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剧是侧重“防守”,“因循守旧”才能遗存瓯文化的DNA。越剧要主动进攻,市场就是赛场,不是你比别人快,就是别人比你快。 瓯剧向左 越剧向右

日期:2012.06.01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关键词】 越剧 

【地址】 地址1

【来源】 温州日报

【入库时间】2015.02.11

【全文】

制图/昊霖

朱闻武

昨天下午,温州瓯剧团在台州举行《东瓯王》演出发布会。今天晚上,温州越剧团在越剧的“老巢”绍兴演出《荆钗记》。

2011温州主办中国戏曲“南戏故里行”是一次果敢的亮剑,大批量的名团名家名剧的“省亲演出”烘托了温州作为南戏故里的尊崇地位。现在,南戏故里的剧团开始“走出去”,从江南暮春时节开始,进入一个非常密集的演出阶段。

细细地品味一下,同期在台州和在绍兴,温州瓯剧团和温州越剧团的指向并不一样。瓯剧向左,越剧向右。

瓯剧在台州即将拉开的《东瓯王》演出,其背后推广“瓯文化”的意味远远浓于演出本身。因为历史上,台州亦是“东瓯国”的属地。在挖历史抢资源的风潮下,让一台磅礴华美、“温州制造”的《东瓯王》在台州演出,其中蕴含的多重内涵值得回味。从昨天瓯剧团大张旗鼓的新闻发布会也可看出些端倪:演出是公益性的,且准备放在文体中心上演,就是观众越多越好。

总之,“瓯”是温州专用的。温州文化走出去,瓯剧就是一枚醒目的标签。因而对瓯剧来说,演出是必须的,但不是首要的。首要的是“传承”——瓯剧作为地方剧种,是地域文化极其鲜明的载体。其流行不广,受众有限,若得不到政府的扶持,放到市场上拼抢,会感到缺氧的痛苦。

温州越剧团正在贪婪地“吸氧”——快步跑向市场,需要把每个部位都兴奋起来。他们感受到了这种畅快:马不停蹄的巡演、大城市的高档剧场、围着索要签名的戏迷、连续的收益……五一期间温州越剧团最为著名的《荆钗记》在保利院线长三角巡演,对温州越剧团具有标志性意义。而最近一周在宁波和绍兴两地的巡演,风头甚劲,上座率甚至高于大名鼎鼎的福建芳华剧团和杭州越剧团。除了《荆钗记》,还有《白兔记》《拜月记》,南戏四大传奇演了四分之三。而且是全阵容出击:黄燕舞、苏梦海、周燕萍、温珊珊、周莉,“少壮派”与新生代衔接,还有分别从中央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深造归来的丁汉平、叶绍安加盟,忽然间,温州越剧团如月季一般就绽放得一簇簇了。

瓯剧向左,越剧向右。瓯剧是侧重“防守”,“因循守旧”才能遗存“瓯”的DNA,像人到中年,守住比开创更现实。越剧要主动进攻,市场就是赛场,要像刘翔一样奋力跨栏——不是你比别人快,就是别人比你快。

向左或者向右,这中间有一个隐秘的按钮,就是改制。政府部门的意图:具有唯一性的瓯剧(还有活过来没几年的永昆),是“保”;至于位列中国第二大剧种的越剧,则是“推”,就是走市场。

保或不保,推或不推,瓯剧团、越剧团都在那里。作为爹娘的市文广新局也不能过于“厚此薄彼”,用局长吴东的话来说,其实是用力的方向不一样:瓯剧着重于传承与保护,方式是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对瓯剧艺术本身的研究。温州越剧团无须担忧传承,相对而言亦无守护地域文化的重压,因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是硬道理,方式是抓住戏迷口味打造精品剧目,挖掘、提升一线演员,包装明星小生、花旦。

越剧团向来具有走市场的痕迹,而瓯剧经过多年的艰辛历程,才由农村进入城市,方显现了些许精致与浪漫,日子才算安稳起来。对传承而言,安稳的环境有利。况且接下来有更多的利好消息:在4月份的全市文化艺术创作会议上,市文广新局和温州大学签了两个协议:“温州市戏曲艺术研究基地+戏曲艺术研究生培养”,创办“音乐表演(瓯剧戏曲方向)全日制大专班”。说白了,除了给“南戏故里”增加营养,这两个协议就是给瓯剧的未来签的。相映成趣的是:温州越剧团拿出10万元,签约著名剧作家张思聪进行大型越剧《长安残月》的剧本创作。看起来这似乎是个“赌注”,却是走市场的常规行为。

对温州越剧团,有一句励志学总被提到的名言:思路决定出路,导向就是方向。

对温州瓯剧团,有一句贴切的比喻,这句比喻来自美国一个知名的专栏作家——人生就像一场拳击赛,在不断的躲闪和防守中出击,无所谓胜利,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3 0
Rss订阅