编的《断肠人》里面,先用长时间的停顿来表示她受到的震动,然后眼光四处寻觅,停在木鱼上再流泪。她要求每场表演是哭就真哭,是笑就真笑。

袁雪芬对演出环境的要求近乎苛刻,她自己回忆,有一次演出到了酝酿感情的关键时候,后台木工正好送客,“‘走好走好,不送不送’,结果我马上无法集中精神演戏了,下台后我痛苦得要死,到了后台大哭起来”。木工师傅向她道歉,对不起,对不起,你不要哭了,她大哭着说:“我对不起观众。”

节选自《三联生活周刊》《越剧:重访“舞台姐妹”袁雪芬》2009年7月

大事年表

1922年3月26日,出生在浙江省嵊县杜山村。

1936年春末,袁雪芬至杭州老国货商场演出,第一次挂了头牌。

1942年10月,袁雪芬倡导越剧改革,在越剧界首次建立起正规的编导制度和新的舞台演出形式,逐步形成综合的艺术机制。

1943年11月,由南薇编导的《香妃》演出,它为越剧改革打开了新的局面,编、导、演、音、美的综合艺术体制初步形成,并以此取代了戏曲中以主要演员为中心的观念。在演到一场哭戏的时候,袁雪芬没有根据原来的唱腔和戏词演,而是从胸中发出一声高叫,哭出了一个长腔,在琴师周宝财师傅的配合下,台下的观众被感染得泣不成声。袁雪芬和周宝财即兴式创造的这个唱腔后来被定“尺调腔”,在逐步完善后,成为越剧的主调。

1946年5月,把根据鲁迅名著《祝福》改编的《祥林嫂》首次搬上越剧舞台,受到进步文艺界和新闻界人士的称赞,被舆论称为“新越剧的里程碑”。

1949年9月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出席了10月1日的开国大典。

1953年与范瑞娟合作主演《梁山伯与祝英台》,拍摄成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戏曲影片;同年,在《西厢记》一剧中成功地塑造了崔莺莺一角。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