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大师袁雪芬:一声长腔改变一个剧种

日期:2009.12.26 点击数:0

【类型】报纸

【关键词】 越剧 

【地址】 地址1

【来源】 奉化日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出生在浙江绍兴地区嵊县(今嵊州市)农村的袁雪芬没有读过太多书,但身为乡村私塾教书先生的父亲从小就教导她:“女孩与男子一样都是有用的,都可以自食其力,你将来一不靠爹,二不靠娘,三不靠丈夫,要做到人穷志不穷……”父亲的这种教导,让幼小的袁雪芬产生了朦胧的自立意识。

11岁那年,不顾父亲的反对,袁雪芬离家出走学越剧去了。

1942年,经历逃离上海、父亲去世后,袁雪芬重返上海,但重返上海之后要怎样演出?她想了很多。

20岁自掏腰包改革越剧“我想越剧是粗俗低级的,若不改革必然会被淘汰,但如何改呢?我观摩了昆曲、京剧等其他戏曲,也一连看了几台话剧,感觉话剧与看戏曲大不一样,在精神上可以得到共鸣,尤其看到《文天祥》中文天祥就义时吟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台下一片掌声。台上与台下如此的共鸣是我从未有过的感受!我想,只有用话剧编、导、美、演一整套来改造越剧了。”而在当时的环境下,袁雪芬的这种想法也必须要取得邀请方的同意才能展开,不少剧场老板愿意开出高薪来请袁雪芬,但是对于改革却顾虑重重。

最后在中间人的斡旋下,袁雪芬提出,将自己应得的十分之九的薪水拿出来聘请编剧、导演和舞美等人员来参加越剧改革,同时,剧场老板也同意了袁雪芬的约法三章,为演出营造一个安静的氛围。

在1942年10月28日,袁雪芬在上海大来剧场重新登台,开始了对越剧的改革。这年,她20岁。

即兴创作创出越剧主调1943年11月,由南薇编导的《香妃》演出,它为越剧改革打开了新的基础,编、导、演、音、美的综合艺术体制初步形成,并以此取代了戏曲中以主要演员为中心的观念。在演到一场哭戏的时候,袁雪芬没有根据原来的唱腔和戏词演,而是从胸中发出一声高叫,哭出了一个长腔,在琴师周宝财师傅的配合下,台下的观众被感染得泣不成声。袁雪芬和周宝财即兴式创造的这个唱腔后来被定“尺调腔”,在逐步完善后,成为越剧的主调。

音乐家刘如曾这样评论道:“昆曲有‘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说法,在越剧也有‘一个调发展一个剧种’的事实。”成功塑造祝英台、祥林嫂袁雪芬在舞台上成功地塑造了祝英台、香妃、崔莺莺、白素贞和祥林嫂等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的艺术形象。

1953年,由她与范瑞娟主演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被搬上银幕,成为我国第一部国产的彩色戏曲电影,一经放映,风靡全国。

1954年,周总理将这部影片带到日内瓦放映,引起轰动,被誉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后来越剧《祥林嫂》也被搬上银幕。

1978年底,袁雪芬重新担任上海越剧院院长,1985年,退居二线后担任名誉院长。目前她已是87岁的高龄,但越剧仍在她心里占据重要位置。

(据《广州日报》2009.11.02)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